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深味厚中华境 学者诗人翰墨师——当代鸿儒姚奠中先生访谈录

2012-08-15王一娟落馥香马银华

天中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姚先生诸子庄子

王一娟,落馥香,马银华

(1.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北京 100803;2.三晋出版社,山西 太原 100012;3.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功深味厚中华境 学者诗人翰墨师
——当代鸿儒姚奠中先生访谈录

王一娟1,落馥香2,马银华3

(1.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北京 100803;2.三晋出版社,山西 太原 100012;3.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姚奠中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继承了章太炎先生以小学为基础,以经史为根柢,以诸子为归宿的学术传统,兼学者、诗人、书法家于一身。其治学不拘于一隅,优游于文、史、哲各领域,诗、书、画、印被称为“四绝”。

姚奠中;治学;学者;诗人;书法家

主持人语:年已百岁的山西大学教授姚奠中先生,是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弟子,他兼学者、诗人、书法家于一身,治学不拘于一隅,优游于文、史、哲各领域,有太炎先生遗风。姚先生是当代大儒,其道德学问可谓世间楷模。他为人淡泊通达,“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精诚培育人才,扶掖后进,桃李满天下。他常说,作为一个文化人,不能只在书斋中生活,而应该有一份社会关怀。从先生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范。

期颐之年的姚先生,神清体健,思维敏锐,谈笑晏晏。每次去拜见姚先生,在书房里与先生交谈,都是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在光阴的流转中,先生的君子人格和高尚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提升和净化。

受《天中学刊》“当代学者研究”栏目编辑委托,现就姚先生的学术思想、国学教育与文化人格进行访谈,以期对当下文化建设有所助益。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与当今很多学者追求“著作等身”不同,姚奠中先生应属“述而少作”的学者。他无意为文而文,为文也多是为了清除在理解经典文本与经典作家中存在的障碍。他不为空论,不为大论,不故作高深之论,而是应时而发,要言不繁。他不像一般学者那样,去努力攻克所谓的学术难题,而是把学问变成了人生修养的一门课程,变成了观察、认识、分析现实的一种眼光与智慧。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的意思是,向人卖弄、炫耀,以求取悦于世;“为己”则是,阅读典籍,研究学问,目的是为了自身的人格修养。先生治学旨在把握中国文化的要义,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铸就君子人格,并以之影响后学,使中国文化精神得以传承。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博学鸿儒的君子风范。

问:先生所撰文章,涉及先秦诸子、诗经、楚辞,以及唐诗、宋词、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内容,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想请教先生,您治学的主导思想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当下的学术研究?现在青年学者治学应从什么地方入手?

答:当年太炎先生指导我们治学要以小学为基础,以经史为根柢,以诸子为归宿。几十年来我秉承这个学术传统,以小学为基础,贯通文史。学术本来就是应该相通的。《庄子·天下篇》提出的“道术”与“方术”的概念对我们今天的学者很有启示。所谓“道术”就是对事物做全面性、整体性把握的学问,是对道的全面体认,所把握的是基本精神。而“方术”则是拘于一方的学问,它所得到的只是事物的局部,庄子认为这类人是“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

现在的一些研究把学科分得过细,犹如庄子所说的“方术”,虽然有一得之见,但对学术整体的发展很不利。学科分细了,对于具体问题来说,可以研究得很深、很专,但要做全面、正确的结论,则很困难,因为做结论是需要全面、需要“通”的。再说,学科之间壁垒太严,很不利于大师级人才的培养。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没有培养出像章太炎、王国维、顾颉刚、胡适这样的人物来,并不是没有天才,而是学科视野过于狭窄,遮挡了眼界。

