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专业市场指数发展的新趋势

2012-08-15孙祥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价格指数义乌专业

孙祥和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自2006年10月份 “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发布以来,我国已经陆陆续续编制和发布数十个依托与专业市场所编制的指数。事实表明中国专业市场正纷纷抢滩“指数时代”。

当前全国专业市场建设和升级方兴未艾,专业市场指数在数量激增的同时,也发生了质量提升的变化。专业市场指数的编制和发布越来越密集;采集点从局部区域向全国延伸,从市场前向后向产业延伸;专业市场指数内涵不断提升,专业市场指数经过资源整合生成集群优势。

一、各地竞相编制和发布专业市场指数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专业市场指数可是个热门词,3、4月份商务部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先后推出了中国·叠石桥家纺指数、中国·成都中药材指数和中国·寿光蔬菜指数。据笔者从新闻报道中进行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另有其他渠道发布的专业市场指数6项,各渠道立项启动编制的专业市场指数有10多项,另有多项正在积极准备。

浙江和广东是专业市场大省,仅仅这两个省,就已编制和发布30多项专业市场指数。商务部是专业市场指数的最重要推手,迄今为止,商务部已发布8只依托于专业市场的市场指数,根据规划,商务部将在十二五期间至少推出13只专业市场指数。[1]另有很多机构、行业协会等主持编制和发布市场指数,地方政府、专业市场管理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广东省物价局牵头打造的广东价格指数平台上整合的8只指数以及正在准备编制的7只价格指数都是在广东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牵头下依托于专业市场编制和发布的。

从各项专业市场指数的发布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指数已经成为一项稀缺资源,已经出现指数资源争夺战的局面。自2006年义乌指数发布以来,编制和发布指数已经成为很多专业市场转型提升的重要举措,专业市场已经步入指数时代。

二、指数的编制和发布逐年增加

2006年10月22日“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出炉和上线运行;11月5日“中国塑料价格指数”在浙江余姚诞生。

2007年10月21日,“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向全球发布;11月,“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和“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在同一个月发布。

2008年8月,中关村价格指数投入试运行。

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于5月27日第一次发布中国茶叶市场指数(总体),其后,首只分类茶叶价格指数“铁观音价格指数”于9月份在福建省安溪县发布。

2010年,中关村价格指数更名为“中国·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纳入商务部市场指数体系,于7月份正式发布;分类茶叶价格指数——绿茶价格指数 “大佛龙井价格指数”于4月份在浙江省新昌县发布;[2]6月份广东省价格指数平台推出广州江南果菜价格指数和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价格指数;7月份广东塑料交易所发布德富塑料指数;8月份浙江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发布永康五金指数,人民银行乐清市支行发布柳市·中国电器指数;10月份中山古镇灯饰市场推出中山古镇灯饰批发价格指数;12月份,北京马连道正式发布茶叶行情指数。[3]

2011年3、4月份,商务部先后推出中国·叠石桥家纺价格指数、中国·成都中药材指数和中国·寿光蔬菜指数;2、3月份浙江省阿里巴巴淘宝网发布淘宝机票价格指数,浙江船舶交易市场发布中国二手船价格指数和中国船舶交易价格指数,浙江省松阳县浙南茶叶市场发布浙南茶叶市场绿茶价格指数;4月份广东省物价局发布中国(佛山)陶瓷价格指数;7月份康美(普宁)中药材市场价格指数发布。

近两年已经立项启动编制的专业市场指数有10多项,另有多项正在积极准备,2012年推出的专业市场指数还要多。

三、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指数发布的主要区域,西部正成为热点区域

专业市场指数主要依托于国内较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浙江、广东、江苏等三省是市场大省,也是专业市场指数发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北京因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专业市场指数容易产生的区域。西部成都原荷花池专业市场群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1年成都成为专业市场指数发布的热点区域。

