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心电图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2012-08-15许振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心电导联波形

许振华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护理专业心电图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许振华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心电图是健康评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心电图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把心电图的产生原理作为重点和基础,结合CAI多媒体课件和黑板板书,深入浅出,多做比喻,进行启发式的教学。

护理专业;心电图教学;实践和体会

1 心电图教学要“授之以渔”

目前心电监护仪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室,阅读判断心电图的能力是临床护士的一项重要技能。护理专业心电图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常见心电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继续学习心电图打下坚实基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是心电图学习的基础和法宝[1]。我院护理专业的心电图理论教学是20学时,实验教学是3学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要理论讲授8个学时才能保证学生掌握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占全部理论学时的40%,看似比例很大,但只有掌握了这个基础才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后面的正常心电图、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和梗死、心律失常等内容。因此,心电图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看图识图的过程,而是用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去分析和解释各种正常和异常心电图表现的过程。正如构建主义学习观点认为,教师不是去灌输心电图的知识,应该是通过讲授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电图知识体系[2]。

2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灵魂,想给予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十桶水。笔者的体会是,教师必须掌握心电图的产生原理,能融会贯通地应用该原理对全部的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这是心电图教学和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师自己对心电图的产生原理都不理解,心电图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看图识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和死记硬背的水平上,学生对心电图的学习必然感到难理解、难记忆、学不好,最后失去信心和兴趣。

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构建心电图的基础框架,笔者在讲授心电图的产生原理时,把书本中该部分内容的知识点重新组织,按下列顺序讲授:心电图12导联系统,心肌细胞的除极方向、复极方向与探查电极所记录波形的关系,向量和心电向量,心电向量与12导联上波形的关系。由于该部分内容涉及到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包含较多的抽象概念,笔者要求学生上课时不要看书和做笔记,只要跟着教师的思路听课就能理解。

先通过观看心电图检查视频让学生了解心电图机10个电极的正确连接方式,接着提出导联和导联轴的概念,并解释10个电极的连接方式与导联和导联轴形成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起胸导联系统和肢体导联系统的空间三维结构关系。随后通过复习心肌细胞的分类、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等生理学的内容,探求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方向及复极方向与探查电极所记录波形的关系,归纳出除极方向面向、背向或经过探查电极时记录到的除极波分别是向上、向下、正负双向以及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相反的结论。接着引入向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通过联系心肌细胞的电生理说明心电向量的概念,用心电向量取代除极和复极方向,解释单个心肌细胞除极向量及复极向量与探查电极所记录波形的关系,然后引申到一块、两块、多块最后到整个心脏的心电向量。随后分析心电向量与单个导联上波形的关系,进而扩展到12个导联,最终得出结论:某个导联的心电图就是三维心电向量在该导联轴上的投影。

12导联系统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先建立分析心电图的坐标系统,就像学习解析几何时首先引入数轴建立坐标系统一样。在12导联系统的基础上分析除极方向、复极方向、心电向量在某个导联上记录到的波形,学生在逻辑上就比较清晰和容易掌握。心电向量的讲授要结合心脏传导系统以及心房和心室的空间位置,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的交接处,左右心房相对而言,右心房位于右前,左心房在左后;左右心室相对而言,右心室位于右上前,左心室在左下后。因此,心电激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右上到左下,所以左右心房的综合心电向量的方向是指向左下。由于左心室壁的厚度是右心室壁的3倍,所以左右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偏向左心室,指向左下后。知道了综合心电向量的方向就能根据投影的原理推导出12导联上心电图波形的方向和大小。例如:心房综合心电向量指向左下,其投影在Ⅰ、Ⅱ、AVF导联形成的P波是正向波,投影在AVR导联形成的P波为负向波。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将CAI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结合

采用CAI多媒体课件进行心电图教学的优势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但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3]。笔者发现仅仅是按照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课,学生往往不能跟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因此,在讲授逻辑性比较强的推导、分析等内容时,笔者都在黑板上画图、板书,一步步分析,以便学生理解。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知识、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该能画一手好图、写一手好字。

3.2 启发式教学

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在讲授12导联系统时可提出左右手电极反接后12导联系统会怎样改变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电极与导联之间的关系,以加深理解。再结合心脏的心电向量,让学生思考各个导联的心电图波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可帮助学生构建起电极安放位置、导联系统、心电向量和心电图波形这4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3.3 深入浅出,多打比喻

心电图是三维的空间心电向量在一维导联轴投影所形成的,因此,学生要理解心电图的形成过程必须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在介绍导联和导联轴的概念时,把导联比喻成眼睛,导联轴就是眼睛观察心脏电活动的视线,12导联系统就是从空间12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心脏电活动,其中肢体导联就是从额面的6个不同角度观察,胸导联是从横截面的6个不同角度观察。利用一张纸折成“┣”型(侧面看),竖和横分别代表额面和横截面,再将6个肢体导联轴和6个胸导联轴分别画在额面和横截面上,通过简单的折纸游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2导联系统的空间坐标关系。

在探讨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波形时,把心电图机看成是一个电压表,探查电极相当于电压表的阳极,记录的是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然后利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原理分析除极波和复极波的形态,学生就可以理解除极方向正对探查阳极时形成正向波,复极方向正对探查阳极时形成负向波,除极波与负极波的方向相反等这些不容易明白的地方。

善于利用身边物品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把一支笔当成心电向量,将以投影仪屏幕上形成的阴影代表心电图的波形,改变笔的方向即改变心电向量的方向,阴影的方向和长度也相应变化,即波形的方向和大小发生了改变。把矿泉水瓶倾斜45°代表心脏在胸腔的位置,在瓶子上插上笔代表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绕着瓶子的长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笔也相应旋转,学生就能直观感受到什么是心电图的顺钟向转位和逆钟向转位。

3.4 课堂上大量分析心电图案例

尽管学生已经理解了心电图产生的原理,但还是不清楚如何阅读一份心电图。因此,在每个知识点讲授结束后,笔者都会趁热打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按心电图阅读的一般步骤去分析心电图案例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如果课堂上不做心电图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做,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5 通过实验课加深学生对12导联系统的理解

由于阅读心电图的练习已经安排在理论课上完成,实验课的3个学时不再用来阅读心电图,而是让学生实践操作心电图机,学会10个电极的正确连接方式,记录正常的心电图。此外,让学生思考改变电极的连接方式(比如左右手电极反接)后,12导联的心电图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然后观察左右手反接后记录的心电图,从而验证理论分析是否正确,最后由教师总结电极连接方式与12导联系统的关系,加深学生对12导联系统的理解。

[1]金成子.浅谈心电图教学中心电学基本知识的重要性[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9,16(4):227~228.

[2]刘铁.建构主义观点下心电图教学改革的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9(3):363~364.

[3]孙玉敏,孟羽俊,于三新,等.多媒体课件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925~2926.

G420

A

1671-1246(2012)08-0083-02

猜你喜欢

心电导联波形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Pareto最优稀疏频率雷达波形设计
基于ARM的任意波形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