问:说到文史哲融通,就想起1989年毕业时先生送给我们的诗:“论文兼史哲,游刃五千年。攻错他山借,神明万古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时您就期望我们要知识广博,文史哲兼通。先生这种文史哲融通的治学思想,应该说与当年在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接受的国学教育有很大关系。记得先生在跟随章先生时研读的就是诸子,研究生论文是《魏晋玄学与老庄》,后又讲授《庄子》,编有《庄子通义》,并撰写《庄子内篇间绎》、《试谈作为文学家的庄子》、《论治诸子》、《诸子略论》等系列文章,为什么您对庄子情有独钟?您眼中的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我在初中时就买了《十子全书》,泛读后,最喜老、庄、墨三家,特别是庄子。后来到章门后,发现章先生就是重视诸子,这坚定了我的信心,我的研究方向就定为诸子,而以庄子为重点。章先生也很赞成我治诸子,我的研究生论文就是《魏晋玄学与老庄》。我研究庄子,主要是看重庄子对人生的作用,特别对精神修养的作用,使人思想开阔,毫不偏执,而意志坚定。有些人认为庄子是相对论,其实这种看法是肤浅的,没有真正理解庄子。庄子认识事物、事理都是相对的,但又提出“道通于一”、“莫若以明”,这就是说,从一般层次上看,事物是相对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但从更高的层次看,从万物的规律来看,就可以看透事物,就“明”。庄子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采取这样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就不会偏执。我在思想上颇受其影响。

我有首诗就是写庄子的,那是1940年春,自泗县赴大别山,过蒙城庄子庙,有感而发:“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激,高歌同哭声。”庄子是多情的,愤时嫉俗的,但他能超脱,齐生死,等万物,所以我又说他“体道超常流”。

问:先生早年作为章太炎先生的研究生,可谓得章门之真传,尤其于诸子之学深有会心,可否请您再进一步谈谈先秦诸子,我们今天该如何理解把握诸子思想的文化意蕴和价值?

答:章先生不止一次说:“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音韵训诂,其管也;以真理为归宿,故周秦诸子,其堂奥也。”这是他在给《国粹学报》编者的信中说的。他还说:“弟近所与学子讨论者,以音韵训诂为基,以周秦诸子为极。”足见他对诸子的重视程度。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为当时的现实服务的,他们大多是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动乱的情况下,来讨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诸子多方面研究社会政治问题,其中儒家影响最大。大多数人认为儒家最主要的影响是读书做官,觉得这影响极坏,实际并非如此。孔子、孟子做官的机会都很多,但儒家并不轻易做官,即所谓“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他们的主导思想在于治国平天下之道的实行。与权力靠得最近的应是法家。法家主要目标是富国强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变”,不适应当代需要的就要“因时而变”;而要“变”就必须有“势”——有权势才能有力量“变”,因此只有依靠君主。集权于君主而君主控制臣下,则依靠“术”,这却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发展为绝对专制。道家的思想,不只是高,更重要的是深邃。道家的最高境界便是“道”。“道”就是规律,要把握这规律就必须站得很高,看得很远、看得透。老子把握的是历史规律,庄子把握的是自然规律。老子谈的是认识境界,庄子谈的则是人生境界。老子教人怎么样处世,庄子则教人如何超脱现实,达到人生的自由状态。

儒家、法家和道家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三家,也是直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的精神财富。

问:可以说,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一生出儒入道,“儒道互补”,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很大,您如何评价孔子和庄子这两类人物的人生处世?

答:诸子学确实体现着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人生智慧,这智慧不仅包括了思维的机智,还包括了生存技术的方方面面。“儒道互补”,就是说吸取孔子和庄子这两类人物的优点,取长补短。庄子在思想理论上非常高深,我们应学习其认识世界的眼光,但他处世的态度是“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有些消极,不可效仿;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则要学习孔子的积极参与的态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进取。所以我们在看《论语》时就要多学学“怎么样做人”,看《老子》时就要多学学“怎么样处世”,看《孟子》时就要想想“怎么样施仁”,看《庄子》时就要思考“怎么样超脱”。

