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老年心肌梗死出院后用药依存性的影响

2012-07-19刘淑艳王新会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心梗服药出院

韩 姝 刘淑艳 王新会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AMI患者中65%是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生理特点,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对疾病的认识不充分,较其他人群更易出现用药依存性降低,出现漏服药行为,而AMI患者用药种类多,药物不良反应大,病程长,不规律服药,不改善生活方式,会引起疾病反复发作和加重病情,出现再次心梗。因此出院后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该院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出院后AMI患者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指导,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用药的依存性。现报道如下。

1 服药依存性的定义和意义

服药依存性是指患者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和临床医嘱符合程度。用药种类多,病程长,服药依存性降低。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患者服药依存性,对巩固治疗结果,预防复发,起到很大作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入住该院120例患者为入选对象。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9.03±6.12)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3.5 d。选择病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的患者;②小学以下学历的患者;③有脑血管病病史和不能有效配合的患者。

2.2 治疗方法

住院期间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常规住院宣教(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疾病知识)对照组出院指导方式常规发放出院小结,写明出院后用药及复诊时间。实验组采取:①建立急性心梗患者健康档案,建立随访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本人及家属电话、简单病情、用特殊药物、回访总结、经治医生、责任护士)。②根据病情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出院活动、用药、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已建立健康档案,并讲明随访时间。③由责任护士与经治医生共同承担出院后电话随访。④随访时间出院后1周由责任护士与患者沟通,了解出院后病情,用药坚持情况,饮食、运动是否规律。⑤出院后第2周,经治医生随访患者目前病情,有无心绞痛复发,是否按医嘱服药,规律用药。⑥科室每月举行冠心病健康讲座,在电话随访中讲明病情允许的患者,由家属陪同,携带出院小结来复诊,参予听课。并每期请一名患者或家属讲解回家后,怎样用药及运动,让患者积极参予,讲课后由经治医生将主管的患者分小组复诊,复查血糖、心电图,听病人主诉。⑦每次讲座均做好患者登记,患者自我管理情况,遵医行为、病情。对于两个月未来听课患者,主动打电话询问患者情况,做好家庭探访。⑧随访电话时间按排,第1个月1次/周,以后每个月1次电话随访,及预约参加健康讲座及复诊时间。⑨随诊中应注意和患者家属沟通,家庭支持是老年心梗患者良好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重要因素。

2.3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两组分别从心理适应能力、饮食调护、遵医用药、规律运动、规律运动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比较(n)

4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老年人常见一种急症,目前有明显上升趋势,老年人因年龄及历史上受教育差异,对疾病领悟力较差,对服药依从性较差,而目前急性心梗住院周期大约13.5 d,从患者发病到出院,这段时间很难达到有效健康指导目标。很多患者出院后,不能规律服药,不坚持复诊,而使疾病反复发作,增加了自身的痛苦,家庭、社会经济负担。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刚起步,作为医院,除正常接诊治疗外,有责任将系统化治疗延续到患者出院后。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统计比较,通过电话随访,科室健康讲座,入户探访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坚持规律服药,合理动运及饮食,可以控制AMI的再梗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也能增进医患感情,提高医院的信誉度。

[1]田娟娟.急性心梗康复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8(5):16.

[2]Bittar N.Maintaining long-term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the role of improved compliance[J].Clinical Cardiology,1995(3):6.

[3]李娜,蔡秀芳,刘庆仓,等.急性心梗出院后健康教育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7):17.

猜你喜欢

心梗服药出院
服药禁忌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心梗猛于虎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服药先分阴阳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