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碳视角的乡村规划探索:以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村庄规划为例

2012-08-06董魏魏刘鹏发马永俊

关键词:磐安县乡村规划城乡

董魏魏,刘鹏发,马永俊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0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1].在此理念的引领下,“低碳”开始广泛深入到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各个环节,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2].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低碳方案中,我国开展了多以城市为主的低碳城市建设,即我们所熟知的“低碳城市”,乡村通常是被忽略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减少乡村的碳排放,从低碳的理念对乡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1 城乡统筹下的低碳与城乡规划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以来,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理念、模式、政策在不断地完善与调整,以建设低碳社会为目标的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得到广大学者与百姓的认可.

1.1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所谓“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整合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和城乡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空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高效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高速发展的城市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快并协调城乡共同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对于乡村规划而言,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城乡空间资源,构筑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引导农民向规划居民点集中居住,促进乡村建设空间和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同时,将城市的科学文化、资金技术、资源优势与乡村生态、腹地资源优势相互共享,提升乡村基本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创建均质共享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

1.2 低碳与城市规划

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自提出低碳概念以来,我国有关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已开始涌现.如厦门市于2009年编制出台了全国首个低碳城市规划《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目标、对策措施等.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运用主要表现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将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土地使用方式、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为建设低碳城市规划提供理论基础[3].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规划会促进城市碳排放的减少,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

1.3 低碳与乡村规划

近年来,我国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但是尚未对低碳乡村规划进行实践与研究.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碳的消耗与排放量将与日俱增,目前农村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3].如张咪咪[4]从生活能耗角度提出农民生活消费诱发的能耗量及碳排放量与其收入水平表现较强的正相关性;赵行姝[5]提出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使得能源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急剧增长.可见,将低碳理念贯彻运用到乡村规划建设中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工作必须建立在统筹城乡空间、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城市是各项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长期以来集中于城市的各项研究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针对乡村地区发展的研究却难以形成系统性[6].

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主要集中在“城”,而对城乡一体化中的“乡”的低碳建设关注较少.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低碳乡村规划可以借鉴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成果,但由于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在规划内容、规划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按照低碳城市的规划要求来编制低碳乡村规划.笔者认为,低碳乡村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环境以及与城市的联系发展低碳产业,采用生态技术、土地集约使用等方法,规划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笔者以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村庄规划为案例,对如何将低碳理念运用到乡村规划中进行一次探索.

2 案例——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

通过对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的实地调研,对石头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情况.

2.1 现状分析

1)产业结构单一.石头村现有农户246户,共718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域内有小作坊、小企业10余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环境效益低,污染较大,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旅游与服务业的规划和发展将作为未来规划的重点予以考虑.

2)村庄布局分散,道路结构混乱.乡村居民点分布有较强的地域特性,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空间布局分散的”共同特征.石头村现有居住用地 2.21 hm2,人均 30.74 m2,房屋以泥、木结构为主,比较破旧;布局比较分散,不能融入村庄生态和乡村文化中.此外,村内道路结构混乱,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要,对这方面需要加以合理规划与布局.这种分散的空间布局虽然为以后新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存在土地资源集约度较低、村庄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3)公建设施缺乏.乡村公建设施是以村委会为中心,建设商店、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和公共绿地等.石头村目前主要的公建设施有村两委办公楼1幢、大礼堂1座、商店1处.缺乏供村民闲暇休息和运动健身的场所和公共绿地.

2.2 发展优势

通过与周边行政村的综合比较分析,石头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生态环境良好.石头村周围山体的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2)物种资源多样.石头村村庄四周树林茂密,分布有红豆杉、银杏林、毛竹林、柿子林、柑桔林等;山坡旱地主要种植各样中草药材、蔬菜瓜果和五谷杂粮.