问:今天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已成学界热点,而先生则很早就致力于弘扬家乡历史文化,挖掘整理三晋地方文化典籍,对地域文化研究有很深的体会。诸子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先秦诸子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渊薮,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各家都有不同的知识谱系,产生在不同的地域,但思考的却是共同的社会问题、现实问题。思考的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可是好多研究者却忽略了这一点,在面对先秦诸子的时候,大谈什么宇宙论、本体论、方法论、唯物论、唯心论等等,使得诸子对现实问题活生生的思考,变成了抽象的概念。要知道在诸子的思想中,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自然他们也不会去针对这些概念去思考。因此这种研究方法,也不可能真正抓住诸子的本质。

谈到诸子研究,就必然要涉及文化分布的问题。三晋百年称霸,法家人物基本在三晋。战国时期魏国倡行变法改革的李悝,是法家的先驱者,他著有《法经》。商鞅是从魏国去秦国的,吴起也是从魏国去楚国的,慎到是赵国人,申不害、韩非是韩国人,而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鲁是儒家的大本营,其思想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是周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在这里形成的文化可以称作“周鲁文化”。而齐则是阴阳家思想的大本营,把齐、鲁归在一起,显然不合适。倒是燕和齐还有些相似。燕齐临海,海上变化多,是阴阳家学说所由来,对于后世影响很大,可以称作“燕齐文化”。如果从文化区域上考虑,应该有个“梁宋文化”,司马迁说过:“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此梁宋也”,老、庄便出于此处,他们应该是梁宋文化的代表。因为这里是“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因而汇聚各路思想才能产生老庄思想。

研究诸子各家产生的地域背景以及所代表的文化区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诸子思想的理解。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在新一轮的国学热潮中,人们不仅探究国学的内在本质,比较国学与西学之优长,而且对近代以来的国学大师心存景仰。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钱穆、胡适诸公,成为谈论国学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七名研究生中唯一健在的弟子,姚奠中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以弘扬国学为己任,广植学田,精心耕耘,栽培桃李,硕果累累,并在98岁高龄之际,将一生积蓄与润笔所得,凑成100万元,于2010年发起成立了“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其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赤子之心,赞育后昆的殷殷之意,表露无遗。

问:您生于1913年,时值辛亥革命不久、朝代更迭之际,那时的教育是什么状况?您认为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哪种教育方式最好最有效?

答: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伯父。他17岁即中秀才,后来又考取典吏,被分配至河南“候补”。三年之后,回老家当教书先生。有记忆以来,伯父就教我识字、背书。7岁那年,我跟随伯父到村学堂读小学,读的是“修身”和“国语”。 其他老师一般只要求背诵,但伯父却要做简单的讲解,并且根据我掌握的程度,逐渐增加学习内容,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讲过之后,要求全部背下来。这样就使我上课听讲毫不费劲,并有余力涉猎他书。很多内容,小时候虽然似懂非懂,一旦背下来,却终生难忘,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每个年龄段都有新的认识。

小学阶段,我除通背了新编的《国语》课文外,还通背了私塾的《国语》课文,以及《诗经》、《左传句解》的一部分,浏览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此外,写字也为必修课之一。《朱子治家格言》的字帖,天天临摹,每天所临大楷、小楷皆有要求,为节约纸张,大楷纸的空隙再写小楷。名家碑帖也开始临摹。到县里上高小、运城上初中,每次回家,都得把写好的大、小楷带回,让长辈检查。

在我的记忆中,上学从来就是一种乐趣,而非负担。伯父因材施教,现代学校与私塾相结合,使我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当然也有足够的时间玩耍。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小学教育并未普及。我家属殷实的小农之家,所以有余力在教育子弟上投入。而一般百姓的子女,则只能望学兴叹。

问:您是章太炎先生的关门弟子,您认为章先生最可贵的学术成就是什么?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哪方面?

