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大学生体质水平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的理论研究

2012-08-15楷,李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质

吕 楷,李 帅

(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2.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山东 滨州 256600)

影响大学生体质水平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的理论研究

吕 楷1,李 帅2

(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2.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山东 滨州 256600)

大学生体质水平的逐年下降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有关部门为了遏制大学生体质水平的继续下滑制定了相应的方针政策,如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但是仅仅依靠《标准》的制定不会有效的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必须首先找出体质水平不断下滑的原因,然后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的方法,最后再贯彻到具体的学校体育工作当中,才能真正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大学生;体质水平;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影响大学生体质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了解国内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并且结合高校体育实际,对现阶段高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思考,找出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质水平现状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大学生的体质水平并没有获得同步的提高,而是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职能部门公布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来看,虽然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近年来也确实出现过快速增长,但许多年龄段出现了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极不对称”的奇怪现象,即大幅度地全面下降。“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大学生的体质水平令人担忧。

2.2 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

2.2.1 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由于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孩子从小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缺乏生活上的锻炼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许多孩子从小受到父母及及其他长辈的过度爱护,在家养尊处优,父母及长辈包办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养成不同程度的娇生惯养的性格,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进入大学校园以后表现为懒散、缺乏参与意识、害怕吃苦、体育课及其他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态度消极、学习及锻炼积极性不高。这些是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2.2.2 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在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把智育放在第一位,青少年从小便处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之中,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素质教育的实施一直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学校为了取得较高的升学率而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学校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时间,体育课成了补习其他学科的宝贵时间。学生除了面对繁重的作业量还要面对休息时间里父母安排的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以及兴趣班,从而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幅减少,而该时期恰恰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体育运动的欠缺将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当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大学以后,又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再次以文化课学习为主,“一如既往”地忽略体育锻炼。加之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的影响,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低,造成体质水平逐年下降。

2.2.3 国家体育制度的影响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获得金牌榜第一,在刚刚过去的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中国代表团以75金、39银、31铜获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名。体坛健儿在竞技场上谱写着中国体育史上的辉煌篇章,但与现阶段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尴尬处境极不协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种速度却远远超过了群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发展速度,出现了竞技体育“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国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竞技体育上而相对忽视了其他方面。高校是国家体育的缩影,由于竞技体育能有效的宣传学校以及展示学校风彩,许多学校异常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把资金和精力主要放在了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上,而对体育教学以及群体活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修建的体育场馆也主要用于运动队训练,普通学生却不能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所以出现了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屡获佳绩而普通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滑的现象。

2.2.4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现阶段高校体育课为选项课,新生入学后就可以直接选择不同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但是也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新生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大,没有在身体素质上打好基础,身体的各种素质,如力量、耐力、协调性水平都不高,直接进入选项课使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用也有限。如果能在大一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的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其体质水平,对以后的选项课学习也可以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各种体育项目。

2.2.5 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及体育场地器材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是最根本的政策执行者。也可以说是高校体育的主导者,即使好的政策如果不能通过体育教师得以执行也没有意义。教师的授课水平不仅仅表现在专项技术的好坏,还包括对学生健康认知水平的高低。高校体育选项课优缺点并存,如果控制不好尺度,便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原本就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要的场地器材更加紧张。而很多学校的体育工作重心放在竞技体育上,忽略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用,学生想参与体育锻炼,但无奈缺少运动的场所和器材。加之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运动场馆课外时间也需要学生付费使用,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

