APP下载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与“乔姆斯基革命”

2012-08-15刘长珍

关键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经验主义

刘长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20世纪50年代之前,美国语言学界中以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和结构分析方法占支配地位。到了20世纪50年代,理性主义的重新兴起和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使结构主义描写学派面临巨大挑战。[1]在这一背景下,乔姆斯基开始了探索之路。他把语言研究和数学、现代数理逻辑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就是这一新方法的标志。乔姆斯基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中的其它学科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换句话说,非经验主义是可能的。这与之前美国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是完全不同的。《句法结构》为语言学研究开创了崭新的视角,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语言学探讨。

一、《句法结构》的全新视角

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第一次把语言研究定位在语言理论的构建上,提出了“语言学描写的三种模式”,尤其是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给语言赋予了更加理性和形式化的内涵,体现了语言的递归性和创造性特点,为以后的普遍语法理论奠定了基础。其次,把语言学和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主张研究分析语言学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并且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论证了语法的生成能力,认为应该把语法看成是能生成无限句子的有限规则系统。除此之外,乔姆斯基用他丰富的知识赋予了语言学更为强大的能量,把数理逻辑知识应用到语言分析中去,引入数理化的逻辑化、形式化分析方法,关注语言的创造性和生物属性。例如,在第三章“一个初级语言理论”中,乔姆斯基在解释有效状态语法时借鉴了数学上的“有限状态马尔科夫过程”,并且运用了信息论中的相关概念,提出了语言的概率问题。而在解释词组结构时,他对于一个语句的推导就是一个数学公式的推导,真正是用一种理性思维来看待语言。[2]这和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经验主义完全不同,非经验主义和形式化在《句法结构》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当然,《句法结构》作为乔姆斯基最初的探索并非完美无缺。首先,乔姆斯基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即乔姆斯基认为,语法理论不应该建立在语义的基础上,而应该用某种严格的、客观的方法去代替对于模糊的语义的依赖;其次,书中研究主要基于英语,没有考虑到具体语言的具体情况,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虽然如此,笔者还是认为,《句法结构》在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等多个方面突破了结构主义的原有框架,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可以说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句法结构》开创了转换生成语法这一形式化的语法,这不同于当时仍占支配地位的结构主义。我们可以说转换生成语法脱胎于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但又是在同结构主义的决裂中发展起来的。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为语言学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乔姆斯基把语言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中的其它学科研究置于同等地位,认为语言学研究也可以进行假设、推演并形式化,从而更好、更深地理解语言事实。这有别于与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从经验主义出发描写语言现象的方法,为语言学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

其次,《句法结构》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反对描写语言学的经验主义,关注大脑的内在属性,采用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从语言整体及各个语言的比较研究推导出语言的共性及大脑的内在属性。这种从内在化和生物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的尝试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如生理学、神经学、生物学等的发展。John Lyons就曾指出,《句法结构》把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视角引入了语言分析之中。这对语言的心理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3]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可以说现下的生物语言学研究与之是如出一辙。

再次,《句法结构》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关注普遍语法,以构建语言理论为目标,并注重语言的解释力及语言能力,这与以经验主义为基础,注重单个语言事实描写及语言行为的结构主义不同。同时,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以此说明语句的生成也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为了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论证了语法的生成能力,认为应该把语法看成是能生成无限句子的有限规则系统;提出了“核心句”的概念,并通过转换规则描写和分析不同句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成功解决了直接成分分析法无法解决的被动句问题。从此,学者们的关注点也开始从对语言现象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的探索。这无疑可以看作是一种革命性的表现。

最后,《句法结构》还促使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开始了跨学科的对话。《句法结构》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中的其他科学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既然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那么语言研究中应该以抽象的数学逻辑方法来建立抽象的语言模型。乔姆斯基把数学化的公式和逻辑性的分析引入了语言学研究,使语言研究更加客观、科学。同时,数学及逻辑方法的应用及模型的构建,有利于数学及逻辑学、逻辑哲学和计算机信息学等的发展。“《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语言学革命的开始……其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语言学家开始把研究兴趣转向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4]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Donald Knuth就受到了《句法结构》的影响,并指出:“它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语言的数学理论,从中我可以看到计算机程序师的直觉知识。”①参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Syntactic_Structures

总之,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打破了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促使语言学家们把研究视角放到更宽的领域,有利于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结合。

二、《句法结构》与“乔姆斯基革命”

《句法结构》是乔姆斯基在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背景之下,对语言分析新方法的一次成功探索。虽然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还是没有完全摆脱结构主义,但已经显示出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的某些方面的漏洞的思考,他后来逐步成熟的转换生成理论和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在许多方面都是大相径庭的。《句法结构》中提出了转换语法,采用演绎法分析语言的做法,冲垮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也指出:“乔姆斯基的著作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在范围和一致性上可以和Keynes(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和Fraud(佛洛伊德)相媲美。它(《句法结构》)不仅仅是掀起了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新的生成语法学派,并对哲学和心理学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5]

《句法结构》在1957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欧美学术界的反响和评介。Lees评价说:

