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方今用探讨

2012-08-15于向忠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4期
关键词:古方经方白芷

于向忠

吉林省农安县青山乡卫生院,吉林农安 130225

1 中医药的传承

古往今来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历史的沿革而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而沿用至今,并且依然在医疗前线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广大人民的疾病痛苦。而中医药事业之所以可以代代相传至今天,是与历代医家详细、客观、全面的传承与记载不同时期行医用药的经验与体会息息相关的,起到至关重要因素。而这些行医用药的经验与体会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中医药文献为主要载体的方式,将历代著名医家经验方的分类、配伍原则、用法用量以及适应证等内容记录下来,并将以上的中医药文化内容传承下去所不可或缺的。我们所熟知的经典方剂是无数先辈们的医疗经验,无数次的诊病过程的总结,乃至一生的个人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其中不仅记录着前人总结的方药配伍,并也包含了先辈们的精湛的医术及用药方法。关于中药中的相同一类药物,前人组方用药时何以取舍,为何取此舍彼。为何选用此药为君而配伍彼药为臣?可见这其中总结着古人们经过了长期诊治经验,认真的总结与反复的选择而得。更为有趣的是,有些方剂名称更可以清楚的表达方剂的作用,可以表现此方的一种独特的组成方法,也更向后人表述了方中所选药物的精华。因此,被大众所熟知的著名方剂所表达的各种药物的成功配比,在此后的漫长的中医发展之路上也充分印证了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上是经得起推敲的,此外,经典方剂所给予现今医务工作者的意义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后人展现处最佳的配伍组合中精选的药物;另一方面可以传授方药组成的法度给后人。

2 古方今病不相当

目前的相关研究表明,药物的作用不但会由于炮制方法的不同,生长环境的地域之别,还会因为不同时代的更替、药物的栽培种植技术以及周围情况发生改变会造成药物的质量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前人不具备从微观上详细记录与观察各种药物的改变,而只是从药物的形、状、色与味等方面间接的从现象上估计确定,从而让后人知道:“古人今病不相能”。在前人名方的继承上人们都认为要“师其法而不泥期方”。不难看出在距现在久远的古代,只是因为当时的历史及在然条件下,科学并不像现如今这样的先进,但古人早已预见了经方的传承困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仅仅通过资料数据推理的形式是很好将其经方发展继承下来的。许多前人在经方的发展继承上也认为“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不一定是“重法轻方”,而是实出无奈。

3 中草药变异发生方灵药不灵

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带来中草药质量的改变,中草药品质的改变也带来了整个药方疗效的改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指出:“现在种植的许多中药已经具有很大的变化,这些中草药质量差异有发生了很多的改变。这样的中草药达不到药典规定的疗效标准,中医出具的药方,治病效果不理想”。古代中药大多数是来自于野外自然生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生药系主任张贵君教授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指出“中草药是来源于同一个品种,由于生长环境改变,其中药效力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拿白芷来说栽培品中疗效上等的被称为道地品,还有祁白芷,禹白芷在加工炮制后都作为中药白芷应用。如果栽培品和野生品同等入药,很可能存在用药安全问题”目前,医疗机构中所用的中药材皆是人工栽培而得的,因此导致中药疗效与原来有很大的差别。此外,相关的资料表明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有很多,有环境原因,如气候、温度、土壤、水质等,此外还包括植物内在的环境,即是药物内在的PH值以及其内存在的内生菌等等。都是随着时间及地域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将会直接对药材品质产生的变化。

4 应用现代技术传承名方

因为临床当中应用的中药材品质存在可变性,所以如何保证经方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保持其完善性,已经变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重点问题。如今古代文献中的著名方剂所记载的道地药材在如今的医疗过程中可能并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会被人认为使用了“假药”,从而导致人们熟悉的经典方剂疗效变样了。因为经方的传承方法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可能会导致的祖国宝贵的中医药资源的浪费,这个传承问题显然是有待改进的。在应用中药的过程中,它的品质是通过中草药内在的有效质量而表现出来的,因此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具体研究也是重点关注的问题,著名方剂的利用与传承应该作为研究的基础。同时一定要使中药的质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确保了中药质量的可控性才能确保药品质量可靠。为了保证疗效稳定不变,著名方剂传承必须把现代的中医药研究成果作为基础,以目前先进科学技术为主导,只有这样才能把著名方剂传承下去,在传承中必须树立的新观念和新思路。

[1] 远方.解析古方今用[J].中国保健营养,2008(12):56.

[2] 王玉先.浅谈古方今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8):96.

[3] 周纯英.古方今用治疗冻伤32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1):161.

[4] 张若芬.一捻金古方今用临床拾零[J].吉林中医药,2001,21(4):89.

[5] 祝卫.古方今用治疗慢性咽炎3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76.

[6] 陈大舜.古方今用验案存真(六)[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92.

[7] 李凤儒.古方今用治疗急症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25.

猜你喜欢

古方经方白芷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含杜仲古今方剂的对比研究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临证方药运用探讨
经典名方中白芷的本草考证△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加大对中医经古方保护的建议
纪晓岚论拘方治病病必殆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的体内外HPLC图谱对比分析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