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暇生活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①

2012-08-15罗春潮石大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闲暇大学生生活

罗春潮,石大建

(1.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lcc9397@126.com 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现代人的闲暇时间几乎已占人类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人们在享受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学会享用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马克思认为闲暇时间一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二是“用于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然的时间”[1]281~282,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休息娱乐,还在于从智力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当前教育的核心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大全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闲暇时间的发展变化必然对教育产生影响,众多一线教师都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因此,研究闲暇生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考察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利用情况,加强大学生闲暇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地成为了高校教育发展的新视角。

1 闲暇生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未来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现在教育的竞争,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竞争。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为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决定性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人的全面发展的共有规律。人的全面发展与学习时间、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都分不开,人的全面也需要通过闲暇时间来获得。马克思认为“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3]218~219。他认为,唯有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即减少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人类才可以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王为民、李东良在总结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逻辑主线,其中一个是“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异化——人的片面发展 ——自由自觉的活动(自主劳动)、劳动生产率提高——自由时间、闲暇时间增加——人的全面发展”[4]45。于光远先生也提出“:充分节约时间和利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途径[5]46。“从劳动者个人进步来说,休闲本身虽然是轻松的,但是各种休闲活动对于个人知识的长进,素质的提高也起着积极作用”[5]43。

传统的高校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关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个领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习惯于关注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四个因素。教育的主体即人,指教师和学生,其中主要关注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教育教学中起作用的主要对象;教育的客体主要关注的是教学内容;教育环体关注的是外部环境;教育的介体关注的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在检查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师的素质,教材建设,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的教学制度、后勤保障等等。在平时的学校的生活管理中,主要的是安全管理、秩序管理和服务管理。总之,我们忽视了教育的时空平台的构成,忽视了大学生闲暇时间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就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闲暇主体,他们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闲暇活动及其心理状态的总和。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在除去上课、学习、做作业,以及必要的生理活动时间以外的时间里进行的活动及心理状态。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可能是只在上课、学习、做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这一过程只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发挥作用。现在,我们在衡量一个大学毕业生是否合格时,不再单纯依靠学习课程、学业分数,我们更需要大学生们具有敏锐的时代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的行为品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自信的心理素质,关注大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与学业的结合度,关注大学生的处事态度、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等等。大学生是否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并不是决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但没有利用好闲暇时间的大学生,肯定难以把学习搞好,更谈不上各方面全面发展了。

2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概况调查与发现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基本状况,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在总结2005~2007年的第一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2011年3~5月,我们以“问卷法”和“问题求证调查法”、“个案调查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继续各对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四所高校进行跟踪调查,发出问卷2 000份,回收1 850份,有效问卷1 850份,访谈个案25例。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闲暇生活三个部分进行,一是从时间量上调查,考察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分布和构成。二是从闲暇生活内容上调查,考察大学生闲暇活动的形式和分类。三是从大学生对闲暇生活的需求和价值意识,以及闲暇活动中的情感考察。具体情况及突出问题如下: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充足,不同专业在双休日的闲暇时间差别较大。非假期时间里,大学生每天用于睡觉时间是7h,用于上课、作业及专业学习的时间平均为5h,用于吃饭、洗漱、卫生、路上等其它必要时间为4.5h。由此推出,大学生用于闲暇时间平均有7h。在校运会、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没有安排课堂授课时间段里,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平均为10h。双休日的闲暇时间变化很大,特别是医学院校,2007年统计平均为10h,而到了2010年,平均缩小为8h。而文科类大学生双休日的闲暇时间平均达到12h,与节假日的区别不大,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甚至达到14h。访谈得知,这个差异主要根据双休日学校是否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有关,医科院校为了提前实习,压缩教学时间是医学生双休日闲暇时间变化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丰富多样,网络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内容前五位依次是:自学、运动、上网、睡觉、闲聊。选择自学、读书看报等学习类活动的约占72.65%;选择运动占61.66%,选择上网占51.20%,选择睡觉占50.94%。与2007年的调查统计相比较,大学生上网时间变化比较大,2007年的调查统计时仅占46.00%,排序仅列第四。这与网络的普及率提高有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机通讯运营商服务技术革新,服务领域的针对性拓展,大学生手机上网时间在增加,有的学生长期手机挂Q,任何时间、场所都想查看信息和回复。手机上网不仅占用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已有手机依赖症的表现,由网络问题影响学习成绩的实例个案越来越多。

大学生的闲暇需求增加,自我评价偏低。调查中86.33%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太多,75.07%的学生明确希望自己在闲暇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促进自己全面发展;64.34%的大学生热爱运动,并能从中得到快乐和锻炼身体。数据对比说明大学生普遍认同闲暇生活对自我发展的积极价值,闲暇需求增加。但是,大学生对自己的闲暇生活满意度不高,闲暇生活的评价偏低。只有42.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闲暇生活是有价值、有意义、有收获的,有80.2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闲暇生活没有计划,没有明确目的,闲暇活动大多属于被动行为。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充足,活动丰富,大学生对闲暇生活的价值普遍认同,但是闲暇活动计划性、目的性不强,随意性大,闲暇活动质量不高,闲暇生活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针对调查中部分学生大量的闲暇时间无价值,重消遣而轻发展,甚至放纵自我的行为,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要加以重视。

