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海县蚕桑科技入户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2012-08-15蔡明华郝传庆

中国蚕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滨海县示范户桑园

蔡明华 郝传庆

(滨海县蚕桑生产服务站,江苏滨海 224500)

栽桑养蚕曾是滨海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受城市化及蚕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滨海县的蚕桑产业逐渐萎缩,有从支柱产业逐渐转变为边缘产业的危险,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稳定滨海县蚕桑产业的发展,2011年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并实施了“省蚕桑科技入户工程”项目,通过成立组织、健全规章制度、选聘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遴选示范户等强化对科技示范户的服务,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强化物化补贴,加大技术培训及信息宣传等工作,滨海县蚕桑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推动滨海县蚕桑专业化、规模化、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蚕农的一致欢迎。现将滨海县“蚕桑科技入户”的做法与体会浅谈如下。

1 经验做法

1.1 成立组织 健全规章制度

首先,成立了“滨海县高效蚕桑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为形成多单位协作的领导体系,滨海县县委、县政府研究成立了以农委主任为组长,分管农委副主任为副组长,有关涉农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其次,成立了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直接负责科技入户工作的正常督查和考核管理,制定考核办法,兑现考核结果。第三,根据科技入户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工作的领导。第四,根据实施工作需要,分别制定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职责和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考核办法。

1.2 加强监管 提高入户效果

1.2.1 建立定期交流汇报制度 根据科技入户的工作要求,每季度末的下旬定为指导员、规模示范户的交流汇报时段。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由每个指导员汇报期间入户指导工作及蚕桑生产情况,并对在入户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会商,必要时向省、市专家请教,保证件件有落实,为示范户提供及时快捷的优质服务;交流汇报会还邀请规模示范户作经验介绍,为指导员及大户之间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取长补短,并由指导员将交流中总结的且得到公认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在生产过程中推广。

1.2.2 建立入户工作检查制度 首先由领导小组制定督查管理办法,强化管理力度;其次实行专家组成员包镇负责制度,每个专家分别包1个镇(区),定期督查指导员入户服务工作质量及示范户技术入户效果等情况,并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季末指导员交流汇报会上通报并要求在工作中进行纠正。

1.2.3 建立指导员奖惩制度 对指导员实行百分制考核管理,包镇专家负责日常工作考核评分,年底由领导小组进行抽查综合评价并计分评比。对示范户评价好、服务质量优、工作绩效俱佳的指导员进行表彰奖励。

1.2.4 建立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考核制度 我们专门制定了《江苏省科技入户工程滨海蚕桑技术指导员百分考核办法》和《科技示范户百分考核办法》,明确每个技术指导员的指导范围,并实行技术指导包片(户)责任制和勤、绩双重考核。在每个生产关键环节,技术指导员要及时到户指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按要求对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正确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准确率和合格率均达到92%以上。通过对100 户示范户调查,示范户对技术指导员的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

1.3 广泛宣传 营造工作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村务公开栏、省网站等媒体,以及召开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科技入户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引导,充分调动广大蚕农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上下一心、整体联动、人人肯干、个个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完成任务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1.4 突出重点 确保实施效果

1.4.1 公开招聘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 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是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中完成技术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执行者,所以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的选聘事关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成败。滨海县通过在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并公布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的招聘条件,采取自愿报名、严格考核、择优选用的办法,从多个报名单位中确定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工作专业的县蚕桑生产服务站为技术指导单位,从全县14个镇(区)多种经营服务中心的58 名蚕桑技术人员中选拔聘用了18 名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

1.4.2 按标准遴选示范户和“一村一品”特色村根据江苏省农委关于遴选科技示范户和特色村的标准,结合滨海县的实际情况对科技示范户标准进行了细化,并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发布,在项目实施的镇(区)公示,做到了家喻户晓。经过行政村推荐、镇(区)政府审核,并经县海洋与渔业局审核批准产生,最终确定周一华等300 户养蚕户作为科技示范户,滨海港经济区友爱村作为2011年度“一村一品”蚕桑特色村,并统一制牌,挂牌示范。

1.4.3 突出实用技术培训的科技支撑作用 我们根据本地生产实际和技术指导员业务素质的状况,首先对18 名技术指导员进行了5 次累计50 多课时的培训,使每个技术指导员能更全面地掌握蚕桑技术和桑蚕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主要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省、市蚕桑业务主管部门的专家,以及县业务骨干为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授课,并先后为镇(区)蚕桑饲养户进行了20 多场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受训人数达5 000 余人次。在此基础上,技术指导员经常深入到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进行面对面的入户指导,平均累计入户技术指导时间达95 d 以上。各镇(区)多种经营服务中心还组织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互相观摩,学习别人的先进养殖理念。经滨海县高效蚕桑科技入户领导小组统计,自项目实施以来,县、区技术指导员组织的科技培训85 场次,受训人数共达8 000 余人次。2011年,滨海县高效蚕桑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单位先后编印了科技入户工程科技资料12 期,在全县发放1 万余份,并发放《蚕桑技术要点》等实用技术书籍800 多本,为180个科技示范户开通了《农家致富》手机报,为18个镇(区)的技术指导员订阅了《江苏蚕业》和《农家致富》杂志,扩大了科技示范户和科技指导员的科技信息覆盖面。经过技术指导员实地指导之后,专家组成员深入乡村走访科技示范户,一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办公,尽快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检查督促技术指导员工作。通过培训、技术资料发放及县级专家和技术指导员的上门技术服务和接受咨询,使广大科技示范户更好地掌握了蚕桑高产高效饲养技术,为蚕桑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1.4.4 充分发挥示范户的直接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入户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全社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的全面提高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为达到这一目标,滨海县将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环节来抓,要求科技示范户每半个月必须与辐射带动户至少集中见面1 次,技术指导员必须参加,集中讨论研究解决本周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段时间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管理措施。通过这一做法有效地防止了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的脱节,增强了科技示范户的工作热情,扩大了科技应用范围,同时,全县300 户科技入户还示范带动了3 314个辐射户扩大养殖规模,有效地增加了辐射户的养殖收入,也获得了辐射户的交口称赞。

