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好中职政治课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7期
关键词:政治课语言教师

孔 伟

(淮北卫生学校,安徽 濉溪 235100)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我认为,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始可以决定整堂课的效果,由此可见新课导语非常重要,学生对你将要讲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继续听下去的欲望。政治教师应该注重新课导语的设计,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善于利用已有条件,巧设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兴趣,喜欢并期待听接下来的内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进入最佳的亢奋状态。所以,政治课的导语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课时,我用一则事例导入:有几个不同国家的顾客在某餐厅喝啤酒,突然发现啤酒里有一只苍蝇,顾客们的处置方法各不相同。英国人以绅士的口气吩咐服务员:请换一杯啤酒;法国人会将这杯啤酒倒掉;日本人命令服务员叫来经理,训斥道:“你们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吗?””沙特阿拉伯人则叫来服务员:“我让你喝……”而美国人却向服务员微笑着说:“以后请把啤酒与苍蝇分开放置,让喜欢苍蝇的客人自行把它放到啤酒里,你觉得怎么样?”事例一讲,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你喜欢哪一种处置方式?为什么?(2)请以哲学角度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处置方式?(3)你作为中国人应该学习上述国家哪些公民素质?兼收并蓄又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回答这些问题时,学生既从唯物论的角度思考了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又从辩证法的角度思考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感兴趣,因而回答正确率很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创设和谐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21世纪应充分体现现代意识,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往往决定着学生对学习政治课兴趣,高尚纯洁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课下教师应常面带微笑用充满爱的话语与学生沟通,与之成为朋友,对于成绩略差的同学不要放弃而要多鼓励,用爱的胸怀理解、善待他们。想要学生信任你、亲近你,首先你就必须懂得尊重他们,真心地爱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样你传的道、授的业他们才会认真听,记在心里,只有学生肯相信你并且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体会学习的奥妙,他们才会倍加珍惜,从心理学上讲,这叫:“有意后的注意”。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认识能力能否取得长足进步,往往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教学中,多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很多东西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多媒体教学,代替了过去黑板、粉笔作为唯一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及图表等信息演示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这不仅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鲜活,做到“图文并茂”,而且很容易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时,先播放了VCD,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结合歌词内容,向学生讲述深圳那空前的政策举措,让学生感受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这样学生就轻松自然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认知能力,领略教材中的深刻含义。

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教好政治课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属授课教师了。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多种并不断更换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以良好的“态势”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端正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表情要丰富。态势反映一个人内心喜怒哀乐情感活动的积极性。肢体语言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不但对口语起着辅助作用,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常用工具。通过以上所述足以证明“态势”的重要性,因此面对枯燥乏味的政治课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夸张动作、一束期待而又现实的目光,配上亲切和蔼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足以将肢体语言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替代了死板的声语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有张有弛,妙趣横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掌握其精髓,不再把上政治课当做学习负担,而是享受整个学习过程,陶冶情操。

2.以富有感情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教师有严谨、简洁、准确、情感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活跃其思维,丰富其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形象的比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政治课教材中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描述得比较抽象,但不等于讲授过程中就一定枯燥无味。假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比喻,巧妙地将两者融为一体,就可以使政治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增添许多感情色彩,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政治课,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4.组织辩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真理,而在于要教会学生怎样发现真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缺少的不是语言能力,而是怀疑和批判的思想。一个从小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的人,又怎能指望他去开拓、去创造?要增加学生的悟性,提高思维能力,组织辩论是个极为有效的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就一些重点、热点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比如在教学“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时,可给出辩题:心想是否一定事成;在教学“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时,可给出辩题:常在河边走是否就湿鞋。这些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据理力争,毫不相让,最后又能被正确的观点折服,表现出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当然,也有个别同学不着边际、信口开河,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恰当引导,使他们迅速回到议题上来。讨论中,教师应把握好导向,提炼出正确的主题。学生要参与讨论、评论,就必须先熟悉教材,搜集材料,在讨论中才能有理有据,增强说服力,并且要注意倾听反方的观点,以便针锋相对,这实际上是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讨论过后,学生兴犹未尽,议论纷纷,这种“反刍”式的学习比教师在课堂上讲十遍作用都大。讨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政治课语言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