3 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3.1 闲暇缺乏足够的理论认同 调查中,100%的学生均表示“玩”的时间不够。关于“爱玩是人的天性”的问题中,有64.86%的大学生选择了“同意”,18.92%选择了“比较同意”,但是关于“闲暇生活对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只有16.22%选择“同意”,30.27%“比较同意”,仍有25.94%的大学生认为“闲暇活动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我们正在走向“普遍有闲的社会”,但是休闲理论要得到公众充分的认识和接受还有待时日,公众对休闲仍持有偏见,玩可丧志的社会意识仍有深刻的影响。大学生闲暇理论指导没有进入教育视野,也没有进入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的意识前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2 高校缺乏足够的闲暇生活引导 大学生在入学前普遍认为“上了大学就有大量的时间玩”,这与高考备考时中学的激励引导有关。而入学后又把“大量的时间”等同于休息时间,用于游手好闲从而衍生众多问题。而在进入紧张的学业之后,部分大学生又无法适应而困难重重,仅有的闲暇时间又变成了奢侈的浪费品。调查中,93.84%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根本就没有闲暇教育。对学校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表示满意有14.86%,比较满意有44.38%,不满意有40.76%。这些问题突显了高校闲暇引导的严重缺失。

3.3 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闲暇自觉 大学生是闲暇生活的主体,他们能否自觉利用好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是大学生能否受益的根本。调查中,有80.27%以上的学生承认没有自己的闲暇生活计划,而2007年之前的调查仅为75.25%;有24.97%的文科类大学生选择了“为上网曾经逃课”,“网瘾”、“烟瘾”、“酒瘾”、“球瘾”、“聊瘾”等现象越来越多。特别突出的是其中的“聊瘾”,特别是手机聊天,不分白天黑夜,连上课时间都在打电话或发短信闲聊。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是“酒瘾”,不分男女学生,借酒扬喜消愁几乎已成为常见的校园风景。闲暇生活的自由性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在缺乏指导和规范的大学闲暇空间中,闲暇失范与否很大程度上无奈地取决于大学生的自觉度和控制力,个别大学生网络成瘾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 加强大学生闲暇生活引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几点建议

如何加强引导,提升生闲暇生活的价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己都应负有责任。

4.1 国家在教育制度上应重视闲暇教育,给闲暇教育一个明确的定位 当前的闲暇教育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已得到认可,闲暇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价值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闲暇教育的呼吁声日渐强烈。我国教育行动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特别是理念较为超前,社会认识尚未普及的教育项目上,更是需要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引导。闲暇教育目前只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在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上没有相应的地位,限制了发展闲暇教育的动力和积极性。中小学依然无法从应试教育中转型,闲暇教育无暇顾及,高校的就业压力使教育功能趋向于单一的技能培训,闲暇教育缺乏有效制度干预,无法从“个人爱好”或“业余组织”上升到教育常规管理。

4.2 重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和研究,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国外的休闲教育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有成熟的教育体系和理论,而我国的闲暇教育研究起步晚,成果也少。令人惊喜的一个特例是:已故教育家阴景曙于1948年著有《国民学校休闲教育》[6]一书,书中前卫而且详尽地对国民休闲教育理论进行论述,并对江苏省立镇江实验小学的休闲教育提出了一个实施计划。近几年来,休闲教育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关于大学生的休闲教育、闲暇德育、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研究的课题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只有科学认识这一新的教育领域,我们才能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让闲暇生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全面协调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4.3 高校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营造有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闲暇文化 对于高校而言,闲暇教育需要学校要从教育理念上重视闲暇教育,管理上要有任务有检查,要求职能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适应大学生活”等相关专题给予理论指导。团委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搭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平台,提高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学生工作处要关注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突出问题,加强闲暇生活引导和规范。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内学习场所、阅览室等,营造令人心旷神怡、有吸引力的自习场所。后勤、保卫部门与相关单位对校园外围不规范的OK厅、游戏厅、网吧等进行整治和干预,净化校园周边教育环境。各部门齐抓共管,为大学生充分利用闲暇生活展示、完善和发展自我营造有利的校园闲暇文化。

4.4 培养大学生的闲暇素养,提高闲暇生活质量 闲暇生活具有自由自主特性,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有选择自己业余生活行为的权利,学校的教育只能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大学生能否在闲暇活动中对自己各方面的才能起到促进和发展的作用,关键还是要看大学生的闲暇素养。大学生的闲暇素质也就是大学生在闲暇活动中对活动性质、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参与程度的判断和实行力。培养大学生的闲暇素养,首先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闲暇生活对自我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闲暇时间,主动追求闲暇活动中的自我发展价值,拒绝消极、庸俗甚至是违纪违法的闲暇活动,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其次是引导学生把闲暇时间纳入自我发展的规划中,加强时空整体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量。第三,利用课堂、讲座以及各类课外活动,端正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态度,提高大学生的闲暇活动能力,在活动中获取专业学习以外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内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 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9/09/content-20892940.htm.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王为民,李东良.回顾、总结、评析与展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二十年[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41-49.

[5] 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 (1):41-43,48.

[6] 阴景曙.国民学校休闲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猜你喜欢

闲暇大学生生活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人在何时最清醒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闲暇时间干点啥?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