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教学的课堂调控

2012-08-15邹恩众

文教资料 2012年7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突发事件调控

邹恩众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课堂调控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活动和具体表现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课堂调控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一些教师虽然学识水平较高,工作也较努力,但是缺乏课堂调控的能力,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太好;一些教师虽然学识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善于课堂调控,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反而教学效果很好,可见课堂调控能力对于搞好教学的重要性。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制力不是很强,故应有相应的教育方法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因此,探讨中职教学如何进行课堂调控,对于组织好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中职培养目标,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浅谈几种中职教学课堂调控的方法,仅供参考。

1.多加鼓励的原则。

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由于学习成绩上的原因,受到过方方面面太多的批评,仿佛生长在干涸土地上的小草渴望得到雨露滋润一样,他们在步入中职学校的时候,特别期望得到鼓励和安慰,去放飞自己的理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冷漠的批评、瞧不起,还是满腔热情的帮助、鼓励,态度不同,效果就截然不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古姆士说:“人性最深沉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在学习问题上,建议对中职学生多采用鼓励的原则。如一个学生在回答一个问题答不上来时,教师首先不宜采用过多的批评以免伤及学生自尊心,可以让别的学生回答,然后换个角度让这个学生回答,一般能够答对,此时立刻给予表扬;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鼓励,就会感谢教师,在以后上课的时候就会更加努力,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能变得勤奋好学。

在如何对待学生学习不好或者有不良的学习行为方面,有太多的教训,难道我们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批评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减少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恰当应对突发事件。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会时有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它会中断教师的上课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应当及时化解,而最好的方法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尽量减少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

所谓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师生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表现了师生在课堂上一种良好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弥足珍贵。在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下,师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争取最佳的学习效果,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课堂调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思维活跃,容易接受各种信息,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时候,由于事件的突然性,有时候处理得不一定恰当甚至有错误,此时教师应该心胸宽广,采用有错必纠、知错必改的原则,效果会更好。如有位教师在讲授语文《风来了》一课时,当泛读到课文“红旗飘,花儿摇,树叶摆,我知道,风来了”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眼闭着也知道风来了”,教师思绪被打断,有些生气,当即训斥道:“就你能,还闭着眼也知道,快坐下”,学生非常沮丧地坐下了。中午教师回家,吃完饭,在院中晒太阳,闭目养神之际,一阵微风吹来,脸上感觉到了风,教师幡然醒悟到自己批评错了,因为皮肤有触觉,闭着眼也能知道风来了。下午教师来到教室,带领学生们到操场做实验,并当即向被批评的学生承认了错误,表扬了该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课堂上大胆发言的勇气,师生又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这种有错必纠、知错必改的做法,不仅没有使教师难堪,反而会增加教师的威信。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觉得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牢记“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2)恰当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讲究调控艺术,如采用降温处理法,幽默化解法,转移注意力法,换位思考法,以退为进法,等等,以不激化矛盾为原则。(3)教师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用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是减少课堂突发事件的关键。(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要在学生中树立对立面,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能营造出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出学习奇迹。

3.善于寓知识于教育之中,增强课堂调控的效果。

中职学校的学生已经介入成年期,他们虽然在学习基础上薄弱了一些,但是对于生活上的道理,理解力并不低,愿意听长知识、有道理的话,并照着去做。如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为“失败找理由”而放弃努力的时候,教师最好能用带有知识性的话语教育他们,效果往往更好。例如,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记住数学公式,不说自己努力不够,反而说自己记忆力下降了,在“记不住”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人多大年龄记忆力最好?”,有的学生回答:十一二岁,有的学生回答五六岁,教师调侃他们,“也就在那个年龄段上混了”,然后告诉学生,“人的最佳记忆年龄是25岁左右,集脑细胞发育完整和理解力达到较高水平于一体,达到记忆力的顶点;而此后,人的脑细胞将以每天大约十万的速率消亡,这种消亡,不能再生,所以人的记忆力将不可避免地衰退。现在大家正是记忆力的好时候,必须记住公式”,学生心悦诚服,只能下工夫去记忆公式了。教师不给学生后退的空间,让他们逆水行舟,奋然前行。

4.提高语言艺术,练好内功。

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也主要是靠语言来实现课堂调控的。语言是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言表达好,学生就易于接受;语言表达不好,学生就不易于接受甚至反感,因此,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的优劣。教师要努力学习语言,包括各种警句和格言,闪光的思想,等等,养成终身学习语言的习惯,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语言水平,练好内功,在需要的时候,恰当运用,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当学生过于贪玩,上课玩手机,迷恋打游戏,上课睡觉而荒废学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诫学生“人的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一定的,年轻的时候少吃苦,年老的时候就会多吃苦;年轻的时候多吃苦,年老的时候就会少吃苦”的道理,让他们做选择;警示他们,年轻的时光不能虚度,时不再来,让他们牢记卡耐基的名言:“不为明天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

又如,有的学生偏科,喜欢凭自己的兴趣学习而不考虑将来的需要,如重文轻理或者重理轻文,教师就和学生讨论科学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 “文学给人以心灵的鼓励,科学给人以理智的支持”的道理,让学生懂得要把自己的爱好和事业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

学好语言,是课堂调控重要的基本功,是教师永远也练不完的内功,学不完的必修课,教师应当把学习语言作为终身的追求,在教书育人的时候充分地发挥语言的作用。

5.永远不要向学生扔粉笔头。

不可否认,中职学校的一些班级上课纪律不太好,教师上课,感觉像是“战斗”,“头老大”,上完课下来,身心疲惫,缺少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一点,不作为教师身历其境的人,很难体会其中的艰辛。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加感觉到教师彼此交流课堂调控艺术的必要性。但是有一点必须记住,就是无论如何,在课堂调控的时候,教师都不能有任何暴力的倾向和行为,例如向学生扔粉笔头或者打骂学生,等等。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的教训:如有个外聘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个男生纪律不好,该教师忍无可忍,把粉笔头扔到这个学生的脸上,结果引起了该学生的激烈反抗。显然,课都无法上了,教师的威信也一落千丈。又如,教师打骂学生的事情至今也时有发生,有时产生严重后果。我们问一句,难道就没有再好的教育方法了吗?无论动机如何,向学生扔粉笔头等暴力行为都是错误的,这是一种侵权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表现,是课堂调控的失败之举,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应该坚决杜绝。

倡导文明调控课堂,是教师课堂调控基本的行为准则。

以上我说了很多关爱学生的话,并不是说对于学生的各种违纪行为要放弃批评,恰恰相反,对于恶意破坏课堂纪律的言论和行为,要严加管教,让其断然改正。

总之,课堂调控是教师集经验、智慧、爱心于一体的创造性的劳动,为教书育人所必须,教师上课时要善于审时度势,顺情缘境,充分发挥临场应变的才干,运用课堂调控的各种艺术化解矛盾,带领学生步入学习佳境,争取学习进步。

[1]潘颢.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之我见.教育艺术,2011.10.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突发事件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