答:太炎先生是举国公认的革命家、国学大师。我认为章先生的学术不仅是三百年“朴学”的总结,而且是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总结;不仅总结过去,更重要的是开辟未来。他面向当时的现实,放眼于未来,在政治、哲学、文化、历史以至语言文字上,都为走向现代化开了端。在此精神感召下,影响所及,绝不止章门弟子以至再传三传弟子。章先生涉猎广博,有的又太专,导致他的著述不太好懂。这就需要有一批能读原著的人,从原著丰厚的内蕴中,抽绎、发掘出其学术思想的精华、济世拯民的嘉谟、为人治事的典则,以飨后学。近年出版了不少研究太炎先生的论著,这很好。我们的任务,不在于评价是非,而在于汲取营养;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现在。在“章学”的研究上,不但大有可为,而且应该步步深入,不断扩大。

章太炎先生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责任感,是需要我们秉承的。1983年冬,我到苏州拜谒章先生故居时,曾写绝句二首,表达了我的心情:

高山仰止拜师门,非为师承定一尊。

革命未成曾忘死,学术奥衍与谁论。

龙战玄黄世惊频,低徊往事记犹新。

眼中磊落二三子,趋步终当叹绝尘。

像章先生这样不世出的大家,我们后辈穷其一生,也难望其项背。但先生的精神,却是我们不应忘却的。

问: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形势下,如何倡导国学?

答:是啊,我们今天的时代,和一百年前太炎先生所处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语,但国学历经坎坷,光华犹在。太炎先生终其一生,多次身体力行倡导国学:1906—1909年,他在东京创立国学讲习会,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及钱玄同都曾听讲。1913—1916年,太炎先生因怒骂袁世凯被软禁,其间办起章氏国学会,讲演国学。1922年,他应江苏省教育会之邀,举行系列国学演讲。晚年,他在苏州又办国学讲习会。他是想用国学拯救日益危重的民族。如今,中国早已不是那个遭人鄙视的东亚病夫,经济的迅猛发展,也让人刮目相看。同时所出现的一系列危机及社会矛盾,恐怕还需用传统的智慧和途径加以化解。随着新传媒的层出不穷,沟通更快,交流更便捷,这就为倡导国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我们不一定像章先生那样四处奔波,但作为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应该有清晰的目标,有责任心。

关于国学的范畴,章先生于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而外,单设“小学”类,这是国学最为合理的划分。应该在大学传播国学,让每一个步入大学的人肩负起改造社会的责任,知识分子群体应代表全社会的良心。所以说,通识教育、通才教育是弘扬国学之关键。

问: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您一直把继承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思想当作自己的使命,并在山西着力培养新生代。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郭万金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您如何评价他们在弘扬国学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倡国学在当下的中国有何现实意义?

答:山西大学历史悠久,明年就建校110周年了。近年来,我的弟子刘毓庆及再传弟子郭万金有意在山西大学加强国学研究,已走在全国前列。毓庆的许多立论,都是开创性的,他在《诗经》研究方面的建树尤其突出。据我所知,毓庆提出筹建国学院始于1999年,在国内高校属最早者,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迟至2007年才正式成立。成立之后,即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开办“国学大讲堂”,免费于同年向社会公众开放(我题词“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并且写诗庆贺);二是办了一本不定期的《国学新声》,按经、史、子、集、小学之分类,集结论文出版,如今已出三辑,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其实早在我回山西之前,即有太炎先生的知名弟子黄侃、李亮工(时称“南黄北李”)执教于山西大学。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方面造诣颇深,尤在属于“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成就卓著。李亮工系山西河津人,曾任山西大学校长,精于文字音韵训诂,加之博闻强记,颇得章氏真传。我的章门同学柏耐冬(逸荪)也曾执教于此。又有梁园东、阎宗临等史学大家,有戚桂宴、于靖嘉等小学专家承先启后。所以说,山西大学这方面的传承是源远流长的。

国学的重要性,太炎先生如是概括:“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七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昭示于人的,首先是其历史、文化层面上的东西。中华民族的文明绵延五千年,自有其内在规律及合理性。国学是我们的知识形态,也是我们传统的价值体系,更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库。刚才我也讲了,经济发展解决不了的心灵问题,还得回过头来从国学中找寻答案。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纷繁元历历 化育赞生生

