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缩短矫形手术56例临床分析

2012-08-15孙国宏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截骨术脊髓灰质炎髂骨

孙国宏

云南红河武警边防支队医院,云南红河 661000

小儿麻痹又名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肢体疼痛[1]。轻者病毒未侵犯神经系统可无神经系统症状,而病毒大量复制增殖后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发生瘫痪。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隐性感染者和轻症瘫痪型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接触感染后可携带3~4个月,但不发生大流行,而随着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广泛使用,小儿麻痹的发病率呈现显著降低趋势。

下肢缩短的一个主要原因仍是小儿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中下肢缩短仍是治疗的一个难题,除了影响患者的行走步态,还因代偿患侧下肢的活动出现骨盆倾斜、腰椎侧凸、CE角变小等并发症。目前以髂骨延长术、股骨延长术、骨骺延长术、胫骨延长术为主[2]。本研究采用髂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下肢缩短,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998—2006年收治的小儿麻痹下肢缩短患儿56例,其中男性患儿32 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12~22岁,平均(15.3±5.8)岁。左侧21例,右侧35例,患肢短缩2.0~4.0 cm41例,缩短4.0~6.0 cm9例,6.0 cm以上6例,平均(3.8±2.9)cm。56例患者使用双拐或者单拐,走路摇摆明显,平衡较差。合并下肢畸形、膝关节屈曲挛缩11例,髋关节屈曲挛缩者7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及马蹄足跛行。X线检查:患者股骨头相对较小,12例股骨头半脱位,CE角显著减小。所有患者均有骨质疏松低密度影像,髋关节发育稍浅,骨盆向患侧倾斜。

1.2 方法

患者采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消毒铺巾,患侧臀部垫高约30°,由髂嵴中点沿髂嵴向下作一长15 cm的切口,显露髂骨内外板及髂前上棘,游离并保护皮神经,在缝匠肌附着点处切断缝匠肌,暴露髂骨外板及坐骨大切迹,线锯绕过坐骨大切迹,在髂前上、下棘之间近髋臼上缘横截髂骨,将撑开器插入两断端间,逐渐撑开髂骨至所需长度,取健侧髂骨块制成相应形态后植入骨断端之间,克氏针固定,检查髋关节有无活动受限,延长缝匠肌,生理盐水冲洗后缝合各层,置负压引流管,加压包扎。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石膏固定,3个月后逐渐负重训练。

2 结果

本组56例病例,手术后随访3个月至20个月,平均随访(7.8±4.3)个月,手术延长患肢最短1.7 cm,最长4.2 cm,平均(3.1±1.4)cm。术后X线显示骨块与骨断端融合,未发现骨块移位,患者行走改善,步态平稳,CE角增大,自我感觉及检查结果较为满意。

3 讨论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下肢缩短的患者是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而引起的肌肉不同程度的萎缩瘫痪,患者细短、小巧。由于肌肉麻痹的程度不同、范围不一,患者下肢缩短的程度不同。临床资料下肢缩短的方法较多,如股骨延长术、胫骨延长术,本研究采用髂骨延长术进行治疗。髂骨延长术为将髂骨截断后一次性延长至预期长度,并将植骨块植入相应部位,以使其自我愈合,改善患者缩短、行动不稳。髂骨截骨术可以调节开口器撑开的距离,简单方便,操作安全,且对侧健康髂骨可取的相应植骨块,避免了异种植骨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中56例患者使用髂骨截骨术,植骨块愈合良好,患者行走改善、步态平稳,效果均较为理想。说明髂骨截骨术治疗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下肢缩短取的满意的疗效。笔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总结认为髂骨延长术的手术适应症应以12~20岁为主,患肢缩短6 cm之内,年龄过大的患者耻骨活动性变小术后容易出现骶髂关节退行性变,而患者缩短过大手术不足以改善不太不稳。本研究中少数患者年龄超过20岁,患者缩短超过6 cm,未出现上述并发症,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髂骨截骨术术后可出现感染、植骨块松动,骶髂关节分离等并发症,在临床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选用克氏针或者加用钢板固定,可大大降低植骨块松动的几率;手术过程中及时冲洗骨屑,并置放引流管,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尤其是对出血引起血肿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视;术中向下牵引患肢时要稳定住骶髂关节,是截骨下端以耻骨联合为中心运动,防止术后骶髂关节移位;手术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分离神经小心谨慎,切勿伤及股神经及坐骨神经,以免造成下肢麻木。小儿麻痹后遗症虽然在经济较好的地方已极少遇见,但在较为落后的山区或农村,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数量还较多,如何对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缩短患者进行矫形手术并做好康复治疗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难题。我们需要掌握现代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缩短的手术原则及手术技巧,做好康复指导,为小儿麻痹下肢缩短患者做出一份贡献。

[1]毛宾尧.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85-186.

[2]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95-1396.

猜你喜欢

截骨术脊髓灰质炎髂骨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世卫组织宣布非洲根除脊髓灰质炎病毒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髂骨取骨术后继发髂前下棘骨折一例
脊髓灰质炎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全球首个Sabin 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
髂骨移植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