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问题研究

2012-08-15中共盘锦市委党校董延涌

中国商论 2012年18期
关键词:建设企业发展

中共盘锦市委党校 董延涌

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忽冷忽热,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艰难境遇,大量企业的倒闭和企业家的“跑路”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助其度过发展的难关已经成为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策差别对待明显

近些年来,国家虽然针对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许多省、市却很少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而对于那些大国企、大民企、大外企许多地方政府却对其厚爱有加,在其享受国家特惠政策的同时,还在土地、融资、财税、专项科研经费等许多方面给予全方位的照顾。

1.2 中小企业税负高,融资困难重重

从税负上看,很多企业税负压力非常大。从增值税、教育附加费、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到职工培训、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等,合计起来要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30%~40%,这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且随着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保障线大幅提高等诸多因素也导致成本的不断上涨,这让中小企业的利润越摊越薄。

从融资方面来看,融资难已经成为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银行贷款应该说是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最好选择,但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却对中小企业设置了许多门槛和限制。许多企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铤而走险选择了民间借贷,但这种融资方式却成本很高,这几年来所付出的风险代价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3 重监管、轻扶持现象仍然存在

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上,许多地方对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监管、轻扶持,管死办法多、搞活办法少;审批图章多、扶持政策少;检查罚款多,服务手段少的“三多三少”现象。有的部门甚至存在职能“缺位”、“越位”、“错位”与“多头管理”问题。这种相对滞后的管理体制,严重地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1.4 服务体系不健全

民营中小企业总体规模普遍偏小、成长性不强,发展中遇到许多难题自身难以解决。抑制其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服务体系的不健全。民营企业在创立、发展、壮大中,其在政策支持、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技术支持、市场运作、法律援助、资金保障等方面很难得到更多支持。

1.5 企业经营管理粗放,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感缺失

民营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企业由于受思想观念、技术水平、人才队伍、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其发展质量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不是很高。在管理方面,缺乏长远战略规划,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懂现代管理、国际商务、法律、金融和市场开拓的各种高端人才;在应对国内外市场风险方面,了解国内、国际市场的产品需求信息的渠道少、信息量少,导致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民营中小企业普遍是重效益,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并不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的感召力;在担负社会责任方面,民营中小企业与政府的对立情绪仍然不少,在资源和环境保护、开发上仍有不节制的行为,在参与慈善与公益活动的投入上也缺乏热情。

民营中小企业软环境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之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体制不活、机制不新,这一直是制约地方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虽然提出了许多年,但进展却始终不快,尤其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始终缓慢。另外,改革配套措施还不到位,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执法监察和制约机制存在盲点。除此之外中小企业本身也有很大问题,如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等。

2 进一步优化盘锦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打造优越的软环境,只有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政府、企业、相关部门的多方合力,多措并举进行软环境的建设才是关键之举。

2.1 更新理念,同步推动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民营中小企业主反馈的信息来看,其对软环境的意见或抱怨多于并重于对硬环境的意见和抱怨,为此更新理念势在必行。一是政府、企业、群众都应该树立软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要用全新的眼光和科学的思维来看待和研究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关心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使民营业主在政策上放心、经济上顺心、发展上有信心;二是要通过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双轮驱动,实现二者互动发展。既要做优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如能源、交通、通讯、水、电、气、厂房、设备等基础设施条件,更要做优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法制、行政管理、市场、服务、信用等环境,要以二者的相互推动来消除一切不和谐的生产关系;三是要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软环境建设。在软环境建设上一定要向特区看齐、向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看齐。

2.2 多措并举,全方位为民营中小企业打造优质的软环境

(1)打造优越公平的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风向标,为此一定要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区、园区六级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在政策的落实上要使民企与国企、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对于那些低碳化、公益化、高端化的民营企业则要尽可能放宽政策,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2)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作为服务型政府,必须着眼民营经济发展需求,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精简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让企业腾出更多的精力发展生产、提升效益。同时还要建设好投融资服务、招商引资、信用担保与评价、人才引进与培育、技术支持与研发、市场开拓、信息化建设、法律服务和行业协会(商会)等重要服务平台。

(3)打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好的法制环境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此,要进一步清理、修改地方法规和规章中有碍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定,并及时制定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和规章,同时还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经商、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行为。通过文明和谐执法,规范理性竞争,保障多方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4)打造重能重智的人才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人才的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此,一定要积极发挥企业、政府、社会的多方合力,不断优化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的引进、选拔、培养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流向民营企业,推动民营中小企业快速转型升级。

(5)打造多元灵活的投融资环境。多渠道、多方位、多领域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不足问题才能保障其向规模化、国际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为此,一要积极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决策部署;二要引导投资方向,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和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三要进一步加强同财政、银行和企业间的协调沟通,建立稳定的信贷联系;四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五要加强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管。

(6)打造竞争力强的创新环境。民营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以不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当务之急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改善创新环境。一要加快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资源整合,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二要以国际标准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激活生产力活力,释放生产力的潜能;三要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

2.3 常抓不懈,科学构建系统的软环境考核评价与经济运行监测体系

系统、科学的软环境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改善和优化软环境的有效手段,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的建立则有助于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态势,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水平,为基层指导运行和企业生产决策提供导向。对此,一要安排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制定软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形成操作性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二要对软环境考评结果纳入地区年度绩效考核范围;三要切实发挥政府网站、各媒体、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涉及软环境建设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妥善处理;四要加快民营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网络上报系统,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态势,做好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协调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的难点问题;五要加强部门与中小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定期开展信息沟通、交流活动,做好调查研究和调控、调度工作。

2.4 立足长远,多渠道加强企业内部软环境建设

从民营企业一些经典的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其巅峰后出现发展的逆转往往不是因为其产品、技术和市场等硬件环境出问题,而是由于企业文化建设、内部管理、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等软件环境出了问题。因此,民营企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应该注重自己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1)着力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和高度集权的家长式的管理要必须进行转型。一要引导企业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从企业内部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二要发挥民营企业在人才流动、人才使用方面的优势,以多种途径加强培养、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和知识型的管理团队,使企业的管理尽快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三要实借助专业知识,建立健全各个职能部门,通过职能化管理,分类处理企业管理事务,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财务风险控制的能力。

(2)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解决民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短腿”的问题,必须立足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及早谋划自己企业文化的构建方略。为了避免走冤枉路,可通过直接运用 CIS 导入的方式做企业文化,通过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营销方式和营销形态作出明确的总体规划和界定,使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信条、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的具体文化建设更加有形化。

(3)着力引导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放大的利益驱动,让许多企业忽略了社会责任的承担,出现诚信、污染和破坏环境、损害职工利益等许多问题。为此,一定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引导企业不断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提升企业员工的待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要加强对企业诚信的评估,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三要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行为,严防企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危害;四要引导企业加大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1).

[2]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10).

[3]冯俊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19).

[4]许秀兰.浅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猜你喜欢

建设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