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槛上的艺术——《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副文本研究

2012-08-15杜文馨邹惠玲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2年23期
关键词:尔登斯特恩哈姆莱特

⊙杜文馨 邹惠玲[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作 者:杜文馨,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美文学;邹惠玲,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困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的自觉意识,并由此应运而生了一批反传统的艺术形式,荒诞派戏剧就是其中之一。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这种戏剧形式,完全颠覆了传统戏剧的创作模式,以荒诞的艺术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和严肃的主题。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Tom Stoppard,1937—)是荒诞派戏剧在英国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斯托帕的不少剧作并非典型的荒诞派戏剧作品,因为他热衷于汲取已有文学作品的养分来丰富自己的戏剧创作,同时又将最具原创性的元素注入到经典文本之中,以一种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视角和笔调来叙述一个崭新的故事。由于斯托帕对于莎士比亚的热衷,他的许多作品都取材自莎翁戏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他的成名作《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1966)。在创作这部剧时,斯托帕大胆挪用、改写了莎翁经典《哈姆莱特》中的人物和情节,并巧妙地运用《哈姆莱特》结尾的一句话作为自己剧作的标题。然而,《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并非是对莎翁经典的抄袭和拙劣模仿。斯托帕成功运用荒诞派戏剧的模式创作出这部具有鲜明斯托帕特色的作品,把创作视角聚焦于《哈姆莱特》中的两个配角,即哈姆莱特王子的两个侍臣兼旧友——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将他们由《哈姆莱特》中的配角转换成自己剧作的主人公,在舞台上展现了他们被生存环境所困扰、被命运所捉弄的人生悲剧,传达出自己现代悲剧生存的独特思考。从这部戏剧跃入公众视野的那刻起,对于它的研究和评价就集中于这部剧与两部经典戏剧作品——《哈姆莱特》和《等待戈多》的互文关联上。然而,尽管国外评论界对这部剧作进行了大量剖析和解读,却鲜有学者就该剧的标题展开分析和阐释。本文将借助法国文艺理论家吉拉尔·热奈特的副文性理论对《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标题功能进行阐释,开掘该标题之于这部荒诞派经典剧作的重要价值。

吉拉尔·热奈特在前人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对文本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将文本间存在的或隐或现的关系称为跨文本性。在《隐迹稿本》中,热奈特梳理、总结了跨文本性的五种类型,即互文性、副文性、元文性、超文性和广文性,并在《副文本:阐释的门槛》一书中,就“副文性”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按照热奈特的观点,副文性(paratextuality)是指“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与此作品中的‘副文本’(paratext)部分所维持的关系”(Genette,Palimpsests 3),标题、前言和插图等部分都属于副文本的范畴。热奈特用门槛(threshold)这个词反复强调副文本在文本内外关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认为,读者若要进入文本的世界,就必须发现并通过这个门槛。而作为副文本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标题对于整部作品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领航作用。

在《副文本:阐释的门槛》一书中,热奈特把标题的功能界定为四类,即识别功能、描述功能、隐含功能和引诱功能。“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这个标题同时体现着这四种功能。因而,这个标题已不单纯是一部作品的名字,而是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莎翁悲剧与20世纪的荒诞派戏剧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两种戏剧形式的杂糅首先体现在这个标题上。它是引领读者走入戏剧殿堂的门槛,同时也是读者沉思冥想的归途。

如果有人问,“您看过《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吗?”不熟悉这部作品的人大概会反问道:“《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是什么?”而对于知道这部剧的人,他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看过,是一部搞笑的荒诞戏剧”,或者是“听说过,是斯托帕根据《哈姆莱特》改写的一部作品吧”。事实上,这是典型的识别性问题,准确地反映出标题最初始、最首要的功能——识别功能。按照热奈特的观点,识别功能是指读者可以通过标题来辨认作品。作品的标题就如同人的姓名,要寻找一个人必须首先知晓他(她)的名字。同样,了解一部作品首先要从作品的标题入手。无论作家出于何种考虑为自己的作品命名,这作品一经发表,跟随它而来的标题就成为一个符号或一种象征,与作品本身联系到一起。斯托帕的这部作品也不例外。就读过或观看过《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读者或观众而言,这个标题不仅让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这是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的作品,而且使他们把这个剧的故事情节与莎士比亚经典《哈姆莱特》和荒诞派经典《等待戈多》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这个二维的标题便包含了多维的立体意义。

