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选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012-08-15

科技视界 2012年18期
关键词:对公教务处学分

田 炯

(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 浙江 临安 311300)

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高等学校不断实践探索,改革教育思想,拓展教育专业,改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 实行公选课课程与必修课课程的主辅修制度,使学科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必修课程是学生所在专业必须选择的课程,这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而公选课是高校基于对社会的动态把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这类课程由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进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根本目的是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的高校从不同的程度上面都开设了公选课,基本都是规定学生在毕业前修满所需学分,这些课程由校教务处统一组织,通过学院申报,教务处审核再开放给全校学生。 由于学生的多样性,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同一门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以及要求都造成了不同的冲击,面对不同专业,基础不一的学生给老师上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公选课尚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本人的亲身工作实践,提出公选课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个改进措施。

1 公选课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功利性。每个学校有其自身的特色,开设的课程不一, 但有一个都要求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学分, 把学习公选课当做毕业的一种途径,而为真正去学习; 由于选课前未公布课程的教学内容等材料,致使学生选课无方向,只能根据课程的名称来判断,名字有吸引力的学生爆满,其他的学生寥寥无几。 有些学生专门挑选课程简单,教师容易说话的来选,违背了开设公选课的初衷和目的。

1.2 课程开设不足,师资紧张。 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按类修满每一类的学分,但是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不足,导致部分类别课程开设不足,学生抢课现象严重。 学校对公选课课程的奖励机制不够完善,很难吸引有优秀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教授、学科带头人等来开设课程,大部分都是新来的教师,新教师对前沿知识把握不足, 对公选课的教学造成一定的拖累。

1.3 教学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教室资源的紧张,为了让正常的课程能够顺利安排, 公选课一般都退居二线,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公选课未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考核方式来保证其教学质量。 这类课程基本无期末考试,学生只要按时来上课,一般都能过,最终演变成“学生混学分,教师混公分”。

2 改进措施

2.1 完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对现有的公选课进行评估, 对于不适合的或不符合上课要求的要求其整改,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审,拟定一套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公选课课程。 鼓励有科研成就的,教学丰富,实验水平高超的教师开设公选课。 加强教学质量意识,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组织专家、校领导对公选课进行抽查。

2.2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首先让学生了解开设公选课的意义,并非简单的要求其修满毕业学分,旨在提高其能力,并设定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在公选课课程学习中有特殊成绩的学生,为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公选课的认识,实行眼科的考试制度,加强平时成绩的认定比重,体现公选课在平时教学中的重要性。

2.3 加强学生公选课的评估。 学生是上课的主题也是客体,让学生对课程评价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动力,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过程。 但是由于公选课学生的复杂性,为了让评教更真实、更客观建议不同类别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已属常见,需要提高学生对不同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公选课课程教学体系已不能忽视, 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投入,完善教学监督,保证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完善公选课的管理体系。

[1]姚利民.打破教学改革坚冰创新高校教学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10(8).

[2]高万学.学分制下高职数学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3]张慧.浅析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9):50-50.

猜你喜欢

对公教务处学分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关于提升商业银行网点对公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学分美食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实现银行对公业务发现转型的方式
更正启事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对公押品评估报告贷前审核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