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宁:山地梯田化 流域生态化 道路网络化 产业合理

2012-07-18甘肃省静宁县水土保持局

中国水利 2012年22期
关键词:坡耕地项目区梯田

通过招标确定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施工队

向社会宣传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

静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农民生活贫困。2010年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后,静宁县采取“以规划统筹项目、以项目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开展试点工程建设,彻底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农民增收和产业链延伸提供了重要支撑。项目区基本实现了山地梯田化、流域生态化、道路网络化、产业合理化,营建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

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种植乔灌木林,拦蓄地表径流和泥沙,增加降雨入渗,提高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建设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土保肥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肥不外流”。

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建设高产、稳产、节水、安全、高效的农田,实现了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现代化农业格局,有效突破了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极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3年持续、集中、规模建设,群众的耕地修平了,梯田面积增加了,田间道路打通了,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了 ,群众的作业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项目区甘沟乡祁川梯田全膜洋芋种植

项目区嘴头流域全膜玉米种植

农村区域经济得到稳定发展

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项目区农业人均产粮达到500kg左右,人均纯收入达到2360元,分别比治理前增加了49%和115%,实践证明:梯田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也是山区农民的致富工程、治本工程。

梯田苹果丰收喜人

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按照“梯田修到哪里,产业跟进到哪里”的思路,积极引导项目区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山地果园和旱作农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产业互惠发展机制,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形成了“梯田+果园+旱作农业”“梯田+塘坝+水窖”的产业发展模式,果、粮、经协调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延伸了产业链条,丰富了水土保持内涵,发挥了辐射效应,保障了农民粮食安全,形成了农民增收的稳定渠道。

项目区刘杨村的小塘坝建设

培育了一批科技型新农民

在建设中推行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建设机制。通过“一事一议”和宣传引导,项目建设与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全过程,大大提高了梯田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同时通过举办农民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田间地头指导等活动,共有1.5万人次参加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型新农民,使他们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随着项目实施,项目区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项目区配套修建的田间道路

项目区嘴头流域梯田种植小麦

猜你喜欢

坡耕地项目区梯田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甘肃梯田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山区修梯田》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秀美梯田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