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2-08-15吴存凤叶金松

科技视界 2012年22期
关键词:廉政建设文化

吴存凤 叶金松

(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30;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30)

1 廉政文化的相关概念

所谓廉政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在特定的社会群体活动中形成并崇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制度约束力、纪律强制力的认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遏制腐败现象的需求,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廉政文化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约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推进政府的责任建设和我党的党风廉政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2 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工程,是遏制腐败现象的需要。在当前形势下,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同时面向全社会的廉政文化,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领域,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廉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消除和减少权力私有、宗法观念、官僚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党员干部的侵蚀,从源头上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第二,廉政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当前,一些地方廉政典型遭遇尴尬,“贪官不臭”,“廉官不香”甚至“笑廉不笑贪”;有的地方揭露出的“集团腐败”现象,就反映了部分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发生扭曲,形成不健康的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归根结底,就是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创造廉政的社会环境。

第三,廉政文化建设是应付西方腐朽文化思想挑战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摆脱了“极左”思潮忽视人文关怀、忽视个人利益的阴影,注意引导个人利益的实现和对个性价值的保护。与此同时,西方追求个性解放、张扬个人利益的文化理念,伴随着开放的步伐进入我国而备受欢迎。在其影响下,一些党员干部为一己私利而不惜放弃、破坏乃至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巧取豪夺、鱼肉百姓,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过分膨胀的私欲,走上贪图享乐、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歧途。

第四,廉政文化建设是克服“市场经济文化理念”对“廉政理念”消极影响的需要。市场经济以竞争性、交换性、求利性的特点,实现由市场完成资源有效配置、保证经济良性循环的目标。这些特点在经济领域是积极的、理性的。但作为一柄“双刃剑”,市场经济所遵循的竞争性、交换性和求利性等“游戏规则”所折射出的文化理念,如果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则难免发生变异而给社会良性发展带来挑战。实践中我们看到,随着市场经济这种文化理念向其他领域的逐步渗透,重个体利益轻集体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价值诉求不断被强化,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在一些地方泛滥成灾。

3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的建设

第一,廉政文化建设要找准一个切入点。首先应建立起廉政文化的理论体系。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廉洁和廉政文化问题深刻论述的研究上,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廉政文化成果和中国共产党在创造廉政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形成系统完善的廉政文化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同时应加强对廉政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经常刊发和播出关于廉政文化的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宣传报道廉政文化建设的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形成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二,打造廉洁的职业文化。一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研究工作。通过举办廉政文化理论研讨,组织廉政文化创作,充分挖掘廉政文化底蕴,提升廉政文化的理论层面,促进廉政文化逐步完善,构建起一个包括廉政观念、意识、思想、理论、精神、文学、法规、风尚、作风在内的廉政文化学科框架,引导廉政文化建设迈向更高更新的平台。二是积极发展廉政文化产业。制定廉政文化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力量进行廉政文化创作与生产,大力扶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廉政文化产业,推动廉政文化与市场机制结合,抗衡腐败文化的侵蚀,实现廉政文化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

第三,努力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体制。一是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宣传、传媒、文艺等单位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之中,有效整合各种廉政文化资源,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落实,保证廉政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二是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及时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制定新的管用的制度,努力形成制度配套体系,建立结构完整、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反腐败机制;三是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现代技术保障体系。要运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构建廉政文化信息平台,发布廉政信息,解惑释疑,引导公众关心、理解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的大政方针。

第四,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政教育还必须特别注重吸收和借用先进国家的文化。西方近几百年来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为我所用,要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理论成果。比如敬畏观、善恶观、原罪观、生命观、价值观等,以先进思想理论为廉政文化发展奠基,“移新土,培新苗”。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必须从这种借鉴中切实地培育起人们公认的是非、善恶观念,形成遵纪守法者为是、为善,能得到社会的褒扬、尊敬,为非为恶者受到社会的卑视、谴责,为此才能形成一种健康的法制社会的环境。

第五,要重视对廉政文化建设效果的评价。廉政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要发挥廉政文化介入实践活动的功能,而且这种介入与评价活动是不可分的。通过评价,对符合廉政文化价值取向的言行给予肯定和赞扬,公开给予支持,这就逐步形成一种支持、鼓励廉政文化的力量;同时,对于那些不符合廉政要求的言行进行批评和谴责,形成抵制反廉政文化的力量。廉政文化的评价制度首先要进党政机关,进入对公务人员评价考核体系;其次要进入社会成员信用评价体系。

[1]陈瑛.廉政建设需要廉政文化的支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7).

[2]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实事求是,2010(2).

[3]张铃枣.构建廉政文化的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猜你喜欢

廉政建设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