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式太极拳发力与推拿按摩发力相关因素分析

2012-08-15杨录西

武术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陈式右拳患部

杨录西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力是每一种生物天生具有的,哪怕植物都与生具有。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通过生产劳动,社会的进化,把人的一身化解成了有阶段的用力方式,手是手的力,脚是脚的力,腰是腰的力,这样的用力说明了人类在生产劳动中的进步,如果用很少的力去完成各项任务,做各种活,节省付出,延长做工时间,这是一种用力的革命,不断的创新的结果。陈式太极拳将中国传统的健身养生术、技击护身术和精神修身术融为一体,而它区别其他太极拳关键在于发力上,陈式太极拳发力遵循“力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的规律。陈式太极拳发力的目的在于击打对方保护自己,讲究发力迅速、力量畅通、击打准确。推拿是施术者通过一定的手法给患者需要施术的部位施加一定形式的力,使力通过人体的穴位、敏感点、痛点、神经反射点等对机体产生相应的刺激,从而起到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由此可见,“力”才是促使机体康复的外在因素;“力”才是手法在人体最终的、唯一的体现,对于推拿师来说,必须通过手或肢体的其它部位,运用各种推拿手法,以力的形式作用在人体的相应部位,对其产生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发力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推拿按摩效果及按摩医师的疲劳程度,正确的发力方式能使推拿按摩师轻松的完成任务达到满意的按摩效果。

1 陈式太极拳的发力

陈式太极拳练习者十分渴望自己的劲运得美观,力发得漂亮。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将人体的发力分为肢体力、气力、念力,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可分为:(1)合力旋打。陈式太极拳在发力前的准备过程称之为转关过程。在转关过程中,需要卷屈蓄力。这当中除四肢的卷曲外,特别要注意的是胸腰的反弓,即通过虚领顶劲,合胸塌腰,将人体本来处于自然弯曲状态的脊背拉直,发力后放松,才恢复自然状态。完成卷曲蓄力后,需要将肢体力、气力和念力运化到技击部位形成合力,在发力前的瞬间,还要用一个小的转圈动作将力完全合住,沿打击路线的反方向稍移位后挫,将技击部位随即猛然旋转爆发打出,拉长攻击路线,增大技击部位的初速度及角速度,从而达到增大打击力的目的。(2)内动外发。陈式太极拳内动外发的原理是发力前要卷屈蓄集肢体力,然后肢体力还要在腰部折叠运化;气力、念力也要运化到腰腹部集中,处于待发状态。这些必须要从腹部传导、运化至击技部位形成合力,最后发放出去。在这里,腰腹为内,击技部位为外,腰腹即丹田,是为“内不动,外不发,丹田不动劲力不发。”(3)保持平衡。在陈式太极拳技击中,从发力到打击对方,我方技击部位必然发生强烈位移,这个位移过程中,需要保持自身的身体平衡。如右掩手肱捶中右拳向右前方合力螺旋打出,同时左手发力收手腰间,形成一对平衡力;再如右搬拦捶中左右两手同时由左侧经体前划弧向右横打,则同时向左下方塌腰,形成一对平衡力,从而有效保持身体平衡。(4)松活弹抖。弹抖发劲是陈式太极拳击技中最关键的部分,在发动前后瞬间都要作到全身肌肉放松,各个关节放活,谓之松活。在发力前瞬间,做合力的小动作时一定要松活从击技的角度讲,双方听劲、跟劲、引劲到达一定程度时突然松活,则我方的劲完全消失,从而使对方的劲完全落空,随即合力打击对方;在发力后瞬间,即爆发力到达击技目标后突然松活。弹抖是爆发力到达技击点或最大值瞬间后,在全身放松、关节放活等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振动现象。你能松能活,就能弹抖松活的越好,弹抖就越好。