(一)浙江省4 000多个市场,其发布的专业市场指数最具影响力

以义乌指数为代表的专业市场指数是浙江市场历史沿革、交易规模、交易品种、辐射半径、市场地位、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推动、拉动的结果。从宏观层面看,从中国市场到中国指数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产物。因此,浙江专业市场指数不仅是浙江市场的地位的象征,更蕴含着中国经济崛起并将在世界经济更多层面争取话语权的积极意义。[4]从2006年义乌指数推出以来,先后诞生余姚·中国塑料价格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等13只市场指数,杭州四季青·中国女装指数、海宁中国皮革指数等几只指数已经在编制阶段。

(二)广东价格指数平台已着力打造区域型价格权威

广东省(含深圳市)富有村镇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特色,其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依托专业市场编制和发布专业市场指数自成体系,由广东省物价局牵头打造的广东价格指数平台,共分为指数、数据、分析和资讯四个中心,仅2010年整合编制发布的指数就有广州江南果菜价格指数、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价格指数等6只。一年多运行结果表明,发布专业价格指数有力地提升了 “广东价格”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避免了无序竞争、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了行业的升级转型。[3]到2011年底,平台上价格指数已经达到12只,另有狮岭皮具、广东电子信息等11只指数的编制正在进行和已经启动论证。

(三)江苏省纺织、化纤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指数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

江苏政府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经济发展,其依托龙头专业市场培育的盛泽指数、叠石桥指数与产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盛泽指数依托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首推盛泽50指数,以盛泽地区最大的50家企业的规模效益变动为依据,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竞争力。叠石桥指数推出流量指数,用以监测专业市场的软环境改善状况,并首创家纺成品价格景气指数和首创经理人采购指数,在借鉴盛泽50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家纺的特点形成产业集中度指标,同时通过设置用工指数等一些相关指标等为未来发展留下了较大空间。另发布了江苏钢铁价格指数,正在编制中国废钢价格指数。

(四)成都有望成为专业市场指数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头羊

成都原荷花池专业市场群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11年成都成为专业市场指数发布的热点区域。中国·中药材指数的编制和发布所依托的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并非中药材销售规模排名第一的专业市场,但其中药材产业基础最强,这既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央对发展中西部市场经济的关注。6月份成都又启动了另一全国性市场指数——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的编制和发布工作。11月15日,成都成为 “中国IT市场指数”在全国的6大采集点之一。三天后,由 “中国塑料城”投资修建的中塑·成都国际贸易中心正式营业,该中心成为中国塑料交易价格指数数据采集机构。各类指数频繁落地成都,是成都市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取得的成果。成都成为我国中西部专业市场集聚区、专业市场指数的集聚区,与其经济中心地位专业市场影响力相称。

四、政府主导色彩浓,专业市场参与积极性高

从编制和发布专业市场指数的部门来看,政府主导色彩仍然较浓,专业市场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一)商务部主导和编制发布的专业市场指数

商务部主导和编制发布专业市场指数仍然是重要形式,所编制发布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指数,通过商务预报网站系统地向全国和全球发布。[1]

(二)地方政府主导和编制的专业市场指数

广东、深圳民营和外商投资经济比较发达,专业市场成为引导民营和外商投资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建设专业市场指数更多地体现出地方政府主导区域经济和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思想。

在广东省政府主导下,整合搭建了广东价格指数平台。“杭州四季青·中国女装指数”由地方主管部门(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地方政府(杭州市江干区政府)联合编制,于2011年12月通过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组评审。

(三)行业协会主导和编制的专业市场指数

茶叶市场指数是典型代表,这类指数更富有民间自发特征。中国茶叶市场指数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与浙江子墨农产品服务贸易中心合作研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2009年发布该指数后,针对茶叶市场特点牵头编制和发布分大类茶叶市场指数。[2]2011年5月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和成都万贯集团共同编制、发布和运营的“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也是一只由行业协会牵头编制的专业市场指数。

(四)直接由专业市场自身编制和发布的指数

最典型的是余姚·中国塑料价格指数。该指数于2006年11月发布并应用,2007年7月由新华社实时向全球发布,是一只直接由专业市场自己编制的指数。

市场指数背后政府的身影,体现了政府推动市场转型升级的迫切愿望。价格指数发布权和编制权涉及商务部、发改委、统计局、民间机构等多种力量。但在中国现实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政府平台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平台,体现出我国最富有市场经济气息的市场指数仍然离不开政府的介入。市场指数与区域专业市场地位相配,与国家产业发展规模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相配、与专业市场发展阶段相配。

