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

2012-07-26樊艺峰

山西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夏县饮用水水源

樊艺峰

(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运城 044000)

1 概况

夏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东北边缘,面积1348.49km2,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地、黄土丘陵台地、冲积平原等各种地形。全县辖11个乡镇,257个行政村,647个自然村,总人口35.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82万人。

夏县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79.2mm,分布有六河二渠二十四条沟岔。根据《夏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2010年,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046万m3,可利用量6190万m3,其中河川径流量8338万m3,可利用量2906万m3,地下水资源量9331万m3,可利用量4945万m3,重复量1661万m3。尽管全县地表水较为丰富,但由于分布在中条山腹地,难以利用。山下平原区河流以及前山沿小沟小岔干枯断流,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支撑。随着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大多中浅层井报废,井越钻越深,严重威胁饮水安全。复杂的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落后的经济状况,以及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质性和资源性缺水问题,成为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广大群众饮水安全的潜在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积极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以前,兴建了单村单户小型提、引、蓄水工程,共兴建人畜饮水工程454处,使93个村10.59万人和2.74万头大畜的缺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第二阶段是2000—2005年饮水解困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共兴建饮水解困工程350处,解决了396个自然村6.352万人、1.1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第三阶段是“十一五”期间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阶段。2005—2010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按照“以建设集中安全工程为龙头,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以强化管理和永续利用为重点,以提、引、蓄并举为内容”的建设思路,全面完成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兴建工程239处,解决了382个自然村11.52万人、3792头大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 主要问题

2.1 饮用水水质超标

根据2009年夏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全县3处具有代表性水质的安全检测结果,并与《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相对照,经综合分析,夏县饮用水水质状况的安全程度不容乐观,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超标,饮用后水中所含的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将产生不良影响。截至目前,全县7个乡镇中有18个自然村、18393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水质不安全问题。如果长期饮用,易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必须尽快进行净化及改造处理。

2.2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且用水不便

经过调查摸底并和水源保证率安全规定进行对照,全县有177个自然村、37314人的供水水源保证率在不同程度上达不到安全要求。生活用水量根据调查结果与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对照,全县约有12087人的供水水量尚不能满足要求。调查中还发现虽然一部分居民供水入户,但由于干旱时无法保证吃水,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有2702人,群众仍需远距离取水,用水极为不便的有22525人。

2.3 工程技术落后

夏县是省级贫困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县级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难以足额落实,在工程建设上优先考虑群众能够用上水,饮用水水质的净化和消毒缺乏必要的工程设施和设备,饮用水安全卫生条件差,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2.4 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存在弊端

由于工程分散,缺乏统一组织,建筑材料及设备难以统一采购,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难以保障。已建成的部分饮水工程产权不明确,经营管理混乱,工程设施保护不得力,主要建筑物大多没有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存在乱取土、乱堆放、乱倒垃圾的现象,破坏侵占供水设施的情况时有发生,设施设备偷盗严重,安全生产制度及操作规程不健全,缺乏定期维修养护,设备完好率较差,水源地保护不力,供水水质缺乏必要的检测,水质难以保障。再加上部分供水工程修建时间较长,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且配套设施不健全,群众缴费意识差,水费收缴难度大,致使工程运行难以为继。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是加快农村稳步脱贫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社会公益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水利、财政、发改委、扶贫、卫生等各部门的专业职能作用,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大事、实事来抓,并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3.2 加强水源保护,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为确保饮水安全,必须从源头上做好水源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划定水源保护区,保护好饮用水源。饮水工程建设必须设置净化设施,确保向用水户提供达标的生活饮用水,同时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3.3 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在保证供水水源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农村其他用水需求,搞好水源地保护与水质净化,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同时注重水质的监测与净化,既要考虑当前实际,又要兼顾长远发展,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3.4 建管并重,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在工程建设中,要强化管理,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含量,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工程实行“四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供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水利局抽调专人与乡镇水管站密切配合,深入到乡村,包工程,抓质量,促进度。对工程所用材料、设备及施工工序按照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做到施工有记录、检查有依据,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人员验收,并将技术档案和建设档案移交管理单位,以备查询。

3.5 积极引导,多渠道筹资

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为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应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不断完善产权改革机制和多元投入机制,为饮水安全卫生注入新的活力,按照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建设投资思路,广泛发动群众,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水积极性;同时应健全各种财务制度,所有资金均应设立专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安全持续发挥效益。

猜你喜欢

夏县饮用水水源
保护水源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多措并举严防火灾 守护夏县绿水青山
夏县葡萄销四方
南水源头清如许
夏县: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履职能力
训俭醒一人 家范正万家——夏县多措并举弘扬司马光廉政文化侧记
寻找水源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