许多年事渐高的知名学者专家,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大多闭门谢客,深居简出。而姚先生在 99岁的时候,仍然乐意和来访者聊天,热心地辅导前来求教的年轻人,家里的大门也始终向弟子们敞开着。姚先生最愉快的时候,就是学生、同事以及一些著名学者来访的时候,谈起学问来,仍然是兴致盎然。由于姚先生在古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人们称他为教育家、学者、诗人、书法家等,在这些称呼中,姚先生最认可自己是一位教育家,姚先生将自己的诗书学问化为人生智慧,如春风化雨,时时滋润着每个走近身边的人。

问:文革的时候,您曾经被分派除大粪、烧锅炉,您不仅不以为意,还干得很开心,说烧锅炉也要烧得最好。您这种乐观、向上的气质从何而来?有人说好的性情是天生的秉赋,是不可改变的,您怎样看?

答: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特殊,别人能干的活、能吃的苦,我为什么不能?乐观处事的态度来自对生活的感悟。烧锅炉的时候当你把焦煤抖开,看见火苗霍霍地烧起来,锅炉的温度迅速上升,蒸汽仪表指针刷刷地运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慰,甚至忘了自己是在劳动改造。辛苦我一个,大家享温暖,不也是种快乐吗!

问:你的这首诗:“识广胸怀阔,静观气自平。纷繁元历历,化育赞生生”一直广受称赞,这是您的做人准则吗?

答:我有个学生在“文革”时受了委屈,想不开,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就写了这首诗给他。做人要全面地看问题,吃这点苦算个啥?静下心来看世界,心态就平了。虽然社会纷繁而复杂,却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生中遇到挫折毫不奇怪,比比那些更苦更难的人,你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这个学生说看不懂这首诗,我就写了封信给他,解释这首诗。第一句“识广胸怀阔”,是说如能广泛地认识古今中外的历史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现实,以至宇宙自然的瞬息万变,则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一切的一切,都会觉得毫不足怪,自可坦然置之。第二句“静观气自平”,则是面对现实的态度。人们的感情冲动,对客观,最易判断错误;对主观,必然会劳精伤神。如果遇到非常之事,先静下来,一股不平之气就会消逝,心平气和,动静调适。第三句“纷繁元历历”,客观世界是有规律的,即所谓“道无不在”。而纷乱复杂只是现象,是人们认识的局限。认识了就会感到条理井然,历历在目。第四句“化育赞生生”,天地自然,变化生育,无时或止,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但无所谓善恶、美丑、是非、仁暴。这些概念,产生于人生之社会,以有利于人类发展前进为标准。而在生生不息的大潮中,要赞助那些有益于人类前进的方面,不论大小多少,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总起来看,这几句诗就是“忘我、爱人”四字。忘我,则一切艰难困苦,都不算什么,甚至甘之如饴;爱人,则只要对人有益,就应该去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问:先生一直勤于事,桃李满天下,“诗书画印”四绝,在全国教育界、学界、艺术界享有盛誉,可您在晚年诗中还感叹:“不见成功,忧思难已”(《八十自述》),“德业愧前哲,尊闻行所知”(《九十自省》),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您觉得一生中还有什么遗憾?

答: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由别人来评价,由历史来评价。我有一些想做的事情没能实现,想得多,做得少,所以说“不见成功”。我的最大遗憾就是没能办一所体现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学校。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打到南京,我避难来到安徽泗县大柏圩村,创办了一所战时学校——菿汉国学讲习班。这个校名是我取的,菿汉是我的导师章太炎的大号,即“大汉”的意思,以此纪念自己的恩师。讲习班把附近村庄从上海、南京等地逃难回来的学生都聚集了起来。为使学校更好地体现章太炎先生的治学精神,我为学校制定了十条教规,要求讲习班的学员从我做起,正风救世。这十条教规是:“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可惜的是,这所学校没过多久就因战乱而无奈停办。

问:2010年,您把自己多年的积蓄100万元捐出,成立“山西省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这一举动感动了许多人。现在常有著名学者身后曝出后人争夺财产的新闻,对此您怎么看?您是如何看待金钱等个人财产的?

