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靖县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做法和成效

2012-08-15孔祥科包国荣罗全仓

中国水利 2012年22期
关键词:永靖县坡耕地项目区

孔祥科,包国荣,罗全仓

(甘肃省永靖县水土保持管理局,731600,永靖)

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甘肃省20个干旱县之一。境内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中型水电站,是甘肃省水库移民安置大县。全县总耕地56.25万亩(3.75万 hm2),其中山旱地 46.8万亩(3.12万 hm2),宜修坡耕地占山旱地面积的73%;永靖县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707.8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1.6%,土壤侵蚀模数高达5 500 t/(km2·a),每年约 930 万 t泥沙直接流入黄河。2010年以来,永靖县以实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为契机,坚持项目建设与改善移民区发展条件相结合,与发展致富产业相结合,与生态移民相结合,3年来完成综合治理面积47.7 km2,其中,新修梯田4 000 hm2,栽植水保林769.91 hm2;完成投资6 177.4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 000万元。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抓落实

县里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水保、发改、财政、水库移民、水务、审计、扶贫、交通、能源等部门及项目区内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县水保局设立办公室。在工程建设中,按照县级领导包乡(镇),施工单位包进度,乡村干部包施工,水保干部包规划、包技术指导的“四包”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人。同时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督察,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地深入各建设点,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2.尊重移民意愿,科学选址抓规划

永靖县按照“近村、近水、就缓、就低”的原则,围绕相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效应的要求,选择人多地少、坡耕地数量较多、耕地质量差、群众积极性高的移民乡(镇)为项目区。根据项目区的立地条件、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现状等,综合考虑,按“山、水、田、林、路、村”相配套布设,由乡(镇)和村分层次征求移民意见后再对工程点布设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项目实施区。结合项目区地貌条件,打破村界、乡界,按有利于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梯田建设主要布设在距村庄近,土质、交通等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共规划万亩点3个、千亩点4个。

3.加强建设管理,严格标准抓质量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工程合同制、建设监理制、资金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和建后管护责任制等制度,制定了《永靖县梯田建设管理办法》,与梯田建设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信誉较好的施工队伍承包施工,确保梯田建设不能影响来年的农业生产。同时,实行循环验收制,即每个点(片)新建梯田达到 500亩(33.33 hm2),由县水保局组织验收,乡镇村签署意见,对质量不达标、农户不满意的坚决不予验收,并责令返工,直到达标为止,确保“改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

4.强化宣传引导,动员全民抓参与

把充分发动群众作为搞好试点工程的前提,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发送手机短信、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在项目区深入开展各项宣传活动,不断增强项目区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机遇意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在工程建设中,县水保局包片领导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与乡村干部和群众并肩战斗,从而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

5.注重综合配套,整合项目抓效益

永靖县山区移民居住分散,移民区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常规的扶贫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致富问题。针对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采取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办法,利用有限的国家补助资金办大事、办实事,积极整合易地搬迁、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依据“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负其责”的原则,集中实施了梯田建设、农田水利、农户住宅、道路通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五大工程。

二、工程效益

1.特色产业得到培育,农民收入增加

在工程建设时注重产业培育,注重以试点工程为载体,以梯田建设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培育发展后续产业,使工程体现出明显的增收效益。

(1)旱作农业得到发展

在旱作农业发展区,“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设计,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同步进行,新修梯田外的荒山荒坡营造水保林,小型沟道打谷坊,田间地头建水窖,蓄住了天上水,保住了地里墒,留住了土里肥。每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万亩(0.13万hm2)、脱毒马铃薯3万亩(0.2万hm2)。杨塔乡徐湾村种植脱毒马铃薯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部分农户达到6万~7万元。

(2)特色蔬菜业得到推进

打破地界、社界、村界连片修建高标准农田,使项目区农民分散的土地能够实行集约化经营,推动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培育和壮大了无公害蔬菜业。2010年,在移民中庄村三马台新修的 2 000 亩(133.33 hm2)梯田上,县上整合项目资金1 400万元兴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草莓、圣女果、水果玉米等“刘家峡”品牌果蔬为主的高效蔬菜温棚200座,使蔬菜亩产收入由原来的1 000元增加到5万元。目前,全县已认证的无公害基地面积达 6.6万亩(0.44万 hm2),其中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3.2万亩(0.22万hm2),年生产各类商品蔬菜14.8万t,实现产值1.34亿元,蔬菜种植户人均增加收入1 024元,占川塬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以上。

(3)特色经济林加快发展

在川塬区的荒山荒坡、村周沟岔大面积修建梯田或水平台,按照“先上水、后种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核桃、红枣、花椒、苹果为主的经济林。3年来,在天马山、向阳台、魏家坡等5处梯田点栽植核桃苗木5 680亩(379 hm2)、花椒 9320 亩(621hm2)。

(4)农业新技术得到推广

通过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提高了机械化耕作水平,为发展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循环农业创造了条件。小岭乡旭坪村按照“地膜玉米→青贮氨化→畜牧养殖→能源沼气→废渣(液)还田”的循环模式,积极引导群众走以农养畜、以畜促农的路子,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2.建设生态绿化工程,壮大旅游经济

依托该项目,永靖县在黄河三峡5A级旅游景区大搞库区沿岸造林绿化,采取政府扶持、个人承包的模式,先后建成了刘家峡库区龙汇山、祁家渡口、东塬坡、县城南山等16处项目建设生态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83万亩(0.12 万 hm2),在尕塬台、退水沟、曹家湾等项目点新修梯田2 100亩(140 hm2),栽植各类苗木 1.8 万株,并大面积栽植各种苗木和花卉,不仅改善了黄河三峡景区的旅游生态环境,而且形成了集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周边农村以此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3.解决发展后顾之忧,促进扶贫工作

2010年、2011年两年,县里先后投资9 287.5万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点25处,搬迁2 023户13 430人。其中罗家沟生态移民点已配套完成投资2 773万元,完成4级农路建设6.5 km;建成2座1 000 m3调节水池及3座泵房,铺设田间主管道、住宅区人饮管道,解决了安置区周围98 hm2梯田的灌溉问题和安置点的生活用水。同时,配套建设了学校、卫生所、村委会等公共设施。

4.长期效益初步显现,生态自我修复

项目区治理程度由原来的21.22%增加到71.92%,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15.75%提高到43.16%。同时,年可拦蓄径流量151.55万m3,减轻土壤侵蚀量8.12万t。由于对搬迁区域采取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封坡育草措施,使曾经遭受过度垦殖的生态得以恢复,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提高,一些山区开始呈现植被覆盖增加、水土流失减缓的趋向。

5.促进新农村建设,社会反响良好

通过项目建设,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发展思路转变、全民环保意识的培养产生了全面影响,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三、建 议

近年国家先后在永靖县实施了各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永靖县坡耕地量大面广,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政府部门要编制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的长远规划,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的情况下,逐步加大地方性投入,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对已经完成的项目工程,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尽快落实工程产权,探索更为有效的村民民主自建管理模式,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工程的积极性,确保工程长期得到管护维修,群众长久受益。

[1]张文聪,高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成效与经验[J].中国水利,2011(12).

猜你喜欢

永靖县坡耕地项目区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永靖县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试验报告
娃娃菜新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永靖县抗旱造林的技术应用
永靖县西部丘陵地区文冠果基地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