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是一种身体修行

2012-08-15郭伟杰

武术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习练体悟

郭伟杰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动静、虚实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在中国武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多种武术样式方面有着很多体现,尤其是太极拳中的动静、虚实将中国武术文化的辩证哲学观发挥到了极致。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的一个分支,具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深受传统哲学的影响与熏陶,根植于辩证哲学,并以阴阳、动静等哲学为理论基础,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武术,时时刻刻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与哲学观。

1 太极拳的修生养性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指纹,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文化指纹。”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哲理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历经民族传统文化千年绵绵磨砺,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生活行为方式,其对习练者内外兼修作用和对构筑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动静结合

太极拳在技术上要求人们做到自然、放松、无拘无束。胸部微含而自然放松,松腰敛臀。在习练过程当中,太极拳又要使习练者调整呼吸,顺其自然。运动中要以意识为引导,遵循自然而不妄加作为。讲求“中正”、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动中求静,阴阳相生,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完美境界。

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易传》还表达了它对运动变化的理解。它认为,变化的依据就在于对事物之间的互相推移。“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太极拳也集《易经》的精华,从人类的生命活动出发,观察大自然的一切现象,从中探究生命的真谛与意义。同时还认为自然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和人们的生命现象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万物皆太极,正道出了中国哲学整体观以及现代哲学系统论。要求人们认识世界万物用的是整体观,太极拳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思想,主张由自然入手而知虚实动静,把阴阳和谐变化而明劲法,最终达到一个无形出神入化的境界。

习练者在打太极之前,首先要静下心来,做到体松心静,这是让人们的身体达到一种符合自然的安静状态,太极拳的各种要领如圆活流畅、连绵不绝等都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招式都包含着静的状态,内心的平静,身体的舞动,仿佛置身于宁静自如的境界。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1.2 和谐太极

和谐思想古已有之,太极拳中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模式,构成了太极拳发展与传播的根基。太极拳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如2008年奥运会上的万人太极拳表演就是强有力的说明。太极拳可以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个体,创造出一个健康并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为我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贡献。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的一个拳种,依附于阴阳学说,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以身体运动为外在表现,以期达到“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对应,人的“小太极”,自然的“大太极”,两者是相互对应、相互促进的和谐体。

体悟太极拳当中的文化内涵,是习练太极的一个重要方面。太极拳讲求虚实结合、阴阳相生、动中求静等观念与意识,想要达到一种中和之美,和谐是一种行为观念,也是一种处世哲学、修生之道。中和的太极拳理念在习练者不断体悟太极拳的真谛同时,也传达着和谐的哲学。和谐、对称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太极拳遵循的法则。刚柔相济、虚实互换、快慢相间等一系列的对立统一法则,都是体现着和谐的观念。在习练太极拳的时候,直觉的领悟是瞬间的,而太极拳要的是一种体悟,需要习练者体悟“虚静”、“重养气”在整体意识当中得以实现。正如邱丕相先生所言:“和谐则能和平相处,太极拳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给人类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理念。小到人与人,大到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概莫能外。”

2 太极拳对人们发展的影响

2.1 健身价值

天天习练太极拳,要把太极拳作为一种像吃饭洗衣一样的日常行为,坚持练习,把它当作一种习惯,当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我们自觉地、积极地去把它作为一种需求去习练,持之以恒、全身心地投入到习练太极拳的习练中,把习练太极拳当作生活中的乐事,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且还能陶冶自身的身心与情操。中国太极拳不同于西方竞技体育,西方体育强调竞技结果和身体强大,其缺乏精神层面的支撑与追求。反观太极拳,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还能将中国传统哲学与优秀的文化灌输到习练者的意识中,将身体与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强调精神与身体的全面锻炼。循序渐进地使得习练太极拳的人们一步一步地走进太极拳、走进和谐生活的世界当中,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逐步提升大众的身体健康质量。

体悟,在习练太极拳中也是很重要的。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都包含着一定的哲学理论在其中,因为,太极拳在创立之初,就是以武术为模板,集中传统哲学与养生理论,主张形神合一、动静虚实相结合,还将修炼人们以宽容、宁静为品德,要求人和自然相融合等等这些都给习练太极拳的人们身心以极大的有益帮助。

2.2 “天人合一”的意境

谈及“天人合一”就不得不从其根源“道”说起,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所在,不论是儒家的“人道”亦或是道家的“自然之道”,最终天和人都要统归于“天人合一”之道。“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自然景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其结构特征是天人合一”。太极拳是人们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观与人体经络学而创立的,是典型的内家拳系。在空旷的地方习练太极拳,无拘无束的打太极,做到“动静作势,纯任自然”呼吸自然,心胸顿时开阔,顺乎自然,不断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中,天人一体,忘乎烦恼,置身于大自然当做体悟那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习练者的心情自然就变得舒畅、舒缓自如的动作近乎于恬静自然的境界,一切的烦恼与不快都将抛开,自己的身心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虚实开合饶于身间,是从太极拳技术上要求习练者必须遵循的动作要领;浩然之气荡于心间,是太极拳内在的哲学所要求人们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学说,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的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无人之境,与大自然静静地进行心灵交流。”

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母体文化,而由此衍生出很多子系文化。太极拳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子系文化。东西文化在经历了百年的较量,当人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依旧觉得本民族的宝贝还是很多,一旦擦净其身上的灰尘,又会光彩夺目的。

[1]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3).

[2]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4.

[3]邱丕相,王 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604.

[4]马文杰,杨 锐.和谐社会中尚武崇德的当代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23-26.

[5]陈 鑫.陈式太极拳图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习练体悟
浅论习练太极中放松心法的养生效果
习练太极拳膝盖疼原因探究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