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公共性语境下的中国“公共新闻”研究与实践

2012-08-15陈银花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2期

□陈银花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 朝阳区 100024)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专业博士生)

公共新闻的概念梳理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了公共新闻的新闻理念。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主任Jay Rosen教授,他在美国已经被公认为是“公共新闻”运动的学术领袖。他的代表性观点是:“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①

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泰勒·格拉舍(Theodore L.Glasser)认为,公共新闻是“把受众作为公民和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和受害者;帮助政治团体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了解问题;改进公共讨论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坐视其恶化,帮助公共生活顺利进行”。②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的菲利普·梅耶(Philip Meyer)教授就公共新闻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界定,分别是:树立公共意识、更长时间注意力的保持、深刻解析和引导人们生活、更多关注中间部分和少走极端、重视政治争论的报道内容,而不是技巧、培养公众思考能力。③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汤姆·瓦霍沃副教授从9个角度将公共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观念进行了比较。如下图所示:④

中国学者孙旭培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⑤

李青黎则认为:“公民新闻事业是指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起讨论,以各种方法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的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⑥

综合以上中外学者的定义,公共新闻是传媒公共性的一个实践产物,指媒体有计划、有目的地报道关乎公众具体生活的,同时也是公众关注和需要的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报道方式多样、连续,报道时间相对拉长,目的是吸引公众注意力,进而引发公众思考,并参与到媒体的讨论中,最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学者对公共新闻的研究

中国学者对“公共新闻”的研究时间很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是“公共新闻”概念的引入者。她在文章中提到:“2003年在为此做前期准备时,偶然从国外文献中发现了美国新闻界近十几年围绕‘公共新闻’的一场争议,于是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资料,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并撰文介绍给国内同行。文章发表后,‘公共新闻’迅速成为国内新闻界的关注的话题。”⑦这句话在对中国学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学术论文中也得到了印证。仅就中国知网(CNKI)的搜索结果而言,关于“公共新闻”的论文就有1010条,下载和引用的频率都很高,但发表时间都在2004年之后,其中2003年只有一篇期刊文章是关于“公共新闻评论”的,而且文章中也没有出现“公共新闻”的关键词。另外一个印证是,2004年2月份蔡雯发表在《国际新闻》杂志上的《“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文章,下载次数为1456次,位居第一。

在2004年后,更多的中国学者对“公共新闻”的概念与中国的相关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比如,李洋和唐远清(2004年)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公共新闻理念诞生是对全球传媒体系、新自由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综合作用的反叛,是从传媒消费主义向媒介公民的回归。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媒体的反民主趋势正在加剧。公共新闻则致力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闻自由的捍卫。因此,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实践是‘社会责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媒体民主功能式微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论演进的新阶段。”⑧雷跃捷(2010年)在文章中提出:“在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公共事务和地方新闻的报道不能因这场变革而削弱,而是应当加强。公共新闻的大量出现,将加大新闻政策管理的成本,继而会加大政府的管理成本;公共新闻的良性发展,仍旧需要有像传统媒体那样组织严密、专业精湛、经费充裕的新闻报道组织机构来支撑。”⑨

不同于以上学者的乐观态度,一些中国学者从另外以下角度表达了对“公共新闻”在中国前景的担忧。比如,陈立生在他的文章中认为:“公共新闻分为‘中国版’和‘美国版’,从学理层面来说,中国版的‘公共新闻’并没有超越中国土生土长的‘民生新闻’,从操作层面上来说,后者更适合中国的媒介生态环境。”⑩

在译著方面,曹进翻译的来自Tanni Hass的著作《公共新闻研究、实践与批评》、邬晶晶翻译的来自TheodoreL.Glasser的《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等为数很少的著作。另外,中国传媒大学的马建宇、顾斌等合著的《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也是鲜见的关于“公共新闻”的著作。

网络媒体的繁荣使得更多的中国学者开始从研究理论、背景到探讨“公共新闻”的网络道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宋薇的《互联网语境下公共新闻事业的新发展——基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的视角》,潘陈青、付晓静的《微博时代的公共新闻实践——从“免费午餐”计划说起》,覃晓燕的《博客传播对公共新闻业的构筑之思索》等。