如果说,识别功能告诉我们“标题是什么”,那么标题的第二个功能便是从“为什么”开始。标题的第二个功能——描述功能主要表现在标题包含的信息对于文本的描述性上。换言之,是我们通过标题可以得到关于文本的哪些信息。在阐述标题的描述功能时,热奈特借用语言学术语,把标题描述文本的功能划分为主位式标题功能(the function of thematic titles)和述位式标题功能(the function of rematic titles)。而主位式标题又可细分为预示性标题(proleptic titles)、反语式标题(antiphrastic titles)等。绝大多数的作家在为作品命名时都会将标题的描述功能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一个准确而富有内涵的标题不仅可以传达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反映出作家的好恶和意图。“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这个标题的预示性是显而易见的。看到标题,观众不仅认识了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这两位主人公,并且意识到他们的死亡结局。这个预示性标题使观众的注意力从“是什么”转移到“为什么”。换言之,他们已经预感到这部剧的结局,因而在观剧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在期盼这个结局,而且将会有意识地去探究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在这一点上,《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十分相似。《等待戈多》这个标题明确无误地预示着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一直在等待戈多的结局,促使观众去探寻等待背后的深意。然而,斯托帕的标题又比贝克特的技高一筹,因为《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不仅属于预示性标题,同时也是反语式标题。根据标题的表述,观众会倾向于将这部剧归为悲剧或者正剧,可是《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却充盈着大量具有鲜明荒诞剧色彩的喜剧元素。这种标题与文本内容的强烈反差颠覆了观众的思维定式,使得整部戏剧耳目一新。

此外,《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标题还具备述位式的特征。按照热奈特的说法,述位式标题展示的是文本的类型而非文本的主题思想,当标题中出现“颂”(ode)这个词,读者会意识到他们将要阅读的是诗歌,当标题中出现“短篇故事集”(novellas)这个词,读者则会意识到他们手中拿着的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斯托帕根据《哈姆莱特》中英国使臣的话来命名他的剧作,而由于《哈姆莱特》在西方社会的超高知名度,人们一看到《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这个标题,马上会联想到《哈姆莱特》中那两个背叛哈姆莱特、转而投靠新国王克劳狄斯的小人——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随之便会把《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与《哈姆莱特》联系起来,于是,他们会很自然地将这部作品定位于戏剧。所以,尽管标题中没有明显表明文本类型的词语,《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也是一种隐含的述位式标题。由此可见,虽然《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与《等待戈多》同为预示式标题,在标题的功能上,前者包含着更多层面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后者。

从《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标题的描述功能来看,这个标题是有关该剧的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源,它所传递的文本信息不仅介绍了主要人物,揭示了故事结局,还颠覆了读者或观众的思维定式,激发人们积极主动地欣赏戏剧情节,同时又能使引导他们较为客观地对这部剧进行揣摩和思考。

《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这个标题不仅预示着剧作的主题和类型,而且会使人联想到《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在情节上与《哈姆莱特》的关联。这也就是热奈特阐述的第三类标题功能——隐含功能。隐含功能亦被称为隐含价值(connotative values),是依附于描述功能而产生的第三类标题功能(Genette,Paratexts 91—93)。隐含功能强调标题的历史表达、文本类型以及文化影响。通过标题可以界定作品的创作年代、判断文本的类型、发掘文化对作品命名的影响。《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标题源自《哈姆莱特》中英国使臣的话:“我们从英国奉命来此,本来是要回复这儿的王上,告诉他我们已经遵从他的命令,把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处死……”这种隐含的引用可以引发观众的一系列回忆与联想,从而达到戏剧结构和情节上的特殊效果。首先,这个标题使观众的注意力在第一时间就聚焦到了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这两个人物身上,那些了解《哈姆莱特》剧情的人会立刻在脑海中捕捉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回顾他们的言行。可是,随着《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戏剧情节的发展,观众刚刚恢复的对这两个人物的记忆就被颠覆了。这种思维反差加强了观众对这部剧的敏感度。越是熟悉《哈姆莱特》的人,越是会被斯托帕的这部剧作所吸引,因为它完全摧毁了人们对《哈姆莱特》情节和人物的既定印象。更重要的是,斯托帕根据《哈姆莱特》结尾处英国使臣的话来命名自己的剧作是富有深刻蕴意的。在《哈姆莱特》中,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以死亡告终,而斯托帕的剧则以他们的死亡开始。在这层意义上,这部剧的这两位主人公其实从一开场就以逝者的面貌出现,这一点也可以从标题的时态得到印证。而且,《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结尾部分再一次回到《哈姆莱特》的情节,仍旧是英国使臣宣布了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的死讯。这样,在斯托帕笔下,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以死亡开始,又以死亡告终,因而他们的所有行为都毫无意义,所有努力都是徒劳。这种源于悲剧、又止于悲剧的标题设计使得这部荒诞派剧作充满悲怆之感。

