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临床治疗观察

2012-08-15段怀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5期
关键词:外耳道内窥镜鼓膜

段怀庆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临床治疗观察

段怀庆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实施的30例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鼓膜穿孔患者,经过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8例愈合,其治愈率达到93.3%,另外2例,由于术后感冒,引发中耳发炎感染,导致穿孔未愈合,经过相应处理后,症状也出现相应好转。术后2周患者的听力就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后6个月,其听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耳内窥镜下实施鼓膜穿孔修补术,具有术野清晰、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耳内窥镜;鼓膜修补术;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外伤,或者声音穿刺等,都是导致鼓膜穿孔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多以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为主,而鼓膜修补术是治疗鼓膜穿孔的常用治疗方法[1]。本研究中,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实施的30例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鼓膜穿孔患者,全部在耳内窥镜下,给予鼓膜修补术。30例鼓膜穿孔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5~52.0岁。其中,16例是由于中耳炎造成鼓膜穿孔,14例是由于外伤造成的鼓膜穿孔。所有患者均有听力下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耳痛症状,经过CT扫描等多项检查显示,均为紧张部的鼓膜穿孔,其残余边缘>2 mm,中耳黏膜组织正常,没有出现鳞状上皮化生,也不存在鼻咽部的炎性病变,其咽鼓管功能均显示正常。

1.2 手术方法 术前,使用含有1%丁卡因的棉片,敷于穿孔处,进行鼓室黏膜的表面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患耳向上,对术野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使用2%利多卡因,以及微量0.1%肾上腺素,对于术野皮肤进行局部麻醉,于患者同侧耳廓上方,切取直径为穿孔3倍大小的颞肌筋膜,作为修补材料,将其铺平,并使用纯酒精进行脱水,备用。随后,于外耳道的骨与软骨的交界部位,进行神经阻滞麻醉,在电视屏幕的监视情况下,一手持耳内镜,一手持耳显微手术器械,首先使用尖针,将穿孔边缘去除,将已经愈合的内层上皮和外层上皮分开,使用直角鼓膜刮刀,对其内侧面进行适当搔刮,直至残余鼓膜的内侧面,形成新鲜渗血创面为止。将含有抗生素的明胶海绵,置于鼓室内,并保持与鼓膜穿孔的边缘的平行,从鼓膜穿孔的前端内侧开始,将修补的颞肌筋膜置入,逐渐与移植的新鲜渗血创面贴平,并使用明胶海绵,进行外部固定,使用碘仿纱布,对外耳道实施填塞。术后2周常规应用抗生素,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擤鼻,定期进行听力检测。

2 结果

30例鼓膜穿孔患者,经过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28例愈合,其治愈率为93.3%,另外2例,由于术后感冒,引发中耳发炎感染,导致穿孔未愈合,经过相应处理后,症状也出现相应好转。术后2周患者的听力就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后6个月,其听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的引进与不断发展,使其逐渐应用于各个临床领域,尤其是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检查,以及治疗中。通过耳内窥镜,能够为操作者提供清晰的术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听力,减少了外部噪音对患者中耳组织的损伤,以及有效避免了外耳道鼓膜途径进行鼓膜修补可能导致的中耳感染[2]。通过我院实施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实践操作,总结了以下优点,以供参考:①耳内窥镜具有为术野提供较好的光照条件,使术野更为清晰,图像分辨率也显著升高,操作者在直视状态下,进行鼓膜修补操作,操作变得相对简单,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②由于耳内窥镜的焦距相对较短,视角相对较大,所以,能够看到鼓膜及其外耳道的所有组织,而且还可以通过穿孔部位,看到鼓室内的病变情况。③一般情况下,将耳内窥镜置于外耳道处,进行鼓膜修补术,所以,对其焦距不会做太大调整,而且也不受体位改变的干扰,明显减少了手术所用的时间[3]。④耳内窥镜的体积相对较小,携带也相对方便,并且创伤相对较小,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⑤耳内窥镜还可以与照相机、录像机相连,有利于留下影像资料,进行以后的示教。

耳内窥镜下进行鼓膜修补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①操作者由于是单手操作,所以,必须对内窥镜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技巧,做到熟练掌握,手术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碰触外耳道,造成不必要的血肿,影响术野的清晰。②在鼓室内,要均匀放置明胶海绵,修补的颞肌筋膜要与创面紧密贴平。③颞肌筋膜的直径要大约穿孔部位直径2 mm以上,确保充分的修补。④耳内窥镜操作过程中,不能对鼓岬进行长时间的照射,避免导致光斑性耳蜗损伤。

本研究中,30例鼓膜穿孔患者,经过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8例愈合,其治愈率达到93.3%,术后患者听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所以耳内窥镜下实施鼓膜修补术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耳内窥镜治疗方法需要操作者进行单手操作,并且当耳内窥镜置入外耳道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器械的操作,所以,有学者提出耳内窥镜与耳显微镜相结合的情况下,对鼓膜实施修补术,但是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 张炜.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4):82-83.

[2] 白鹏.30例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15(6):63-64.

[3] 辛朝凤.40例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5):558-559.

[4] 吴炳光.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50例疗效分析.右江医学,2007,35(2):189-190.

472100 河南省陕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外耳道内窥镜鼓膜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耳内窥镜在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