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2012-07-19付强

中外医疗 2012年31期
关键词:下腹部激励性肺活量

付强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辽宁盘锦 124010

手术之后出现临床表现肺部异常情况即为手术之后肺部并发症,其对疾病进程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1]。其中术前有肺部疾病史的患者是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情况的高危患者,同时也是老年腹部手术当中常见的一个死亡原因[2]。该研究探讨与分析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6~73岁,60岁以上患者占45.0%。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为54例,下腹部手术患者为26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手术部位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从手术前3 d开始持续采用激励性肺活量计,在患者清醒时应最少应用5 min/h,直到手术结束后3 d。而对照组患者则不作任何特殊处理。对比两组患者腹部手术之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用SAS6.12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进行检验,计算出的比值比用OR表示。

2 结果

80例患者当中有1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有肺部并发症情况出现,发生率为12.5%,其中14.8%为上腹部手术,7.7%为下腹部手术。术前年龄>60岁、肺功能异常以及有吸烟史的患者手术之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分别为16.7%、21.7%、18.2%。在上腹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吸烟、高龄以及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激励性肺活量计使用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激励性肺活量计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吸烟、高龄以及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使用激励性肺活量计防治效果显著。

表1 手术部位及患者术前状况和肺部并发症的关系[n(%)]

3 讨论

目前,肺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患者的肺通道气量的减少、呼吸道防卫功能的减弱等因素密切相关[2]。但是也已证实了肺部并发症和普通的肺内感染相比有所不同,其基础通气方法为手术之后的低潮气量无自发性的呵欠样呼吸[3]。腹部外科手术之后的一种手术之后并发症,即肺部感染,根据美国MAYO医院的相关统计,约有25%的患者其术后肺部并发症以及死亡原因包括感染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如果及时的采取手术前后的预防措施.可以使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明显的降低。相关文献中指出,国外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7%~48%之间,而我国大约在4.9%[4]左右。

术后肺部并发症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肺不张支、气管痉挛以及呼吸功能不全等,是最常见一种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发生有很多原因,例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老年人体质虚弱、充血性心力衰竭、术中气管插管、低血浆白蛋白、全麻的影响等。而上腹部手术当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下腹部手术相比之所以会有明显升高,其原因为手术部位与膈肌之间的距离和手术部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呈现出负相关。术后会持续数日甚至是数周之久的肺容积下降以及膈肌反射性功能的减弱,对此的影响,上腹部手术与下腹部手术相比明显的多。所以,上腹部手术当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1.5倍。该组患者上腹部手术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8%,下腹部手术发生率为7.7%。综上所述,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手术部位。

对于肺部并发症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护理以及医患配合的原则,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以及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等措施,例如戒烟、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前训练以及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等,对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患有肺部基础疾病、吸烟、高龄以及肥胖等的患者,行腹部手术的时间可能较长,这类患者在手术之前最好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原有肺部基础疾病的分期或分级,患者的体重和一般情况,拟行手术以及切口等,若患者无肺部基础疾病或者未出现显著的临场表现,并且经肺部检查结果正常者,从常规体检及病史采集中便可评价手术风险,术前则可免于更深入的评估。为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情况,医院通常采用治疗患者原有肺部疾病,术前有效的咳嗽训练、深吸气训练、戒 烟,雾化吸入氧疗,术后半卧位,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其综合治疗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防止措施。为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通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增加肺容积,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深吸气练习、激励性肺活量计、间歇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等。在本质上,以上方法均属于练习吸气,都是以增加术后功能残气量为目的,也就是增加肺容积。激励性肺活量计是由吸气启动,就是利用透明柱子当中上升的板或者球在持续吸气时将呼吸的进行显示出来,在有刻度的柱子上可以将吸气的容量或者流量反映出来。这一装置可以使患者看到吸气的流速,进而鼓励其吸气。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为了预防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术后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术前戒烟、治疗原有肺部疾患、术后吸氧、协助排痰、雾化吸入、深呼吸练习、应用抗生素以及早期下床,才能使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另外,采用激励性肺活量计可以使上腹部手术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特别是对于吸烟、高龄以及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使用激励性肺活量计防治效果显著,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对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激励性肺活量计使用简便,并且无损伤,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Overend TJ,Anderson CM,Lucy SD,et al.The effect of incentive spirometry on postoperztive pulmonary,A systematic review[J].Chest,2001,120(3):971-978.

[2]黄延庭.腹部手术外科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6-150.

[3]王昕.外科病人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80.

[4]黄延庭.腹部手术外科并发症[J].中华外科杂志,1998(36增刊):13.

猜你喜欢

下腹部激励性肺活量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肺活量的故事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分析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
连续“Z”成形术修复下腹部蹼状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