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中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作用①

2012-08-15张小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香附白芷益母草

张小燕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钦州 535400)

妇科疾病作为女性常见病症之一,不断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更好地、彻底地治疗该疾病成了众多女性日益关注的问题。而中药应用于妇科疾病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同时也积累的众多丰富成熟的临床经验。与西药相比,其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凡是药物都具有双面性的作用,如何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又能较好的避免副作用的发生成了众多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益母草、当归等几种常见中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为熟练的掌握相应的中药知识,并更好地利用中药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妇科疾病是指在非妊娠状态下的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目前,应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常用中药主要有当归、蒲公英、益母草、白芷、桃仁和红花、香附等,下面将对其进行一一阐述。

1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Diels)的干燥根,是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常用中药。传统中医医学认为,当归性温味辛,归脾、心、肝经,具有补血止痛、调经活血的功效,同时具有血气同补的效果,被广泛地称之为“十方九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提到:“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另外当归还被称为“妇科圣药”,主要用于治疗女性产后贫血、血虚,女性痛经、月经不调及经闭等症状。同时还发现,当归还有保肝益肾、镇痛、抗炎、抗菌、提高血液循环、改善免疫力等作用[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以下2个作用机理[2]:(1)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当归多糖作为当归的有效成分能够刺激造血干细胞不断的增殖和分化。通过贫血小鼠的临床实验证明当归多糖对小鼠具有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均有明显提升作用。(2)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对当归研究发现,当归中含有抑制和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两种不同成分,抑制成分有挥发油,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其可根据子宫的运转状态可产生相对应的兴奋或抑制效应。兴奋成分则为水溶性阿魏酸(Ferulic Acid),当归煎剂、水浸溶液等各种成品制剂一般对子宫主要显示为兴奋作用。

近年来临床运用当归补血汤治疗崩漏、采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都取得一定效果。此外,另有研究报道当归对早期的急性乳腺炎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

2 蒲公英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 cum mongolicum Hand.-Mazz.)干燥草本,性寒味甘微苦,归脾、肝、胃三经,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及催乳的作用,此外还具有利尿、利胆、减缓腹泻等功效,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研究。《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蒲公英主要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药理证明蒲公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和提高人类免疫力的作用。

蒲公英在妇科中主要为治疗乳痈肿痛良药,可以较好的起到清热散结的功效,现多配合活血药使用,治疗盆腔脓肿、盆腔炎、外阴肿痛、阴部瘙痒、崩漏等诸多妇科病症[4]。

3 益母草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 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根上部分。性微寒,味苦辛,归肝、心、膀胱经,具有调经化瘀,消肿利水,解毒清热的良好功效。在妇科临床中可用益母草膏煎服,也可使用益母丸,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血滞闭经;同时益母草对治疗产后瘀血、子宫内胎盘残留、子宫复位不全、难产、死胎等症也有一定的效果,最新的资料显示益母草还可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静脉曲张等其他妇科病症[5]。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母草主要以下3个作用机理[2]:(1)改善血液流动状态。水苏碱和益母草碱作为益母草中的有效成分,能降低血液粘度;另外通过体内、体外临床实验表明益母草还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通过控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含量增高,进而控制血小板聚集状态的出现。(2)益母草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具有兴奋作用。益母草碱能使子宫张力增加,收缩幅度增加,进而使子宫自发性不规则收缩变成有规律的收缩,且收缩幅度增大,此兴奋作用与子宫平滑肌上的α受体和H1相关。因此,益母草不仅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同时又有活血作用,如果在妊娠期间服用会增加流产和早产的危险。(3)西医也对益母草的药用价值有很大的兴趣,常用益母草膏、益母草汤或益母草冲剂来对女性产后身体状态进行调理,在治疗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旧不全、恶露不尽、月经不调和月经过多等症状方面收到明显疗效。

但是益母草也有产生并发症的作用,例如对于具有痛经史的患者,在经前经期使用益母草可能引发或者加剧痛经的症状;对于部分妊娠病患者,会引起流产和早产的影响。总之,将益母草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需要辩证的用药。

4 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味辛性温,归胃、肺、大肠经,具有祛风止痛、解表散寒、燥湿止带、通鼻、消肿排脓的作用。其在妇科疾病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缺乳。白芷具有芳香的白芷气,能通窍,对应缺乳的女性患者可以用白芷配穿山甲、通草、伍当归、漏芦等中药进行治疗,并随症候加减药量。(2)治疗带下病。白芷具有香燥的性状,对治疗女性寒湿带下有良好的效果。如白芷与鹿角霜、山药等同用可以治疗白带过多,另外,与车前子、黄柏配合使用可以治疗湿热、带下黄赤。白芷还可用于乳头皲裂及乳痛,卵巢囊肿等妇科病症。但由于白芷辛香温燥,故阴虚血热患者忌服。

5 桃仁和红花

红花温通辛散,专入心、肝、血三经,能调脉通经,从而活血,能散瘀止痛。桃仁甘平性苦,主入肝、心、血三经,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妇科临床通常将上述两味药用在以下2个方面:(1)用于妇女血滞闭经、痛经宫寒、产后瘀阻、月经不调、瘀痛等症状;(2)妇女避孕常用药,如利用桃红四物汤在妇女妊娠中期引产及流产等。

现代药理机制研究表明[2]:桃仁中含有的挥发油能够提高血小板的CAMP水平,从而降低血液凝固的趋势,预防血栓的形成。另外,红花能够促进子宫平滑肌产生兴奋作用,使其加强收缩甚至到达痉挛的程度,特别是对已孕子宫更加明显。

6 香附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的干燥根茎。性平,味辛、微苦,归脾、肝、三焦经。具有理气疏肝、顺经止痛的功效。妇科临床常用于妇女肝气不顺引发的经前乳胀痛、月经不调及小腹作痛等症状。

现代药理证据表明[2]:香附有效成分α-香附酮具有调经解痛的功效,同时香附还具有类雌性激素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不论是否有孕未孕,香附流浸膏都能抑制白鼠、家兔、狗等动物的离体子宫,引起离体子宫肌收缩,使子宫平滑肌松弛进而减弱收缩力。另外香附挥发油可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角质化,临床研究证明对除去卵巢的大鼠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6]。

7 总结

中药是我国祖传的防病治病的良药,长期以来,其凭借自己的优势在各个医学领域都赢得了一席之位。但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中药尽管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其成分的不明朗性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加强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更多的人接受中医中药,也能使中药更多、更广泛的服务于全社会。

[1] 张佩英.妇科疾病几位常用中药的现代药理分析[J].光明中医,2010(10):30.

[2] 李占永.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2.

[3] 陈华.妇科圣药-当归[J].现代中药,1994(2):55.

[4] 侯思里.中草药在妇科炎性疾病中的应用[J].新中医,1996(5):122.

[5] 费桂芳.益母草与妇科[J].甘肃中医,1999(6):33~34.

[6] 邓时贵,邓远辉,李伟英,等.香附乙醇提取物微囊化前后的解热效应比较[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3):95~296.

猜你喜欢

香附白芷益母草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经典名方中白芷的本草考证△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香附挥发油对慢性束缚应激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
治胃寒痛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治胃寒痛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的体内外HPLC图谱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