3)旅游资源丰富.村庄现留存10幢古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保护价值;村庄西部水口处有20多株古树名木,树龄大多在500 a以上;南部山地栽培有百亩银杏林;特色农产品有中草药、蔬菜瓜果、各色水果和五谷杂粮等,为村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4)政策优势.石头村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云山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磐安县政府把石头村重点建设为磐安县乡村生态农家乐旅游名村,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

2.3 发展目标与定位

石头村发展要依托资源和政策优势,建设成以生态农业为特色,以乡村农家乐旅游为支柱,以特产和旅游商品商贸经济为衍生的经济特色村.根据磐安县相关规划的内容,同时考虑石头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确定石头村的今后发展方向为:

1)磐安县安文镇乡村生态宜居村;

2)磐安县云山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磐安县乡村生态农家乐旅游名村.

3 低碳乡村规划

针对石头村发展现状,着重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能源及环境、住宅设计等几方面对石头村进行低碳乡村规划的探索.

3.1 低碳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乡村建设的资金保障.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建设低碳乡村.石头村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工业方面要转变过去小工业高污染发展道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家特色旅游,转变产业结构,走低碳发展之路.

根据石头村发展现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同时突出农产品的衍生品开发,实现产销一体化;以工业实现产业链延伸,改变原来村庄小工业各自为主的现状,进行企业改造,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衍生品开发等低碳产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旅游,石头村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资源,应结合生态农业发展农家休闲旅游,突出休闲乡村旅游和生态运动旅游.同时,部分农产品加工成品可以作为旅游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2 空间布局

石头村规划布局中,根据地形地貌、村庄历史形成格局,重点考虑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的需要,规划确定石头村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园、三廊、四片”.“一心”指村庄北部保留古建筑至村大礼堂区块,为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分布较为集中区域,为村民的公共活动中心;“两园”,指百果园和百草园,村庄水口南面小谷地及附近区域和百亩银杏林及附件山坡地;“三廊”指石头村东西走向、东南走向、西南走向等3条主干道,为石头村3条文化和生态景观长廊;“四片”指石头村东片、西片、东南片、西南片等4片村民组团区,可供“住农家”农家乐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图1为石头村规划结构图.

图1 石头村规划结构图

图2 石头村道路系统规划图

3.3 道路交通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7].因此,实现交通的低碳化是建设低碳乡村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建立“绿色交通体系”.

建设网络化的乡村道路系统,尤其要重视村内次干路网的建设,提高路网的密度,增强次干道的通行能力,以疏解村庄的生产生活交通流,从而降低碳排量.图2为石头村道路系统规划图.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是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这就对乡村道路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居民社区的公共娱乐设施尽量靠近村庄主干道路,以便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将其限制在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可接纳距离范围内.另外,设置合理的公交站点,尽量减少村民自驾车进城的频度,从而减少碳排量.

3.4 绿地景观系统

绿地系统布局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石头村自然和地形特征,规划采用点(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道路绿地)、面(广场)的布局模式.石头村充分保护和利用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多种绿化手段,结合村内原有的景观特色,突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完善原有的绿化系统.

1)点状绿化:庭院或路旁大树,形成石头村的景观节点.

2)线状绿化:沿河及村内道路绿化带,形成石头村的景观走廊.

3)面状绿化:村内公共活动中心作为石头村的中心景观区.

4)山体绿化:石头村位于四面环山的一个山间盆地,四周青山环绕,景色优美,周围茂密的森林环抱村庄,形成绿契,构建村庄绿地空间布局体系.

最终构成了以中心景观区为交点的3条景观走廊连接村内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形成了合理的布局,见图3.在总体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绿色植被对点、线、面、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运用“碳氧平衡”原理,美化居住生态环境,减少对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

图3 石头村绿地景观分析图

3.5 能源与环境系统

石头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磐安县有高山、低山、台地和丘陵等复杂地形地貌因素,气温、降水和日照差别很大,多年平均气温为13.9~17.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409.8~1 527.8 mm.结合石头村的自然条件,主要从能源供给、水环境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能源和环境的规划.

3.5.1 能源供给

根据石头村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建立高效清洁的生态能源系统.根据乡村建筑属性及对能源的利用方式可把生态能源系统分为2个部分:一是居住建筑部分的生态能源综合利用,其中在居住建筑上安装太阳能——热能利用系统,与给水设施结合,保证正常的供热、供水;二是利用乡村的生物资源发展沼气.主要利用生物秸秆结合可分解生活垃圾,生产沼气,主要用于照明和炊事,沼渣和沼水可用于农田灌溉.通过建立清洁高效的生态能源系统来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降低碳排放.