总的来说,自2004年以来,中国学者对“公共新闻”研究热情高涨,但随着美国“公共新闻已死”的现象的传播,中国学者对它的研究也少了很多。

中国的公共新闻实践

公共新闻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怎样将公共新闻的理念与我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传媒制度环境相结合,发展“公共新闻的”中国式内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新闻”实践,是中国媒体公共性发展的关键。

中国的“公共新闻”实践时间不长,与中国学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学术讨论几乎是同步的。在2002年1月1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了《南京零距离》节目,该节目面向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内容有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到了2003年,该节目以收视率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国内最大的政经杂志《南风窗》将2003年度“为了公共利益”新闻奖授予了《南京零距离》。该节目不仅是在业界取得了好评,国内学界有学者认为该节目领跑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浪潮,因为该节目主创人员提出了“民生新闻”的理念。《南京零距离》没有只停留在理念上和实践上,该节目加大社区服务、近距离走近百姓身边、注重公众的参与。

该节目的“公共新闻”内容主要有:组织文艺演出,记者、演员和居民同台演出;为社区百姓送上精心组织的文艺演出;增加“便民社区行”——节目组织专家医生、知名律师、家电维修公司在社区现场接受百姓咨询,提供免费服务;免费举办面向广大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班,教授美容、园艺、编织、烹调、电脑、家政等技术;组织“节日应急服务队”,为市民提供维修家电、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举办了“送电影进社区”活动、“零距离十大新闻瞬间”评选活动,开展“春之影”D V摄影大赛、三八节请下岗女工免费看电影、微波炉菜谱烹饪大赛等节目推广活动;节目中每天都有现场人物访谈:有南京市长在演播室畅谈南京新发展,也有老艺人介绍自己祖传的扎花灯手艺,还有卖菜的老大妈现场表演如何以唱歌代替吆喝卖菜;通过开通的现场热线,向主持人讲述自己的意见看法。

“民生新闻”不同于西方理论中的“公共新闻”,但却是中国化的“公共新闻”可行路径。在《南京零距离》之后,中国电视的民生新闻节目越来越多。

2003年 10月28日,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节目播出,2008年12月5日停播,更名为《新闻夜宴》。该节目从立足“情感新闻”的角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国第一档卫视情感新闻联播”的口号,连续四年摘得“中国新闻奖”。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9月27日,该节目的《绝对关注》版块对江苏省厅级干部“公推公选”进行了现场直播。此后,一些具有“公共新闻”特性的评价开始涌现。

另外,我国诸多都市报都曾采取了公共新闻的理念及运作模式,比如《华西都市报》的策划报道,一样是记者参与,媒体发动,提出解决方案等;深圳《南山日报》出的专辑《社区新闻》。

结语

中国的公共新闻实践在艰难中前进,从“民生新闻”到“情感新闻”到“红色文化”,这些都是中国媒体人独创的“中国版公共新闻”,反映了中国媒体人应有的社会责任的担当。遗憾的是,随着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已死”言论的传播,中国的“公共新闻”实践也遭遇了质疑。很多实践只是停留在电视媒介层面,其他传统媒体,广播、报纸、杂志都还没有大家为之效仿的例子。但是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发展,中国的网络媒介也开始了它的繁荣时期,这就大大拓展了将中国的“公共新闻”实践付诸现实的平台。总之,中国媒体应负担起社会责任的重担,公共新闻是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媒体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加强自身的素质塑造,让公众走入新闻议程的设置环节;政府如何增进与公众的沟通,提供更多的公共平台,破除“官本位”的思想;公众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参与意识。这些问题的发展会伴随着“公共新闻”的发展,媒体、政府与公众利益的统一就是公共新闻发展的关键,也是传媒公共性发展的关键。

注释:

①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上)——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考察与分析》,《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一期。

②任金洲,武超群:《管窥中国式“公共新闻”的理念与实践》,《青年记者》,2005年第6期。

③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

④[美]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著,姚清江、刘肇熙译:《新闻采写教程》,2004年版,新华出版社,第46页。

⑤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11-4。

⑥李青琴:《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

⑦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上)——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考察与分析》,《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一期。

⑧李洋、唐远清:《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当代传播》,2004年第6期。

⑨雷跃捷:《审视传媒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读<重建美国新闻业>的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 02期。

⑩陈立生:《公共新闻:真的超越民生新闻了吗?》,《今传媒》,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