五、专业市场指数开始资源整合,形成集群优势

近年来,专业市场指数开始整合,广东省打造了广东价格平台,形成广东价格和区域性价格指数体系;新建成中国IT市场指数监测包含全国六个区域的六大专业市场;义乌构建有特色的指数体系创新经济社会管理模式;茶叶指数包含了总指数和各项分类指数,搭建茶叶市场的指数体系。

(一)广东价格指数平台开通运行

2006年4月16日,商务部在部政府网站正式开播《商务天气预报》,并将专业市场指数纳入商务预报平台,成为商务预报预测市场风云、传播商务信息的重要内容。[6]2010年6月17日,广东价格指数平台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试运行,正式开通运行,成为商务天气预报在省域的一种表现。

广东价格指数平台反映出市场指数开始实施集团化整合。截至2011年底,该平台已经整合并编制发布了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 “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广州江南果菜价格指数”等12只指数,可即时查询3 353种不同品种和规格的商品价格。我国买卖大宗商品经常遭遇“高买、低卖”,价格平台的根本意义在于发挥价格指数和相关价格信息“风向标”的作用,促使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生产规模、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通过价格的分析得出行业景气指数,出台及时准确权威的行业预测、预警信息,使“广东价格”在同类市场中扩大影响力,真正提高其话语权。

(二)中国IT市场指数监测包含全国六个区域的六大专业市场

众多电子信息专业市场已先后诞生中关村指数和深圳华强北指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大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总量30%以上,居世界第一;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10年中国彩电、微机和手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比重达到47.8%、74.3%和73.4%,均名列全球第一。此外,以2002年TCL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为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开始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由OEM、ODM、境外设厂转向设立研发机构、国际并购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适应中国成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的需要,也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地位的需要,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11月15日主持发布了中国IT市场指数,在最为著名的北京中关村、深圳华强北、沈阳三好街、成都科技街、武汉洪山科技街、郑州科技市场建立了6个区域性中国IT市场指数监测站,依托和监测全国6大电子市场。从2011年9月开始,在上述6个区域选择了633家经销商户,首先对台式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照相机和多功能一体打印机等5个类别29个品牌的产品实施统一规范的销售行情监测,并将以编制6个区域指数和全国指数的方式对外发布监测结果。[6]

(三)中国茶叶市场编制总指数和分类指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引导中国茶叶市场指数向全面反映各大类茶叶市场方向进展,充分考虑各个茶叶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及价格也相差甚远等因素,分别对中国的六大茶类进行编制和发布各自的“茶叶指数”。2010年12月,北京马连道茶城正式发布茶叶行情指数,丰富了茶叶指数体系。茶叶指数的编制和发布,是行业发展自发的要求,走了一条从总指数到分指数,又融入行情指数的路径。

(四)义乌陆续推出多项指数,指数成为义乌经济的一大特色

经过多年发展,“义乌指数”已经是包括多项指数的开放型指数系统了。2008年1月义乌对外发布全国首个 “市场信用指数”,2010年12月全国首个县域范围内的民营企业景气指数——义乌民营企业景气指数诞生。2011年4月义乌率先结合地域运输特点尝试研究道路货物运输运价指数并开展试运营;10月义乌市人劳社保局编制的“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正式出炉,直观地反映出区域性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各项指数,加上为全球小商品提供了“义乌分类法”的《小商品分类与代码》(2008年10月)行业标准,义乌市场实现了由单纯输出商品向输出商品及输出信息、规则的重大转变。指数,成为义乌经济社会管理的一大创新,成为义乌实施市场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服务工具,也是义乌推进国际贸易综合试点改革的重要内容。

