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转移”教学过程设计

2012-08-09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730070周河昌

地理教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富士康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730070) 周河昌

一、复习导入

1.图片展示美国苹果公司的电子产品广告中的文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加州苹果公司设计),Assembled in China(中国组装制造)。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不同,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公司把电子产品的组装厂布局在中国?(引导学生得出电子产品的组装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区位的选择要考虑劳动力因素。)

2.图片展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把汽车制造厂布局在中国成都、天津、广州等地。

美国加州的苹果公司设计 中国组装

二、生成概念

归纳以上两种现象的特点,引导学生生成概念。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并强调补充产业转移的分类,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三、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案例展示—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简介

富士康科技集团1974年创办于台湾肇基,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字内容、汽车零部件、通路等6 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10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 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被称为全球的“代工巨头”。

总结材料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信息:富士康最早创办于台湾,后来转移到了祖国大陆,而且在大陆取得快速发展。

2.分组讨论探究

(1)富士康为什么要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 (学生回答略)

(2)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联想深圳为经济特区)

3.汇总结果,拓展思维

(1)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最主要是考虑了劳动力和市场两个因素。(图片展示富士康在大陆的招聘场面和iphone 4 的销售场面)

①劳动力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思维拓展:20世纪下半叶,东亚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何经历了如下的转移?

讲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纺织等传统工业向日本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信、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充分发挥本国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以及低工资的优势,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20世纪80年代,利用日元及“亚洲四小龙”货币升值,许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出去的大好时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加工贸易基地。

思维拓展:为何欧美日韩汽车企业纷纷进驻中国?

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汽车普及率已经很高,而我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近年来我国汽车的销售量逐年增加,如下图。同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为了避开这些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②市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深圳的特殊性——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有较低的内部交易成本。内部交易成本不仅要看各种内部交易所直接发生的成本,还包括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便捷,当地的办事效率、社会环境等。在我国媒体上,经常听到类似“改善投资环境”或“改善软环境”等提法,实际上就是地方为吸引产业转移而尽力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还有很多。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角色体验,升华对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认识

(1)比较案例,发现差异

①富士康进军郑州

2010年6月1日起,富士康提升整体薪资水平,最低涨幅达30%。

6月16日至19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应邀率团到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母公司参观考察,与富士康签订了一系列深化合作的战略协议。

8月2日,富士康郑州新工厂开工生产,标志着富士康向内地转移迈出实质性步伐 。

郑州当地一位政府官员曾向媒体表示,为了引入富士康,政府在税收、土地供应、用工服务等多方面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内地的一些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种同质化竞争现象——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供暖等配套设施、劳动力供给,这些“红利”是它们能够给予富士康的全部。河南的优势在于,富士康的80万员工中,河南籍员工有15.7万。另外,该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土地出让金额也都相对较低。

②耐克弃中国而去

广东丰泰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代加工厂。多年来,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耐克公司下单,丰泰代加工的。但今年以来,耐克却把许多本该给丰泰的订单下到了越南,不但大规模扩充在越南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并计划到明年年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耐克从“中国制造”转而他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越南的工资比中国更低。

通过富士康进军郑州和美国耐克公司选择在越南建厂的材料,引导学生发现两家企业向不同地方进行转移的原因差异。

(2)引发东亚产业转移的重新思考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部地区紧紧抓住全球产业跨境转移的机遇,引进了数以万计的现代化工厂,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了传统产业,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工业已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资本运作、人才培育、产业配套等方面积累了明显优势。与此同时,人工成本、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寻找新的落脚点。正好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西部正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

(3)创设情境,分角色体验,深化认识

富士康企业经历了从台湾→深圳→郑州的转移过程。有人说,接下来富士康将要来到兰州。今天是兰州招商引资的大会,把大家分成企业家代表、市政府工作人员、普通群众,谈谈各自的看法。通过讨论,深化对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认识,运用所学知识体会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该做哪些工作。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富士康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富士康高科技转型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