2.3 对策研究

2.3.1 转变教育观念 由于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孩子从小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缺乏生活上的锻炼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育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传授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弥补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得到的历练,也就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个性。近十几年的体育课程改革中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与我们的体育课程有关,也与学生的个性有关。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但要通过体育教师的努力,也同样需要家长们改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使孩子从小便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杜绝懒惰、怕吃苦的坏习惯,进而使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能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加之体育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体质水平的提高水到渠成。简言之,就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体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家庭也要从小确立一种理念,就是不能过分宠爱孩子,要从小使其养成不怕吃苦、热爱锻炼的好习惯。加之现在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分享和尊重他人”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学校体育必须发挥出它的社会功能,要按照“人的社会化”的标准来要求和培养大学生,使其不仅掌握运动技能,还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2.3.2 正确理解体育功能,保证体育运动时间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面临着沉重的高考压力,进入大学后还要继续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为进一步深造也就是考研做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学的延续,因为本科毕业已经不能保证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能否找到工作。所以,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仍然用在学习上,把体育运动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以至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无疑,这是一种从小学就开始的错误的观念,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体育锻炼功能认知的缺乏。

在很多人心里,体育课就是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难怪很多人听说体育专业也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时感到意外和惊讶,他们不知道体育也是一种科学,自然也就不知道体育的作用。高校的体育课不是所谓的“放羊”,而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学计划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其身心都能在运动场上得到提高。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体育课及学校群体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健身功能是体育的最为显见的也是其本原性功能,通过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使其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体育还有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更何况,体育在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方面,有着药物所不能媲美的独到功效。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者要大力宣传体育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种功能,发动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而不是整天呆在宿舍、自习室,更要把那些沉溺在网吧的学生拉到操场上来,使他们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

2.3.3 高校提高重视程度,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体活动协调发展 现阶段高校中竞技体育和群体活动失衡严重,学校过分重视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而把本应该用于体育教学和群体活动的资源用于竞技体育,而普通学生应该享受的体育资源严重减少。学校不能只是为了通过竞技体育提高自身知名度而忽视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那就是提高普通学生的身体素质,毕竟普通学生是学校的主体。然而,竞技体育和体育教学及群众体育并不是冲突的,学校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应该统筹发展,高校应该发展竞技体育,但这种发展要以满足普通大学生的体育基本需求为前提,依靠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联合办队的“校体企三结合”的办队模式来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使体育精神在大学校园得到弘扬,从而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诚,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奠定思想基石。

2.3.4 合理设置高校体育课程,积极开展各种群体活动 体育课是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养成和体育综合素质发展与提高最为关键的一环。归属于学科课程的体育课程,其最大特点是高效率地传递人类体育文化,并在传递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运动技术,了解每一运动技术的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并能掌握如何学习和灵活运用这些运动技术的方法。但是,大学体育课毕竟一周只有一节选项课,要想在这种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难度较大,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但是,教师也要在体育课上充分利用场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适当监督学生练习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会某一项目的运动技能,还要在每节课里加入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将耐力、爆发力等素质重新纳入体育课程的考核体系之中,以考试来促进学生在课外参与体育锻炼。

此外,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各种群体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培养兴趣,还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出早操、课外活动等手段,给学生增加压力,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2.3.5 学校增加投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运动器械和场所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中包括运动器械和场所的缺乏,是制约部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渴望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或者练习体育选修课的考试内容,不管怎样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除了上课时间之外,学生很难从器材室借到运动器材,部分运动场也存在收费或者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的情况。所以,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今天体育锻炼,学校应该切实为他们着想,克服困难,使学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借到运动器材;适当延长运动场地开放时间或者需收费的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实惠的价格,从各个方面克服困难,鼓励学生在体育课之外积极进行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质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制度、体育制度、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师教学理念及体育场地器材等。各个方面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变化。要想真正提高日益下降的大学生体质,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的本质,然后分别针对各个方面的特点寻找解决办法,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3.2 建 议

根据发现的影响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各方的努力,逐步改变家庭教育观念,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和体育制度,高校的体育课程也要不断进行修正,使体育课起到更加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和学校也要不断改变观念,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 ] 教育部 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EB/OL]. http://www.csh.edu. cn/nianbao. Htm.

[ 2 ] 黄俊伟.保障国民的“体质安全”也是硬道理[ J ].中国国情国力,2004(5).

[ 3 ]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0.

G807.4

A

1674-151X(2012)05-08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40

投稿日期:2012-02-20

吕楷(1983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