2 推拿按摩的发力

从事临床推拿按摩的医师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患者的耐受性特别强,必须给予很大的外力刺激,效果才显著,施力较小,根本达不到应有的临床效果;对于耐受性较高的患者必须给予足够大的外力刺激,为了能应付更多的患者,使他们都能达到应有的疗效,按摩师就应当有较大的“用力幅度”,增加“力的贮备”这样就给按摩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推拿按摩师往往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毕竟有些手法不单单仅靠的是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力量。优秀的推拿按摩师应该是能尽量处理任何一个适应症患者,做到技术上无盲区。推拿师在自身的身体素质很难有较大的提高的情况下,往往可以改变的多是技术方面,也就是用较小的力量达到理想的效果,学会合理发力。这就要求身体素质较差的推拿按摩师多从技术方面找差距,而不要一味强调身体方面的欠缺,多动脑筋,从技术方面弥补自身的不足,才有望提高自己的按摩水平。推拿是以力的形式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种传统医疗方法,特别是一些整复类手法更应强调力的运用技巧,多从发力技巧上下功夫。经几年的临床学习与观察,笔者发现发力技巧应充分挖掘动力因素,保证力量畅通,尽量减小阻力因素,才能使推拿师在手法操作时做到游刃有余。动力的构成情况:(1)按摩师施加于患者身上的力情况。推拿按摩师施加于患者身上的力主要靠按摩师身体各部协调一致,将全身之力施于患部。此力与按摩师的协调性有关,经过刻苦训练,协调性较差的初学者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再者,按摩师应很好的运用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变化关系,手法操作时尽量增加动力臂,减小阻力臂,使作用于患部的力量更大,又者,按摩师应将自身的重力尽可能和自身的发力协同起来。(2)按摩师借助于患者自身的力或助手的协作力,推拿师借助于患者自身的力或助手的协作力在于按摩师的合理运用,如通过患者体位姿势的变化等帮助增加动力或通过助手给予一定的协作力。至于阻力情况,我们可通过放松患部痉挛的肌肉,使其紧张性降低减小阻力,可通过体位变化减小患部的紧张度,使疼痛程度降低,有利于患部的放松,还可以可通过语言的暗示、轻柔的手法等消除其恐惧心理,降低其对抗力,从而减小阻力。

3 陈式太极拳发力与推拿按摩发力相关因素分析

3.1 陈式太极拳讲究刚柔相济、松活弹抖的爆发力

陈式太极拳的爆发力必须建立在柔和刚的基础之上,所谓柔,就是不用僵力、放松、柔化之意,犹如绵里藏针。所谓刚,就是通过长期放松柔功的练习,达到极刚强的一种无坚不摧的力。它放松时就像鞭子在没有抖动发力之前,随意折压,完全自然放松,不加丝毫对抗之力。但如果刚劲发力,就像金狮抖毛,无坚不摧,无法抵抗,具有穿透力,这种力是陈式太极拳的弹抖爆发力。以“掩手肱捶”为例讲一下动作的弹抖爆发力。预备式要立身中正,松胯、屈膝、园裆,左脚在右脚的左后方开步,重心落在右腿,成右弓步,右拳收于右腰间,拳心朝上,左掌放于身体左前方,掌心朝右指尖斜朝上,两眼平视前方。身体自然放松,好似弓弦拉满,有一触即发之势。拳谱上讲“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发劲时重心迅速向左移,右足跟蹬地利用地面反作用力,迅速向左转腰、拧裆,转右胯、转右膝、转右踝;其劲顺着脊背上行至右肩、右肘、右腕到右拳而上,利用重心快速左移的惯性,加大右拳的爆发力,同时左臂弯曲,左肘尖向后发力,和右拳形成对拉力,这样既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又可以加大右拳的爆发力。另外在发力之时身体尽量放松,下盘要稳身稳劲才能实。尽量运用全身整体力量进击,不可用局部之力,要专注于进攻的腰位,在击打接触点的瞬间才全身猛然收紧、弹抖、爆发出来,将全身之力从右拳上发出,在击打到力点之后马上放松。尽量缩短接触时间和瞬间肌肉的紧张时间,这样出击速度就会更快,威力就会更强大,具有弹性,发力瞬间形成的爆发力就像急刹车时的惯性冲撞力、穿透力。