著作是一位语言学家首次严肃地尝试在科学地建构理论的框架下,建构全面的语言理论,正如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他们的理论一样。著作不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重组,也不是关于人类与语言本质问题的猜测,而是从明确的公理系统、由公理衍生而来的定理以及可与新数据和其他直觉相比的明确结果等方面,对语言直觉所做的严格意义上的阐释,它为如何判定一种语法形式优于另一种语法形式提供了衡量简洁性的方式。[6]

美国语言学家Paul Postal指出“目前美国所流行的句法概念都是乔姆斯基短语结构语法理论的不同版本”。[7]“《句法结构》的出版是现代语言学历史上仅有的四次重大突破中的一次”。[8]英国语言学家John Lyons认为“没有一本著作能像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那样对目前的语言学理论产生更大的影响”,[9]同时,著名的历史语言学家R.H.Robins说到“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可能是最近几年中在描写语言学和语言学理论方面最重要的变化”。1970年,John Lyons在《乔姆斯基传》一书中指出“《句法结构》使语言的科学研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并使用了“乔姆斯基革命”(Chomskyan Revolution)这一说法。[3]之所以说《句法结构》具有“革命性”,历史语言学家Frederick Newmeyer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句法结构》证明了形式化而非经验主义的语言理论是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形式化地分析英语语法从实证角度证明了这种可能性;第二,句法取得了语言理论的中心地位。句法成为语言生成过程的焦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有限的规则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同时,形态学和音系学也取得了重要地位。[11,12]Lightfoot在2002年《句法结构》再版的“序言”中指出诺姆·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是引发现代“认知革命”这场大雪崩的雪球。[13]这一切评论都说明了《句法结构》在现代语言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这本专著不仅在美国语言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迅速波及欧、亚、澳各洲,并很快越出语言学的范围,影响到数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广大领域。《句法结构》的发表被誉为“乔姆斯基革命”的开端,标志着生成语言学的诞生。正如英国语言学家John Lyons指出:“不论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语法理论。任何不想落后于语言学发展形势的语言学家,都不敢忽视乔姆斯基的理论建树,每个语言学流派都要不同程度地参照乔姆斯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来阐述自己的立场。”[3]这足以表明《句法结构》及其乔姆斯基理论的强大的影响力。

时至今日,《句法结构》的影响仍不可小觑。2000年,由麻省理工大学认知语言学中心所列出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关于认知科学的100著作中,《句法结构》排名第一②参见http://www.cogsci.umn.edu/OLD/calendar/past_events/millennium/final.html。而且,现下的生物语言学研究可以说和《句法结构》中关注语言共有属性和大脑内在属性是一致的,都致力于探求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内在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由《句法结构》引发的“乔姆斯基革命”仍在继续。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之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起了激烈的探讨。其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它的争议性,当中提出的理论体系,即转换语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句法研究与语义脱离,转换规则过于强大,虽然强调语法的简单性,但是转换规则的数量却无从知晓,而且在论证时主要以英语为语料,没有考虑到具体语言的具体状况。虽然语言可以当作一门科学,但它与自然科学又不能完全等同起来。它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因此语言学研究还应从具体语言的具体状况来分析,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考虑在内,不能完全形式化。③参见http://math.31931.cn/html-8224-1.html

所以,我们可以说普遍语法的研究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继续考虑,而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转换生成语法的最初思考,进行今后的研究分析,还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的。

[1] 金泓.浅析《句法结构》中的语言理论[J].青年文学家,2009(9):48.

[2] Chomsky,Noam.Syntactic Structures(2nd ed.)[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57/2002.

[3] Lyons,John.Chomsky[M].Glasgow:Fontana/Collins,1970.

[4] Smith,Neil.&Deirdre Wilson.Modern Linguistics:The Re⁃sults of Chomsky’s Revolution[M].Brighton,Sussex:John Spiers,1979.

[5] Searle,John R.Chomsky’s Revolution in Linguistics[M]// In G.Harman(ed.).On Noam Chomsky:Critical Essays. Cambridge,Mass.The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Press,1972:2-33.

[6] Lees,Robert.Review of Syntactic Structures[J].Language,1957,33(3):375-408.

[7] Postal,Paul M.Constituent Structure:A Study of Contempo⁃rary Models of Syntactic Description[M].Bloomington,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1964.

[8] Hockett,Charles F.Sound Change[J].Language,1965,41(2):185-204.

[9] Lyons,John.Review of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by No⁃am Chomsky[J].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66,16(65):393-395.

[10] Robins,R.H.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s,1967.

[11] Newmeyer,Frederick J.Has there been a“Chomskyan Revo⁃lution”in Linguistics?[J].Language,1986,62(1):1-18.

[12] Newmeyer,Frederick J.Generative Linguistic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M].London:Routledge,1996.

[13] Lightfoot,David W.Introduction to Syntactic Structures[M]//InNoam Chomsky.Syntactic Structures(2nded.).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2.

猜你喜欢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经验主义
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数据与语境
——第十七届《哲学分析》论坛专题研讨之二
思 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言语行为对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影响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Teaching methods in a Chinese Classroom
怀揣一生使命 勇攀藏学珠峰——访中国民族语言学家瞿霭堂教授
中国媒介环境下乔姆斯基新闻过滤器模式意义探究
什么是“标准”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