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应用38例临床分析

2012-08-15陈云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扩张器米索人流

陈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流产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已成临床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手术终止妊娠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加之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对子宫损伤大,临床并发症较多等弊端。在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扩张是手术操作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扩宫操作使用扩宫条对宫颈进行逐步扩张,容易引发并发症,术后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是给患者带来痛苦的主要环节。临床研究证实,在术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不仅能够软化和扩张宫颈,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临床并发症[1]。我院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研究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院门诊2010年3月~2011年3月人工流产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患者年龄在21~44岁之间,平均年龄25.6岁;孕周在6~11周之间,平均孕周7.8周;经入院问诊,患者均无手术及米索前列醇禁忌症。所有孕妇均选择常规人流方式。将患者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本数据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操作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前6h将0.2mg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隆或术前1h将0.2mg的米索前列醇由肛门塞入,塞入深度在3cm以上;对照组在术前10h由宫颈宫腔放置16~18号橡皮导管,进行宫颈扩张。

3.观察指标

研究的观察项目和指标具体如下:(1)宫颈扩张程度:以扩张器能否通过宫颈内口为宫颈扩张程度的衡量标准。①显效:宫颈内口可以顺利通过7号宫颈扩张器;②有效:宫颈内口可以顺利通过6号宫颈扩张器;③无效:6号的宫颈扩张器无法通过宫颈内;(2)手术时间:从进行宫颈扩张开始计时到吸宫操作为止;(3)出血量:收集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使用量杯测量;(4)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腹痛、呕吐、恶心、腹泻及术前阴道出血等均记做不良反应。

结 果

两组患者的宫口均能放入7号吸管,宫颈扩张程度良好,均满足人流术的要求。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及人流综合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子宫收缩良好,无须使用缩宫药物。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发应,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前阴道出血患者。

讨 论

宫颈扩张是人流术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手术的操作时间,从而影响患者的出血量,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患者的痛苦程度及预后。由生理学研究可知,宫颈是由平滑肌、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和大量的血管组成,具有十分丰富的感觉神经,这就是传统的扩宫术造成患者巨大痛苦的原因[2]。因传统扩宫术是采用机械性扩宫,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对宫颈进行无软化,给子宫造成机械性损伤,增加出血量,导致术后子宫收缩不良。同时因此法操作时间较长,增加了细菌与子宫壁上创面的感染机会,因此临床上逐渐使用药物扩宫代替传统的机械扩宫术。我院研究使用的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的衍生物,通过药物作用,可以使患者的宫颈释放大量的蛋白酶,促进胶原纤维降解,进而起到软化宫颈的作用。米索前列醇还能够增加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从而减少手术的出血,术后还能够促进子宫收缩。Margulies在1992年,对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进行人流术的扩宫操作进行了报道,并证实了此方法的确切效果。随后有诸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口服米索前列醇的研究,结果均证实了米索前列醇的确切效果[3]。近年来有学者对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在人流术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虽然该法的疗效较好,但是由于药物的口感较差,口服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等,使舌下含服和口服给药的临床依从性较差,且临床研究证实,使用米索前列醇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肺气肿、青光眼、肝肾功能不良、活动性哮喘、癫痫及溃疡、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所以临床用上采用阴道或肛门给药的安全性较高。

我院研究证实,人工流产术前通过阴道或肛门置入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地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不良发及人流综合症发生率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1 陈象娣,杨俐.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1):4628.

2 曹玉妹.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结合杂志,2003,12(1):34.

3 李春红.米索前列醇在扩张宫颈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综合杂志,2003,12(7):727.

猜你喜欢

扩张器米索人流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42例
超导可视联合卡前列甲酯用于早早孕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