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2-07-19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粘膜溃疡性结肠炎

孙 东

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荣成 264300

溃疡性结肠炎(U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临床上以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随着我国人们生活的快速变化,目前发病率有显著增高的趋势,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该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与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4例病例来源于荣成市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7例,其中男38例,女29例,平均年龄(38.0±6.0)岁;平均病程(1.5±2.0)年,对照组 27 例,其中男 16 例,女 11 例;平均年龄(36.0±4.0)岁;平均病程(3.0±1.0)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1]。(1)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①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②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脆而易出血,附有脓性物。③结肠袋变钝,可见多个假性息肉。临床症状加上①②③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该病。(2)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钡剂灌肠。钡剂灌肠检查:①结肠肠管短缩,结肠袋消失。②多发性溃疡或多发性假性息肉。③结肠黏膜粗糙、紊乱、细胞颗粒样变化。临床表现加上①②③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该病。(3)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的结肠镜或钡剂灌肠表现,可诊断为该病。(4)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或钡剂检查并无典型改变者,应列为疑诊随访。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曲氏动态取穴法[2]分别在中脘、天枢、足三里、太白、太冲穴周围按压,在上巨虚穴及其上下(约2寸范围)循足阳明经按压,寻找敏感点施针刺治疗。针刺1次/d,留针40 min,中间每10 min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5 d。清艾条悬灸神阙穴,灸60 min/次,1次/d,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5 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1.3.2 对照组 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器耦合光纤(直径600 um),末端输出功率15 mW,光斑直径0.2 cm,功率密度 478 mW/cm2,照射中脘、神阙、双侧天枢、双侧大肠俞穴,10 min/次,1 次/d,10 次为1疗程。疗程中间休息5 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粘膜病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肠粘膜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肠镜检查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方法

使用PEMS3.1统计软件,组间疗效比较采用列联表交叉分析中的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例3个月治疗效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7.2%和4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162,P=0.041。愈显率分别为92.5%和7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7.935,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效果[n(%)]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其原因不明,病变主要发生在直肠、结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3]。该病常呈慢性迁延过程,病情缓解与间歇发作反复交替,病程冗长,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其发病因素与相关治疗的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的重视[4]。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5],US的发病多与感染、免疫、遗传、细菌变态反应、肠道酶失调、保护物质缺乏、环境精神应激等因素有关,但与自身免疫关系最为密切。可概括为环境精神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导致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免疫调节紊乱,肠粘膜组织损伤,发生炎症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肠风”、“腹痛”等病范畴。多因素体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加之饮食失节、感受寒湿等以致饮食积滞、湿浊困脾。脾胃虚弱是该病的重要环节。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此该病本虚标实或虚中夹湿者居多。其虚在脾为本,其实在胃为标。脾胃同属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胃为人体气机枢纽。肝主疏泄,主司一身气机升降出入,脾胃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协调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输布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元气之本。又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真阴真阳,脾阳根于肾阳,胃阴亦源于肾阴,脾胃虚弱影响肾之阴阳。肾为脏腑阴阳之本,肾阴阳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机体机能衰退。根据“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和“合治六腑”、“从阳引阴”、“腑病取募”的原则针刺取胃募穴中脘、大肠募穴天枢、胃下合穴足三里、大肠下合穴上巨虚、脾原穴太白、肝原穴太冲,及重灸回阳救逆要穴神阙。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脏腑阴阳,振奋元气,达到健脾和胃疏肝的目的。特别动态取上巨虚、足三里穴针刺,更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高度个体化的特点,疗效优于常规分寸取穴针刺法[5]。重灸神阙穴,通过温热刺激,经络感传,达到温阳补虚、补肾散寒化湿的作用。并且大量实验已证明针灸可以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表达,防治结肠组织纤维化,对结肠粘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

[1]王新志,李松燕.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497-501.

[2]曲生健.经腧一体论-曲衍海取穴法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5):5-6.

[3]武忠弼.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92-293.

[4]中国炎症肠病协作组.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回顾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6):368-372.

[5]曲生健.曲衍海动态取穴法治疗胃脘痛疗效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13-15.

[6]王艳珍.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8):395-396.

猜你喜欢

粘膜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趣味常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