尽管标题是为整部作品服务的,但是出于各种目的或原因,许多作家在为作品命名时不得不考虑作品的受关注度。所以,一个诱人的标题便成为读者阅读一部作品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就催生了标题的引诱功能。热奈特认为,真正的好标题应该是“激发好奇心,但又不完全满足它”(Genette,Paratexts 92)。《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亦是如此。斯托帕引用《哈姆莱特》中的语言作为自己剧作的标题,其目的就是要借助莎士比亚经典悲剧的影响力,扩大自己剧作的受众面。在这个标题中,两位人物名字的出现首先引发人们的好奇,熟悉和喜爱《哈姆莱特》的人们会被这两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所吸引。而标题中预示的故事结局又会激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猜测。这是一部拙劣的仿作、一部截然不同的新作还是单纯拿莎翁经典吸引人眼球的闹剧呢?人们的疑问会随着标题带来的信息而层出不穷。这自然会促使走进剧场去一探究竟。此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封面设计。一个新颖的标题设计同样可以引发读者或观众的阅读热情。《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这部书的封面设计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部剧作最经典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封面设计将亮点突出在“和”(and)这个单词上。英文中的“和”(and)可以用符号“&”来代替,同时这个符号又与绞索的形状极其相似。考虑到这一点,封面设计者将标题中的“和”(and)设计成绞索的模样,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吸引眼球,同时又与标题和文本内容十分契合。

斯托帕将自己的成名剧作命名为《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有意为之。借助这个标题,斯托帕不仅表明了作品的主题、类型和悲剧结局等,而且突出强调了这部剧作与《哈姆莱特》的文本关联,自标题起就颠覆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将一部独具特色的“仿作”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与《等待戈多》这两个标题之间的关联则更偏重于意识而非形式。尽管人物、情节取材自古代,可是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却无不散发着现代人生活的无奈和悲凉。热奈特将他的著作命名为《副文本:阐释的门槛》,是因为对于他来说,一部作品就像一座宫殿,而标题、前言、目录,甚至是书籍的封面都是人们进入这座宫殿的门槛。无论内容多么引人入胜,都要先迈过宫殿外的这道门槛才能进入到里面的世界。因而,标题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短小,却是点睛之笔。通过对《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标题功能的阐释,我们可以从一种独特的视角进入汤姆·斯托帕的戏剧世界,更加全面地解读这部荒诞派经典,为这部剧的研究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1]Beckett,Samuel Barclay.Waiting for Godot:Tragicomedy in 2 Acts.New York:Grove Press,1982.

[2]Genette, Gérard.Palimpsests: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Degree.Trans.Channa Newman and Glaude Doubinsky.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7.

[3]Paratexts——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Trans.Janee Lewi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Shakespeare,William.Hamlet.Hertfordshire:Wordsworth Classics,1992.

[5]Stoppard,Tom.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New York:Grove Press,1994.

[6][英]威廉·莎士比亚.哈姆莱特[M].朱生豪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7][英]汤姆·斯托帕.戏谑——汤姆·斯托帕戏剧选[M].杨晋等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猜你喜欢

尔登斯特恩哈姆莱特
被特赦的白宫老特工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A斯特恩、B斯特恩、C斯特恩
刀尔登:为经典去魅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斯特恩是个工作狂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歧视之罪
谦和独裁者
新疆博湖第二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活动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