图4 净化沼气池工艺流程

3.5.2 水环境处理

石头村水环境主要涉及生活污水处理和雨水处理2个方面.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可以采用净化沼气池法,雨水处理可采用雨水收集技术[8].

1)净化沼气池法.采用净化沼气池法对石头村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近年来逐步得到普及.它将沼气厌氧消化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结合为一体,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见图4.

图5 雨水收集利用流程

2)雨水收集技术.雨水收集主要流程是:收集→储存→净化水质→利用.通过安装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将雨水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可以用来浇灌水田、洗车或冲洗马桶等,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见图5.

3)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过程是混合物资流的有序运动,包括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转运、处理、处置,最终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目前,主要处理方法有填埋法、焚烧法、生态处置法[8].根据村内垃圾现状情况,石头村现有生活垃圾分类可以采取分类处理的方法.第1类是可分解垃圾,就近选择房屋设置垃圾箱处理;第2类是不可降解废品就近街道设置回收站点,主要回收废旧物品和电子垃圾等;第3类是危险品回收,如农药瓶装废品、化学物品等危险品,统一由相关人员严格回收处理,从而确保石头村的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处理.

3.6 住宅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展开,乡村村民住宅的新建和改造将成为我国住宅建设的主要部分.因此,关于节能减排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理论研究都需要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在技术上参考绿色建筑标准,应该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和建筑节能的新理念[9].住宅设计节能减排的一般做法有: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在建筑材料中推广节能环保建筑型材、空心砖等[10].

由于石头村的旅游资源丰富,规划把村庄的发展目标定位为磐安县乡村生态农家乐旅游名村,在今后的村庄建设中,用于旅游接待的建筑将占石头村住宅建筑的很大部分,旅游建筑的节能减排将变得很重要.规划对村民住宅建筑参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但是用于旅游接待的建筑要严格遵循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的标准设计.

4 结 语

从低碳的角度,结合低碳与城乡规划的相关理论,对石头村的产业、空间布局、道路交通、能源和环境系统、住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低碳乡村规划的探索.笔者认为,在编制与建设低碳乡村规划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规划:

1)产业规划: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低碳产业来发展村域低碳经济,为低碳乡村规划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2)空间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历史形成格局,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用地布局,采取紧凑的空间布局方式,为构建与发展低碳交通体系提供基础.

3)道路交通: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等条件,大力倡导公共交通及慢行交通,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减少乡村地区的碳排放.

4)绿地景观系统:注重碳汇林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综合运用多种绿化手段,在原有的景观基础上,完善原有的绿化系统,增加乡村地区对CO2的吸收能力.

5)能源与环境系统: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积极利用新型能源,形成乡村生态循环链,对乡村的各种污水与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适当探索污水与垃圾的生态化、循环性处理模式.

6)住宅设计:积极利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设计标准上采用绿色建筑标准等.

低碳理念下的乡村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之一.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从低碳的视角来编制和建设低碳乡村规划,以期降低乡村地区的碳排放,促进低碳社会构建,使乡村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徐雷.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之路[J].建筑与文化,2006(8):20-28.

[2]陈晓春,唐姨军.中国低碳农村建设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0(2):107-112.

[3]徐怡丽.低碳视角下的新农村规划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1(5):35-38.

[4]张咪咪.中国农村居民生活间接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J].统计教育,2010(7):35-40.

[5]赵行姝.农村社会转型与低碳排放路径[J].环境经济,2005(3):41-43.

[6]陶德凯,彭阳.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J].规划师,2010(3):51-54.

[7]郑萍.基于低碳交通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0(8):131-133.

[8]明庆忠.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9]王新哲,刘晓.新疆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巴楚县试点新农村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1(1):67-75.

[10]庞丽,谢宝元.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农村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1(2):507-508.

猜你喜欢

磐安县乡村规划城乡
磐安县玉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城乡涌动创业潮
乡村规划中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江油星火村为例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