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川县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与启示

2012-08-15马世杰

中国水利 2012年21期
关键词:水费安全工程张家

马世杰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务局,741500,张家川)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位于六盘山与陇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呈东北高、西南低倾斜状,全县平均海拔2011.4 m,相对高差为1173.4 m。全县总人口33.24万多人,其中回族23.07万人,占69.38%;农业人口31.05万人,占93.38%。全县耕地绝大多数为山地,人均耕地面积1.697亩(0.11 hm2),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张家川县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96亿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51亿m3,地下水资源量0.45亿m3,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16m3,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根据2005年《天水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和《全国2010—2013年农村安全工程规划人口调查及复核》,张家川县共有饮水不安全农村人口20.1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65.3%。造成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村饮用涝池水、地表水、沟溪水,人畜共饮,水环境污染严重,容易造成细菌性痢疾腹泻和肠道传染病;二是有些村饮用的地表水氟超标,直接影响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三是部分村依靠水窖吃水,季节性缺水现象时常发生,尤其冬春相交的几个月许多群众都不得不从外地拉运贮存。

一、强化措施,狠抓质量,又好又快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张家川县始终将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放在水利工作的首位,在“十一五”前,实施了张川城区、龙山镇和部分单村供水工程,共解决了6.9万人的饮水问题。“十一五”以来,为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紧紧抓住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良好机遇,坚持以提高农村饮水保障程度为着力点,以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为出发点,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化、布局合理化、规模实际化、运行科学化、建管制度化”五化标准的要求,以质量为重点,以效益为目标,以东峡、石峡两座水库为水源,建成了渠子梁、连五梁、刘堡梁三处规模化、跨乡镇、跨流域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总投资4660万元,累计解决了张川镇、龙山镇等10个乡镇112个村8.67万人的饮水困难。其中,连五梁、刘堡梁两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甘肃省水利厅评为省级优质示范工程。

二、创新思路,加强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效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工程效益的发挥。为切实做到建管并重,张家川县从工程管护的实际出发,采取了8项措施。

1.成立管理机构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发展壮大供水产业为方向,以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目的,成立了管理规范、制度完善、运转协调、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站,下设渠子梁、连五梁、刘堡梁、龙山等4个农村供水管理所。管理所共配置工作人员25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由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站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以水养水。

2.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了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地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

3.规范管理行为

县政府修订了原《张家川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使全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4.创新管理思路

在水费计收上实行2.5 t/月的起收点,一次性预收全年基本水费,降低了管理成本和收费难度,减轻了管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管护人员有更多时间从事工程管道的维修管护,保证了供水正常化。

5.电力部门积极配合

供水用电执行新标准,由原来的0.404元/kWh降至 0.23元/kWh,降低了供水成本,减轻了受益群众的负担。

6.解决管理费用问题

在没有维护管理项目经费的前提下,县政府对已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给予每人每年5元的财政补贴,同时将招聘的供水管理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保证了集中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管理。

7.加强水源保护

将饮水安全项目与排污、改厕、改圈等项目相结合,根治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无序堆放、农药化肥超量施用等造成的水源污染,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供水质量。

8.加强水质监测

县水务局购置了水质化验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化验,保证工程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提高了农村饮水安全程度,并同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了各种应对农村供水水质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努力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水平

张家川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在天水市人大、市政协的多次调研中获得充分肯定,其主要做法有10个方面。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工程在建设时,抽调相关单位的分管领导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组织管理、施工方案、质量检验、工程验收等工作,为工程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后运行管理时,按照责权分明的原则,明晰管护责任与义务,乡村两级积极配合,使得工程管理良性运行。

2.转变观念,理清思路

按照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整合优化水资源,优先满足安全饮水对水资源的需求。

3.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为提高“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多次邀请天水市勘测设计院的专家深入现场,反复论证,在此基础上,县水利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辐射不到的村逐一摸底调查,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4.探索学习,转变方式

县农村供水工作管理站认真学习兄弟县区在水费定价、收缴、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管理方式,再对照检查自己的管理方式,从中查找出不足和问题。按照“用水必须交费,交费事先预收”的收缴办法,集中人员在维修的同时,两人一组逐村、逐户上门建卡抄表,交清历年拖欠水费,并一次性预收下年的基本水费。对拒不交纳水费的,乡、村两级组织出面协调解决,大大提高了水费的实收率,缩短了收费时间。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工程建设,熟悉掌握主干支管铺设线路和控制分水检查井的位置,完成一村,熟悉一村,接管一村,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

5.完善制度,提高效率

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修订和完善了劳动合同、安全责任合同、绩效考核办法、工作制度、出勤考核、水厂管理、管道维护管理、水费计收管理、所长岗位、财务人员岗位、净化消毒人员岗位、泵站运转岗位、机电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达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

6.签订协议,优化服务

管理单位与受益村和所有用水户签订协议,实行一户建一卡,明确管理所、受益村、用水户的权利和义务,将所长和责任区管理人员的电话(确保24小时开机)向群众公开,对一般故障能够做到群众随叫随到,小故障排除不超过半个工作日,大故障不超过1个工作日。同时与乡村和用水户密切配合,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7.设施齐全,加强巡查

为改善服务条件,方便维护管道和群众交费,分别在马关、梁山和连五乡设立了服务点。要求包乡的管理人员按责任沿主干支管道每周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排除解决。为便于工作人员与受益群众联系,保障供水设施维修及时,分别为管理人员统一办理了通信工具,同时配备3辆工作用车。

8.资金管理,规范有序

各供水所实行每月报账制,管理站采取分所记账和总记账方式,收支两条线,及时掌握各所的水费收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奖优罚劣,强化责任

建立绩效与报酬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同时对个别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处罚。

10.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严格按照《甘肃省农村饮水人口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建设管理,真正做到了“建一处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1]陈波.农村饮水中常用水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水利,2012(3).

猜你喜欢

水费安全工程张家
“霸王”不在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家塬村村歌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秀秀台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没付水费
只对你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