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山胃乐胶囊治疗120例气滞血瘀型胃炎经验

2012-08-03黄笃高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龙山胃脘气滞

黄笃高

(湖南省涟源市田心卫生院,湖南 涟源 417126)

胃炎是胃黏膜炎症的统称。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根据这一情况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120例气滞血瘀型胃炎患者采用龙山胃乐胶囊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120例气滞血瘀型胃炎患者,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18~70岁,平均42.3岁;病程 2~ 10年,平均5.25年。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新药(中药)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即:①以剑突以下、脐以上发生疼痛为主诉;②有反复发作史;③X线钡餐、纤维内镜、胃液分析等检查结果阳性,第1项为必备条件,其余条件具备 1~ 2项可确诊。

1.3 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分级为Ⅳ级(反复发作,疼痛剧烈,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须多次用药才能缓解)37例,Ⅲ级(疼痛时间较长,超过4h,需用药,用药后即止痛)42例,Ⅱ级(呈胀闷隐痛,持续时间不到4h,偶需服药)32例,I级(偶觉胀闷疼痛,时间较短。休息后可自行缓解)9例。

1.4 符合标准

纳入胃脘痛诊断标准及年龄在18~70岁;观察前1月内无消化道出血史、手术史(观察前 2周内未使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病为主要适应症的中西药物) 并且自愿接受观察,保证完成疗程者。以上资料都符合标准,具有研究的意义。

1.5 疗效功能

活血行气,和胃止痛,生肌敛疡,用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气滞血瘀症,症见胃脘疼痛或胀满,胸闷食少,嗳气吞酸,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

1.6 方 法

1.6.1 处方来源

本制剂是在龙山地带民间治疗胃脘痛的经验基础上,并用生长于龙山一带的草药而组方的,以治疗胃脘痛为主要适应症的胶囊制剂,故名龙山胃乐胶囊(Longshan Weile Jiaonang)。本处方来源于指导老师的临床根据龙山地带民间治疗胃痛的经验,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经反复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形成。

1.6.2 处方组成

龙山胃乐胶囊处方由 峨参72g、丹参215g、蒲公英214g、白芨107g、白芍107g、浙贝母107g、枳实73g、海螵蛸72g、乌药72g、川楝子72g、木香72g、延胡索43g、乳香36g、 没药36g、水田七36g、凤凰衣36g、砂仁21g、檀香22g、地雷21g、三七23g、公丁香7g、 甘草36g、组成22味中药组成[1]。用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气滞血瘀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以上处方剂量制成胶囊,口服,一次4~6粒,一日三次。10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停止使用其他可以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

1.7 统计学方法

痊愈:治疗症状消失,半年内不复发,理化检查正常。显效;疼痛改善2级以上,理化检查明显好转。好转:疼痛改善1级以上。无效:疼痛改善不足1级或加重,理化检查无改善或加重。采用 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对我院共收治120例气滞血瘀型胃炎患者采用龙山胃乐胶囊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痊愈 55例,显效32例,好转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2 %,见表1。

表1 120例气滞血瘀型胃炎患者治疗前后相比

3 讨 论

中医胃脘痛病是指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病证,发病率极高,我国大约50%的人患过胃脘痛。该病主要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胃炎发病率约占人群的15%以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也在10%以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癌变倾向,因此,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2]。现代医学对这两种病在诊断方面有许多新技术,病因研究上也有较大进展,认为其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失调、精神因素以及神经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常采用替代治疗、抗炎治疗,改善胃动力及护膜、神经受体阻滞剂治疗,虽然近期疗效明显。但停药后复发率极高,约达90%以上。因此,以中医药治疗这两种常见多发病,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是医界的热点课题。

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是多因素多途径的,其反复的原因与细菌感染、黏膜屏障功能及全身情况密切相关,治疗不能单纯从扶正或祛邪入手,而应注意改善体质、重视病因消除、整体调理,对于方药研究应当注意从消除胃痉挛,促进胃蠕动、胃排空,提高黏膜屏障功能,消除致病原因,使进黏膜修复,改善黏膜血供等方面综合入手,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在前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根据民间经验,结合现代研究,在突出中医特色的提前下,精选药味,确定了本方。方中峨参甘辛微温,入脾胃经,有补益中气、理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故为君药。乌药辛温入脾肾经,能顺气止痛,砂仁辛温归胃肾经,化湿开胃,温脾理气,川楝子苦寒归肝,小肠经,能舒肝理气止痛、青木香归胃经、理气止痛、解毒消肿,公丁香辛温归肺胃经,能温中理气降逆,补火生土;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有下气消积、降浊散痞之功;浙贝母苦寒有清热化普浊、开郁散结之功;檀香辛温归脾胃经,可理气和胃,散寒止痛;地雷辛能行气止痛,活血消肿;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乳香辛苦温入肝脾、调气活血、散瘀止痛、排脓生肌消肿;没药归肝脾经,散血祛瘀止痛,生肌敛疡;三七甘微苦而温,归肝胃经,能散瘀止血、消肿止痛;水田七甘凉,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延胡索理气活血、散瘀止痛;以上各药合用舒肝理气、散郁结、活血止痛,共为臣药。因理气止痛之药多辛燥,易化火伤阴分,故佐以白芍、蒲公英、凤凰衣、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既能平肝柔肝,缓急止痛;又能养血敛阴,使阴分不伤;蒲公英苦寒,可清热解毒、消肿抗炎;凤凰衣甘平能养阴、敛疡、润燥、防辛温之品化燥化火。又胃炎、胃十二指溃疡之病的发生与胃酸过多相关,故又佐以乌贼骨敛疡,制酸。辛温之品易动血,故佐以白芨敛疡、止血[3]。甘草味甘,能补益中气,又调和诸药,以为使药;现代研究表明,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可改善胃肠功能活动和黏膜血液循环;促进黏膜修复,并有消炎作用,清热解毒之品,有明显的抑菌抗菌、消炎作用;综观本方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生肌、消炎止痛,扶胃制酸之功,切中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机,故有明显疗效。

在根据指导先后应用基本方中的峨参及基本方治疗胃脘痛病例上万例,获较好疗效。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对肝、肾、血象有毒副作用,说明安全可靠,具有开发前景,为便于临床应用和更好地开展研究。在跟从指导老师多年对治疗胃痛的经验,总结和探讨龙山胃乐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炎患者的疗效情况,更加进一步的证实了龙山胃乐胶囊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气滞血瘀症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对肝、肾、血象有毒副作用,说明安全可靠,具有开发前景,为便于临床应用和更好地开展研究,特提出对龙山胃乐胶囊制剂的研制值得推广和借鉴。当然药物的治疗对胃病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作用,但是患者还需要注意对生活的调养。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你的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治疗胃病最好的方法是自我保健,只要能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尤其注意养成生活规律、饮食有节的良好习惯,做好调护,不仅可以减轻病痛,还有可能使本病完全治愈。因此对气滞血瘀体质的生活调养而言,在生活上,应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气滞血瘀体质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药物调理(气滞瘀血体质宜用行气、活血药疏通气血,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应根据气滞血瘀部位不同灵活选用)有较好的解郁作用。龙山胃乐胶囊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活血、止痛降浊、敛疡之功,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1]石海澄,黄笃高,石凯歌.龙山胃乐胶囊治疗胃脘痛408例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8):474-475.

[2]于晓.胃脘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3]许文洲.飞行人员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疗养期的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

猜你喜欢

龙山胃脘气滞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简论龙山黑陶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曹志群教授运用排气饮治疗胃脘胀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