3.2 在推拿按摩中同样需要柔中欲刚、松活弹抖的爆发力

在推拿按摩中尤其是整复类手法中更需要柔中欲刚、松活弹抖的爆发力。在侧办法中“患者侧卧,贴床面的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曲搭于其上。术者立于患者前面,一手顶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及前臂扳拉住患者腰臀部,先做几次反方向的旋转,待腰肌放松时,骤然施一短促的外力。”患者下肢伸直,头部垫一适宜高度的枕头,躯干与下肢保持一线,这样形成了一条贯穿人体的无形的轴,因为关节必须围绕着一定的轴才能进行运动,才会省力。也就是说,符合关节运动形式的运动才能达到最大的幅度且所需外力较小。正因为上述运动是躯干绕着自身的垂直轴进行旋转,符合腰椎关节的运动形式,所以较容易达到一定的旋转幅度,从而减小了阻力。术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有利于操作的情况下尽量使力臂加大,将全身之力协调起来,施于患部。具体来讲,当患者向右侧卧时,术者两腿前后分开,右腿在前呈弓步。右手与前臂紧紧扳拉住患者腰臀部,左手推顶住患者肩前部。操作时,腿部先发力,向前上方蹬起,同时腰部旋转发力,将来自于腿部的蹬力及腰部的旋转力继续向上传导至两肩臂部,然后与肩臂部的发力,共同通过手或前臂作用于患者。患者侧卧腿部下垂时,患者的身体会向外翻,有掉床之感,患者可能会紧张,此时术者要推顶住患者,避免其有恐惧心理,以使患部尽量放松,骤然施一短促的爆发力,使这种短促的爆发力顺畅的到达病变部位,是关节松动开,缓解压迫及疼痛。

4 结论

4.1 练习陈式太极拳能帮助推拿按摩者体会力的使用

推拿强调劲的运用是通过意识支配和有序化锻炼获得并将全身内力聚为一整劲,经过手法施发出来。推拿者若能借鉴太极拳的用劲发力可加深专业技术理解。劲是太极拳的核心原则,起于足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要练好劲就应具备五弓,只有五弓合一。劲力由地而起故步法的稳固是实现各个动作和发力的保障如用房屋基石,以腰为轴引劲上行于脊背,整个脊柱保持一条相对直而内含的弧形,上体含胸拔背、沉肩垂肘使丹田之气自然贴背上下通顺,力达四梢。在如此状态下,推拿者做手法时下肢步法不仅稳固而且上肢又有丹田之气为依托能使手法做得更浑厚有力、深透持久,有助推拿者将整劲发出缩短摸索过程。

4.2 练习陈式太极拳有助于推拿按摩师把握寸劲最佳发出方式

寸劲在武术技击和推拿按摩治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意、气、力高度结合的体现。整复类手法施力与发力的要求是“稳、准、巧、快”,用巧劲制胜。太极拳的技击宗旨是以静制动、顺其运动轨迹以柔克刚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其与整复类手法的要求相通又一次印证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因为太极之髓在于发劲一瞬,适时适机,觉时已晚,小力胜大力于一念无念之间。发劲时要引动丹田之气,发丹田之劲。故深刻领会太极拳巧力寸劲的原理和发出方式对练习好整复类推拿手法有较大的帮助。推拿按摩的初学者应该从练习陈式太极拳开始,尤其应把握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对于已经从事推拿按摩职业多年的医师来说也应该练习陈式太极拳,练习陈式太极拳能及时缓解医师疲劳,延长工作年限,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1]熊 姿,龙 芬.陈式太极拳弹抖发劲与足球射门技术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4).

[2]陈志强.引爆丹田——怎样练好陈氏太极拳爆发力[J].精武,2006(07).

[3]葛 宁,丁 飞.推拿按摩、功能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效果[J].现代康复,2001(04).

[4]郭天之.浅谈按摩对运动损伤的治疗原理[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01).

[5]李竖锐.浅谈太极拳推手劲力作用和机理[J].湖北体育科技,2004(03).

[6]杨黔筑.太极拳运劲发力规律[J].中华武术,2004(03).

[7]于天源.按摩推拿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8]范 伟,刘顺义.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J].中华武术,2001(01).

[9]陈志强.论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J].中华武术,2007(03).

[10]方 磊,方晓明.太极与推拿[J].中医保健,2006(06).

[11]李鸿江.按摩作用机理的现代医学研究[J].按摩与导引,1991(02).

[12]姚 斐等.浅谈导引与推拿的关系[J].江苏中医药,2009(05).

猜你喜欢

陈式右拳患部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大红拳(三)
大红拳(八)
夏天热卖
大黄治疗银屑病
文化生态的整合与重建:陈式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陈式太极拳大师——杨文笏
简法治疗羊烂嘴
古传潭腿(下)
古传潭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