1.4.5 突出“一村一品”特色村建设 为了贯彻省科技入户的指导意见精神,我们在“一村一品”建设上做到了3个突出。一是突出“一村一品”的规模效应,所选择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桑园规模在70 hm2以上;二是突出“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技术前沿位置,配备了1 名县级专家和1 名多种经营服务中心主任直接负责。三是突出“一村一品”项目扶持重点,在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虽然省拨资金有限,但我们与有关项目工程结合起来,并向社会筹集资金,给予“一村一品”建设村的蚕农每盒蚕种10元的补贴,补贴总额近5 万元。

1.4.6 强化“两册”填写和物化补贴工作 根据省科技入户的要求,滨海县积极作好“两册”填写和物化补贴工作。经抽查,《科技示范手册》和《技术指导员手册》填写合格率分别达到92%和98%,手册中所填技术措施准确、到位,时效性强,为科技示范户把握好每个关键生产环节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有效评价指导员工作提供了考核依据。同时,滨海县蚕桑生产服务站认真组织订阅蚕桑实用技术刊物、开通手机报、编印技术简报及技术资料,及时对300 户科技示范户发放蚕种补贴、桑用化肥补贴,确保物补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2 实施成效

2.1 促进了蚕农增产增收

据滨海县高效蚕桑科技入户领导小组调查统计,全县300 户示范户现有桑园面积105.2 hm2,每户平均拥有桑园0.35 hm2,产茧204.43 t,比前3年平均产量181.89 t 增加12.39%;实现纯收入756.391 万元,比前3年的平均540.975 万元增加39.82%(含市场行情因素);每667 m2桑园产茧129.6 kg,比全县的115.52 kg 高出14.08 kg,每667 m2桑园的纯收入超过4 700 元。专业特色村——友爱村有示范户37 户,桑园面积14.7 hm2,每户平均拥有桑园0.40 hm2,生产蚕茧32.41 t,比前3年的平均28.37 t 增加4.62 t,增幅14.23%;实现纯收入123.158 万元,比前3年的平均84.352 万元增加38.806 万元,增辐达到46%(含市场行情因素);每667 m2桑园产茧142.93 kg,比全县的115.52 kg 高出27.41 kg,每667 m2桑园纯收入5 431元。

2.2 提高了蚕农养蚕技术水平

据滨海县高效蚕桑科技入户领导小组调查统计,滨海县全县示范户主推新技术的入户率达到了100%,全面实施了小蚕电气化共育、大蚕大棚条桑育、方格蔟室外上蔟室内营茧技术和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实现了桑园管理科学化、养蚕操作省力化、上蔟营茧方格化、茧质优良化,种植的桑树品种和饲养的蚕品种全面实现了更新。

2.3 带动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蚕桑科技入户工作是蚕桑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关键,实施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挂钩结对机制,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的农业科技入户是现阶段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科技成果到户率、推进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是农林部门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一是整合了农技推广和培训的资源。过去没有相应的经费,一年只能请上级专家来指导1~2 次,现在,科技入户工程安排了专项经费,使我们能请上级专家常年参与蚕桑科技入户工作,利用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培养滨海县的技术推广人员,提升了技术推广能力。二是强化了镇级技术推广职能。过去技术推广队伍经费不足,使他们忙于挣钱吃饭,长期以来弱化了推广职能。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重点对镇、村的技术指导员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实践中锻炼了蚕桑技术指导队伍,实实在在地帮助蚕农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成为蚕农信赖的科技引路人。技术指导员有推广补贴,示范户有物化补贴,乡镇技术人员说话底气足了,在与示范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难题时有了信心,彻底扭转了以前镇、村技术人员进村少、上门少、到田少的“三少”状况,增强了乡镇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工作作风得到了根本性转变,锻炼了工作能力,提高了业务水平。

2.4 增强了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能力

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帮助下,到目前为止,多数示范户能结合自己的养蚕实际,学用结合,成功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中碰到的新问题,形成了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良性转化通道,示范户的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滨海县、镇、村、户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可以说是科技入户造就了现在的技术推广新机制。

3 主要体会

3.1 示范户和专业特色村是主导产业提速发展的领头羊

抓好科技示范户和专业特色村的培育和发展,是主导新品种推广、主推新技术应用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们筛选确定了八巨等6个镇(区)的300户养蚕户和滨海港经济区的友爱村作为2011年滨海县蚕桑科技示范户和“一村一品”的特色村。通过示范户、特色村的建设,放大了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示范效应,全面提高了示范户、特色村、辐射户的养蚕技术水平和蚕茧产量,推动了全县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强化考核是提高科技入户工作质量的前提

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就不能充分调动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的积极性。从2011年的科技入户项目实施工作经验总结来看,完善的考核制度,能强化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的责任意识,明显提高指导员入户服务质量和示范户应用、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滨海县示范户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优化课堂探究,灵动数学课堂
秋天的期盼
江苏省滨海县老年大学校歌
江苏滨海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