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读关系的深层思考

2012-08-15余丽萍

科技视界 2012年27期
关键词:哲学主体图书馆

余丽萍

(大理学院图书馆 云南 大理 671000)

馆读关系,简言之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图书馆作为服务职能部门,馆读关系是图书馆关系网络中的基本关系,由于其基本,所以也就尤为重要。这种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交往而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反思,馆读关系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深层思考阶段,主体间性进入图书馆研究视野。

1 主体间性:构建现代新型馆读关系的哲学基础

1.1 主体间性的发展及意义

1)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思有所不同。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也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自古至今,哲学经历了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属于前主体性哲学。近代哲学是认识论哲学,建立于主体——客体二分基础之上,属于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哲学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哲学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而导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第二,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主体间性哲学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主体间性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主体间性不再是某个主体的独立话语了,而是全力关注“主体与主体”的交互、平等、融合,确认自我主体,他人主体,以及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即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呈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

1.2 馆读关系与主体间性

1)传统馆读关系,自图书馆建立存在以来,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每一个图书馆人说到此,都会有自己的见解、看法,研究馆读关系的文章也很多。但是以往同行们的研究讨论,多是就事论事,一说到馆读关系,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苦要诉,一句话矛盾,两句话还是矛盾,这是一种主体论基础上的二元对立,它过分强调某一方面,强调矛盾,不利于新型馆读关系的形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主体性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及“主体悖论”,在教育服务理论和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局限,教育服务管理要走出“把读者看作是客体”的理论指导,“把读者看作是主体”的教育服务管理实践的误区。在研究范式上,必须经历一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范式转换,用主体间性教育服务管理的新范式包容和扬弃旧范式。

2)主体间性的馆读关系就是在馆读关系中,我们承认主客体之间的主体性,也就是实践主体性是人类发展的关键,但是在馆读关系中,我们研究的主要是人与人的精神主体性,主要是教育服务管理中,主体间的精神主体性和精神主体性的交互理解性,即在图书馆服务管理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与读者(用户)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在主体性的基础上怎样实现精神、思想的双向交互传播,交流。所以主体间性馆读关系就是图书馆服务管理中,主体间的精神相互的理解与建构,是主体间主体性好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学习。再者,主体间性相对于主客关系,主客关系是单向的,不是交互的,他们之间是无法像人与人一样沟通和理解的;而主体间性最重要的特征是主体与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交互的,具有可理解性、可沟通性。主体间性在理论上试图解决馆读关系中,人与人在关系场域中的种种问题。解释主体性教育服务管理不能解释或不能合理解释的东西,从而开辟新世纪新型馆读关系模式。实现馆读互动、相互尊重,共同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理想的馆读关系,并以动态方式推动读者服务活动的发展。

2 主体间性馆读关系的构建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双方的一种有意识,能动的活动,挖掘其背后必定存在着一种哲学思维。传统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读者至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二元对立的馆读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传统哲学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应用,它强调的是权威对立,最终使馆读关系异化,对立。而哲学解释学在批判一般解释学的基础上,主张从理解和反思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传统哲学思维。主体间性馆读关系的构建也正是基于此——理解和反思。理解,它是两个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相互接纳的过程,是理解者的视界不断与被理解者视界的交流,不断发展丰富,以达到不同视域的融合。即伽达默尔的主体间的“视域融合”,即在理解中,强调双方主体敞开精神世界,不断交融,沟通,体验对方的心理或精神,达到双方的互识;另一方面,双方主体在互识的基础上,彼此认可或对某事达成共识。反思,是西方近代哲学中的概念,也叫反省。在现实实践中,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黑格尔、胡塞尔,及享誉欧洲及英美的中青年现象学者丹·扎哈维等对反思均有不同的精彩论述。理解和反思遍及人和世界的各种关系之中,渗透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馆读间的理解和反思,既有一般的理解和反思相同的共性,同时又有其不同的特性。从共性而言,工作人员与读者间,读者与读者间,人格、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双方自我都体验着对方。就独特性来说,主要体现为:在双方的生命历程,生活阅历,体验,生活经验,感悟等都存在着极大差异,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生命世界,自身思想、心理感受各不相同,因此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因其自身的经历、阅历、体验、感悟、环境等,应主动去认识,分析和了解读者(用户)服务的需求;读者(用户)同时也要从被服务(独尊)的角度中走出来,理解馆员,反思自己,要把工作人员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生命存在,一样需要尊重,理解和关爱的人,还要认识到工作人员有着比自己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人生更深刻的感悟(主要针对学生读者来说),主动接受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帮助。在相互理解中,二者作为两个精神个体进行沟通。只有抛弃偏见,敞开彼此心扉,让彼此的生命相遇,精神汇合,真正建立起和谐,平等交互的主体间性馆读关系。

3 主体间性馆读关系实现的具体途径

罗蒂的教化哲学认为,对话是人通向其实现的唯一途径,把人际交流视为是哲学的“终极境域”,对话是“置身于交互主体的动态活动过程”,具体到主体间性馆读关系上,工作人员与读者在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为中介的服务中,通过沟通、对话而实现的双方以主体形态存在的平等,互补和发展完善的馆读关系。这一过程离不开理解反思基础上的对话沟通。工作人员与读者均以对话为桥梁,他们都是活动过程的主体,通过沟通对话,相互理解、尊重,走进对方心里,使读者得到所需,工作人员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升华。也正是通过对话沟通,工作人员与读者的不同的视域视界相互交融,形成新的视域视界。也正是因为平等对话基础上的沟通,工作人员与读者主体双方才能放开彼此,不断实现相互补充,相互得益,共享知识,达到工作人员提供知识服务和读者(用户)获取所需知识信息的目标的一致性时,才能真正实现馆读在交往的互动中共生出新的知识价值,体现各自存在的价值,达到精神意识的真正交融,最终使馆读关系升华,真正践行主体间性馆读关系。

[1]简圣宇.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7):13-16.

[2]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评述[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09.

[3]洪汉鼎,何为诠释学[C]/洪汉鼎,理解与解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38.

[4]胡塞尔,倪良康,编.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900.

[5]贾利军,李金生,李晏墅.从主体性管理到主体间性管理:管理范式的后现代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10(1).

猜你喜欢

哲学主体图书馆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书馆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