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①

2012-08-15田洪霞张向乐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竞技人文

田洪霞 张向乐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浅析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①

田洪霞 张向乐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为分析问题的依据,对后奥运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提出“人文、经济、健身娱乐”取向是今后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三大核心价值指向。人文取向的内涵是关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健康与就业状况;经济取向的内涵是重视竞技体育的产业属性、发挥经济功能、加强商业化运作;健身娱乐取向的内涵是引导国民锻炼、增进国民健康、愉悦民众生活。

科学发展观 竞技体育 价值取向

伦敦奥运会即将来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是继续走举国体制的发展模式,还是进行适当的体制变革、发展的价值取向如何选择?这是当前体育科研工作者需要关心的实际问题。对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概念与研究视角

1.1 概念:科学发展观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1]。

1.2 研究视角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认为,价值取向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体育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而不断调整。以往的竞技体育第一的价值取向逐步被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所取代。体育价值的多元化是社会体育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竞技体育的价值——传统观念

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建立在服务于国家政治体制之上,是为了发展本国经济而制定的发展计划。我国现在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治国方略短时期内不会改变。所以,传统体育的健身、防身特点在体育文化大力倡导的今天不会成为社会体育所关注的对象。而竞技体育的大国效应会是国家发展所关注的重要政治因素。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建国后我国的竞技体育是朝着社会需要为直接目的,人的发展需要为次之。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是以竞技体育为发展排头兵,将树立体育强国为己任,在提升国际形象为前提。如是,出现了奥运争光战略的实施。这种战略在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所取得的结果为极致。但是,这一价值取向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一的服务于国家政治形象,对体育文化的缺失问题忽略;二是人作为社会组成的单位,没有对其的发展得以关注。“人文奥运”的提出仿佛是欲盖弥彰。

3 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价值取向的选择

3.1 人文取向

3.1.1 选择依据

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看做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和最终目的,把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作为我们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人文奥运”的提出是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所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注国家的发展逐步转变为关注人作为个体的身体健康发展需要和人精神文化内涵发展需要;其次,国家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人文讲求人作为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要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成绩的同时不断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将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竞技之路;第三,人文的提出是淡化体育竞技化对政治的作用。帮助人们树立人文意识,讲个体需要和国家发展实现共赢。

3.1.2 人文取向的内涵

运动员得受教育情况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运动员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为国家体育竞技的发展不断努力。但是退役后,政府机制并不完善,运动员生活得不到保障,缺少社会人文关怀。这种国家荣誉和个人生活窘迫的巨大落差是体育人文文化确实的真实写照。

关注运动员的健康状况。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伤害在所难免,有调查表明[4]:在我国,健将级、一、二级运动员的伤病率至少在80 %以上,在不断挑战人体极限的过程中,有的运动员因此致伤致残,甚至丧失基本生活能力。这对个人来讲,无疑是从国家的至高荣誉沦落为生活的弱者。但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人文关怀不够。国家的急功近利,对运动员得运动寿命和身体健康状况置之不理,仿佛成了统治阶级迎合世界的工具。如是何以体现人文。

关注运动员的就业状况。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由国家培养,为国争光是运动员的主要职责,为了金牌,运动员付出了青春、健康和学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审视,其“失误主要在于过于注重竞技的政治作用,忽视了竞技体育中人的因素,忽视了竞技体育的主要目标,即对人的塑造[5]如何延长运动员得运动寿命和退役后运动员的去向安排体系是我国竞技体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诚然,这一现象的存在和解决不应当以其它借口来延长解决时间,应当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所在。

3.2 经济取向的内涵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市场化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性要求。体育产业发展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表明: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体制、经营机制和传统观念。在体制上,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市场经济体制为辅的政策,造成产权不清晰、资源浪费;在经营机制上,国家的过度保护,政府行政干预过强,导致机制不灵,使体育产业发展受制于需要相应配套的政策、法规的支持[7],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最为优越的社会制度。那么体育制度也是优越的。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竞技体制的功利性,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跟随者,如何在为经济服务的同时又可以促进人作为社会个体拥有丰富的社会体育文化环境和完善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直接服务于人的健康。这是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发展所指。

引入商业化运作。商业化运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经济发展手段。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引进现代管理手段和方式,刺激人们对体育文化进行消费。尤其是对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对热爱体育事业的投资者良好的发展空间,结合地方体育人文进行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在此过程中,政府和人民以及投资者都是受益者。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化的实践证明,体育产业完全是一个可以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发展起来的行业。现代体育要获得自身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必然要开发其商业价值,特别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体育所创造的经济利益远远超过了国家、社会对其的投入[8]。在西方国家,商业化的程度,决定了竞技水平的高度和职业化的程度。没有商业潜力的项目在西方国家是很难得到发展的。发达国家发展竞技体育,享受竞技体育,利用竞技体育谋求财富的思路值得学习。否则,全球化带来西方体育产业的强势,将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中国体育产业将继续被边缘化。

3.3 健身、娱乐取向

引导国民锻炼。体育的本质是服务于人的健康。竞技体育的不断追求导致人们对体育理念的正确认识。体育仿佛直接等同于竞技,直接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对于个体的人并不需要。我国虽然在北京奥运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战绩,但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国家力量对竞技体育无限推动的同时,我国永远是体育大国,和世人心目中的体育强国存在的巨大差距。这种本末倒置的体育策略对体育人文的提出是最好的诠释。增进国民健康。健康状况决定了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人们对健康状态的追求已经成为体育自然价值的核心内容[9]。

4 结语

以科学发展观为审视,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由突出政治功能,向“人文、经济、健身娱乐”多元并重的取向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取向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体现,说到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经济取向是竞技体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原动力;健身、娱乐取向是增进国民健康,愉悦民众生活,实现全民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竞技体育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1]本书编写组.科学发展观青年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4..

[2]任海.精神价值是竞技运动的灵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4).

[3]李力研.竞技体育在中国超前发展的文化机制与社会价值[J].体育与科学,1989(1).

[4]张陵,刘苏.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7):32.

[5]于文谦,李强,牛静.转型时期竞技运动员的退役与继续教育问题[J].体育科学,2004,24(7):17~21.

[6]杨信礼,田园.科学发展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4.

[7]杜巍.奥运“逼”体育产业升级[J].2009,1~24.

[8]邓星华.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价值的重构[J].体育学刊,2005,12(6):19~22.

[9]杨忠伟.体育与健康的自然价值[J].体育学刊,2005,12(6):23~26.

G80-05

A

2095-2813(2012)02(c)-0093-02

田洪霞(1977~):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篮球教学理论与训练。

张向乐(1976~):男,河南偃师人,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理论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竞技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人文社科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