六、专业市场指数内涵上不断提升

(一)义乌指数采集商户和采集代表品得到扩容,指数涵盖范围不断扩大,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义乌指数发布之初,数据主要来自市场经营户和统计局数据,指数主要关注市场价格态势和市场整体景气状态。运行至今,指数结构虽未发生大的调整,但分项指数不断调整创新,2011年4月起,景气指数各分项指标全部采用1 000点为基点,规模指数增加一个分项指标 “品种扩张度指数”,效益指数增加一个分项指标 “户均毛利额指数”,使得景气指数所反映市场整体的景气状态更加全面科学。2011年指数发布五周年之际,经过两次扩面调整,采集商户、采集代表品分别由最初的2 463户、2 461个扩容到5 274户、6 017个,样品结构调整后更趋合理,样本量达11%,指数涵盖范围不断扩大,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二)纺织行业的三只指数加强了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

柯桥指数和盛泽指数几乎同时推出,关注产业生产环节:柯桥指数涵盖纺织贸易、生产两个环节,体现纺织产业上下游的市场变化,利用指数全面反映中国轻纺城纺织品价格变动情况和柯桥轻纺市场及绍兴轻纺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盛泽指数基础数据采样范围包括盛泽和周边地区的丝绸化纤生产企业,商务部更关心通过该指数加强对丝绸化纤行业的信息指导,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这一指数对丝绸化纤行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在指数体系构成方面,柯桥指数中的价格指数、景气指数主要从专业市场的市场经营户中采样,主要反映专业市场商品的价格和景气状态,而外贸指数则是以绍兴县主要纺织出口企业为采样点,是一个企业指数指标。从而,柯桥指数实质上是由专业市场指数和外贸企业指数组成,两者各包括一个价格指数和一个景气指数。盛泽指数中的流量指数是市场的人流量、物流量和资金流量等指标的综合,本质上是景气指数,但更加侧重反映产品的景气度,而产品的景气度又需要从市场和企业两个方面来取样,从而流量指数成为专业市场的景气指标。盛泽50指数以盛泽地区最大的50家企业的规模效益变动为依据,反映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景气指数指标。从所经营的商品来看,叠石桥家纺市场更加接近义乌小商品市场——都是以商品成品为主,这与柯桥指数和盛泽指数有别,后两者所依托的专业市场则是原材料、半成品为主,这影响到指数的内涵构成,所以叠石桥家纺指数的三项指数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为价格指数和景气指数两类,流量指数仅仅是更加细化的专业市场景气指数而已。柯桥指数、叠石桥指数和盛泽丝绸指数同属于纺织行业的三个指数,且都有极丰厚的产业基础,但结合所依托的专业市场的不同特征,三项指数的发展方向和所反映信息的侧重点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指数构成上的不同反映出指数构成上的变迁。

在我国专业市场发展进程中,编制和发布专业市场指数自身是一种制度创新,这我国是专业市场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专业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政府管理市场、市场各类主体对专业市场的要求。专业市场指数的编制和发布进程遵循了路径依赖的经济规律:在专业市场密集的区域,专业市场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区域,往往会出现市场指数扎堆、成堆推出的势头;专业市场指数自身对内对外不断扩张,内容更加丰富,外向型更强;随着编制技术的不断成熟,后推出的市场指数往往能够借鉴先推出的市场指数,从而在指数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市场指数通过各种方式开始整合,进一步增强了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7][8]

[1]苏琳,张林,尹晓宇.中国将构建完整市场指数体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11-08(05).

[2]陈国亮.中国茶叶贸易进入“指数时代”已有三个价格指数[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3-25/2932008.shtml,2011-03-25.

[3]贺林平.首家价格指数平台运行 “广东价格”力争话语权[N].人民日报,2010-06-22(10).

[4]王文科,李文兴.浙江专业市场指数的特征与优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69.

[5]西西.商务部开播“商务天气预报”[J].商业时代,2006(13):22.

[6]曲广宁.中国IT市场指数运营总部落户深圳[N].南方日报,2011-11-16(02).

[7]P.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1(9):469-479.

[8]孙祥和.美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法律变迁 建国后至新政[M].北京:言实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价格指数义乌专业
春市营销环比回升 价格指数环比小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义乌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浙江义乌: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8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6个月上涨
7月百城价格指数环比连续15个月上涨
各种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