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特征分析

2012-07-19马志波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长骨骨膜骨化

马志波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BFH)是一组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组织和/或其衍生的矿化物取代的少见的原发性骨骼系统肿瘤病变。易与原发和继发性病变混淆。BFH多位于长骨,发病率仅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1%,极少恶变,具侵袭性,普通病灶清除术后易复发的疾病特点,因此,临床上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国内外文献对单一骨良性纤维病变的影像学报道较多,但对较大宗病例之间的影像与病理学分析报道较少,该资料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3月—2012年3日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3例BFH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以提高对BFH的影像诊断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3例BFH患者,其中男30例,女13例,男女比例 2.31∶1。发病年龄 17~68岁,平均 34.3岁。起病时间最短者2.5 d,最长者 5年。病程<3个月20例,3~1年19例,>1年的4例。43例BFH全部病理学表现均来自术后对标本组织切片的观察,经手术病理活检证实,CT平扫检查30例、X线正侧位检查42例,术后全部随访。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肿瘤均在长骨上,病灶单发,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者分别为 6例、7例、3例、19例,发生于胫骨者4例,发生于肋骨者 4例。骨端26例,干骺端17例。9例无症状在外伤后、体检发现,25例患者肿瘤局部疼痛,9例邻近关节活动受限。BFH术后无复发病例。

2.2 影像特征

全部病例均见地图样中心性溶骨性破坏,27例可见轻微膨胀病灶,X线示连续硬化环,4例病灶无骨膜硬化边显示不连续,如图1所示。CT下呈软组织样不均匀密度,局限于骨皮质内的“杯口状”或“浅碟状”骨质缺损。16例患者有骨间隔,不规则高密度反应,无软组织及骨膜反应(见图2)。

3 讨论

图1 X线示骨质破坏,内见残存骨嵴,皮质完好

图2 CT右股骨粗隆软组织密度,骨嵴、硬化缘,无骨膜反应

骨BFH病因不清,有争议。有认为是某些骨病退行性变,与纤维黄色瘤、纤维性黄瘤、黄色纤维瘤、黄色肉芽肿有区别,WHO统归骨BFH[1]。BFH发病常见于15~60岁年龄段,病史长,成人为主,来源于间充质细胞,细胞具有吞噬性,所以有观点认为此种肿瘤是巨细胞瘤退化的一种形式,原发于骨者较少,是多见于软组织的慢性良性肿瘤,临床上手术前常不易确诊,长骨干骺端或骨骺端为BFH的好发部位,多见于股骨胫腓骨骨端部位。但其它骨骼如髂骨、腕骨、指骨、肋骨、锁骨、颌骨、椎体发病文献上也有报道[2]。该资料肿瘤均在长骨上,病灶单发,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者分别为6例、7例、3例、19例,发生于胫骨者4例,发生于肋骨者4例。骨端26例,干骺端17例。与以上观点相符。患者发病年龄常超过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年龄,呈进行性破坏,临床以病变区域疼痛,部分功能障碍为特点,劳累后有加重感,该资料中有25例患者肿瘤局部疼痛,9例邻近关节活动受限。CT影像学无骨膜反应,有骨硬化现象,骨皮质有断裂,病理侵袭性特征,骨髓腔骨质破坏,膨胀,见泡沫细胞。CT对局部皮质穿破容易显示,X线平片因结构重叠常难以显示,尤其当穿破位于皮质后方时[3],该资料中全部病例均见地图样中心性溶骨性破坏,27例可见轻微膨胀病灶,X线示连续硬化环,4例病灶无骨膜硬化边显示不连续,CT下呈软组织样不均匀密度,局限于骨皮质内的“杯口状”或“浅碟状”骨质缺损。16例患者有骨间隔,不规则高密度反应,无软组织及骨膜反应。

临床在诊断此病时需与非骨化纤维瘤、骨巨细胞瘤及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鉴别,BFH与非骨化纤维瘤在影像学表现、组织形态上均相似,非骨化纤维瘤没有侵袭特性,治疗后一般不易复发。有资料报道,114例非骨化纤维瘤中,发生于股、胫骨者95例,73%见于14~25岁的青少年,病灶多数不可自愈,常需手术治疗[4]。影像学检查:病灶大多为干骺端骨髓腔偏位,且骨皮质变薄伴骨折。瘤灶周围界限清楚,与骨髓腔之间有完整的薄层反应性新生骨隔离带。外伤合并骨折的瘤组织可见坏死,周边肉芽组织血管增多、组织水肿明显,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和反应新生骨。在组织学上非骨化纤维瘤与BFH不能区别,主要是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不同加以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与BFH均易发生在长骨,无硬化边缘,骨皮质变薄,皂泡样病变,BFH因临床上较骨巨细胞瘤少见,>2 0岁的关节骨端病变时首先应想到骨巨细胞瘤可能并排除后方可诊断BFH。临床上还需与骨内腱鞘囊肿和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鉴别。骨内腱鞘囊肿具有液性病灶的典型特点;C T上可见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软骨钙化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和CT表现有骨骼畸形的磨玻璃样囊状膨胀性病变。CT示斑点状、絮状钙质样高密度影,反映增生的纤维组织和纤维组织化骨[5]。BFH确诊后,在治疗上最好采用灶内刮除或边缘切除手术,或边缘切除加植骨术[6]。预后较好,少数复发。彻底清除病灶而治愈。

总之,BFH具有一定的活跃性和侵袭性,特点为地图状中心性骨质破坏,分隔,骨膜无反应,治疗后常复发,常利用影像检查诊断此病,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化性纤维瘤根据特点可鉴别,治疗以手术为主,术时清除病灶彻底,可减少疾病的复发。

[1]孙莹,潘绍慧,抜赫,等.肋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药指南,2012,20(10):303-304.

[2]李玉清,崔建玲,钟志伟,等.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I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241-1245.

[3]吴海军,曾辉,梁长虹,等.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372-375.

[4]刘淑坤,王清,向桂书,等.关于长骨纤维性皮质骨缺损和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分析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831.

[5]高振华,孟俊非,黄兆民,等.髋周单发局灶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11):100.

[6]耿敬标,李文进,柏根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6):66,68.

猜你喜欢

长骨骨膜骨化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并发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①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AO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儿童长骨骨干骨折的疗效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
骨膜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