答:我的钱和字画基本都捐出去了。钱我自己用不了多少,孩子们也都自立了,不需要给他们。钱自己留着也没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我都捐。

钱对我来说无所谓,孩子们不争,他们也捐,这是我们家一贯的作风。不用我说什么,他们都习惯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我工资不低,钱大都支持了贫困的学生,学生到家里来有地方住,有饭吃。老伴和我的意见一致得很,经常接济别人。文革时抄家的人发现我们家的书信上写的都是给谁谁寄多少钱之类的内容,他们觉得很奇怪。哈哈。

问: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要说的吗?

答:要多关心现实,多读历史。这很重要。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任何困难也不能阻挡这一点。年轻人一定要有责任心,多为别人着想,这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不要追求名,要去做事,“名为实宾”,是身外之物,对个人无足轻重。

问:您一直喜欢庄子,并写过一首《过庄子庙》的诗。庄子的夫人去世后,庄子“鼓盆而歌”,认为生与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您如何看生与死?

答:生与死是自然规律。以前我曾集庄子论点写过一个条幅: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是说,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中有非,非中也有是。生与死也是变化着的,当一个旧的物质消亡的时候,同时会有新的物质产生了。对我来说,随时死了,很痛快。

问:期颐之年,并非人人都能到达。很多人都对您的长寿之道着迷,请问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答:一切平淡、顺其自然。几年前我对自己的生活总结了十六个字:基本吃素,遇事不怒,多多散步,劳逸适度。以前每天都要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现在只能在凉台活动,天气暖和时到小院里走一走。孩子们总是说我看书看报的时间长,也希望我尽可能多活动一下。

问:孔子曾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您是不是也经常会忘记自己的年龄?

答:我自己刻了一个图章:不知老。80岁时启用,到 90岁的时候不好意思再用,这么大年纪还不知老啊?这两年才又用了。呵呵。

问: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现代人却时常处在焦虑之中。您如何看待幸福?

答:平常就是福。国家的安定是最了不起的福。

通过这次访谈,更增添了我们对先生的敬佩。自幼浸淫国学的姚先生,亲炙章太炎先生治学精髓,无论顺逆穷达,从未放弃过对国学的热爱。中国传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完全体现在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师身上。他发起成立的基金会,冠以“国学教育”四个字,寓意深焉。人的境界是分层次的,有的人只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姚先生关心的是国家,是社会,是民生,很少有个人的忧愁烦恼。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则需要有过人的见识与超然物外的胸怀。姚先生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层次,把学问当作了人生修养的一门课程。汉代大儒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说的不就是先生吗!

两千多年前,鲁国有个人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谈论孔子。子贡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意思是说,如果把人的智慧和学识比作宫墙,子贡的学识之墙不过肩头,人们轻松就可以看见墙里的东西。而子贡的老师孔子先生的那道学识之墙足有数万仞高,如果找不到进入他的学识宫殿的门,就无法看到墙内那些高大雄伟的庙宇和金碧辉煌的房舍。姚奠中先生的学识正如那高大绵延的万仞宫墙,仰之弥高,瞻之在前,“虽欲从之,未由也已”。作为姚先生的弟子,我们当谨记先生教诲,以正己为本,以用世为归,以不负先生的厚望。

2012年适逢姚先生百岁寿诞,谨以此文向先生表达心中无限的祝福与敬爱。期待先生茶寿之年,我们还能在先生的书房里“侍坐”,继续和先生一起聊天,彼时,春风桃李,无限江山,人生快意,莫过于此。

B2

A

1006-5261(2012)01-0001-06

2011-12-10

王一娟(1963-),女,山东莒县人,高级编辑,硕士;落馥香(1963-),女,山西朔州人,编审,硕士;马银华(1965-),女,山东莘县人,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刘小兵〕

猜你喜欢

姚先生诸子庄子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民警为老人垫付1万元医药费
先秦诸子谈大小
400万元闲置资金如何分配?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信用卡不设密更安全吗
《庄子说》(十五)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冯远古代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