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靖:结构调整好抓手 扶贫开发新路子

2012-07-18甘肃省永靖县水土保持管理局

中国水利 2012年22期
关键词:永靖县全膜罗家

水保林整地工程

全膜双垄沟播

坡耕地生态治理

甘肃省永靖县地处黄河上游,黄河流经县域107k m,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1958年以来,国家先后在境内建成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中型水电站,成为全省水库移民安置大县。为帮助解决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加快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2010年特将永靖县列为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县。永靖县抢抓这一难得的机遇,坚持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旱作农业相结合,与易地搬迁相结合,科学规划,综合治理。3年来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7.7k m2,完成投资6177.4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00万元。治理程度达到71.92%,林草覆盖率达到43.16%,年可拦蓄径流量151.55万m3,减轻土壤侵蚀量8.12万t。

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提升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项目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以梯田建设为基础,产业发展到哪里,梯田建设就到哪里,为发展特色产业创造优质的土地条件和生态空间。

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业 针对农民土地分散的实际,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连片修建高标准农田,对农村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培育壮大无公害蔬菜业。三马台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草莓、圣女果、水果玉米等“刘家峡”品牌果蔬为主的高效蔬菜温棚200座,使蔬菜亩产收入由原来的1000元增加到5万元;坪沟乡罗家沟大力发展“高原夏菜”辣椒产业,户均增加收入3600元。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 按 照“先上水、后栽植”的原则,在川塬区有条件上水的梯田,发展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栽植各类经济林木1.4万多亩(0.933万hm2)。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在黄河沿岸梯田点上大面积栽植各种苗木和花卉,先后建成了龙汇山、祁家渡口台、东塬坡、县城南山、新建大湾等生态工程,绿化面积1.83万亩(0.12万hm2),形成了集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

久长沟万亩梯田点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获得丰收

采摘花椒

坪沟乡罗家沟高原夏菜喜获丰收

坪沟乡罗家沟生态移民点

项目建设与旱作农业相结合,优化农业发展新基础

在旱作农业发展区,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设计,坚持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同步进行,每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万亩(0.13万hm2)、脱毒马铃薯3万亩(0.2万hm2),平均亩产玉米650k g、马铃薯1800k g,比坡耕地种小麦亩均增收350元以上。杨塔乡徐湾村繁育脱毒马铃薯原种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部分农户达到6万~7万元;新寺乡三湾村种植全膜玉米户均收入近2万元;小岭乡旭坪村按照“地膜玉米→青贮氨化→畜牧养殖→能源沼气→废渣(液)还田”的循环模式,积极引导群众走以农养畜、以畜促农的路子,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项目建设与易地搬迁相结合,开辟扶贫开发新路子

针对山区移民居住分散、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永靖县以梯田建设为动力,变就地扶贫为易地扶贫,整合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开发易地扶贫搬迁点,对山区10户以下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移民群众实施整体搬迁。3年来,全县先后投资9287.5万元,在罗家沟、两合、大台子等处开发10个梯田千亩点,搬迁安置移民群众2013户、13430人。

杨塔乡徐湾村脱毒马铃薯网棚繁育基地

长势喜人的双垄沟播玉米

猜你喜欢

永靖县全膜罗家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春油菜青杂5号不同覆盖模式温度、水分效应研究
罗家悦:用心唱歌的傲雪红梅
小蜗牛
永靖县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试验报告
娃娃菜新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罗家权:致富才是硬道理
高梁不同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对比试验初报
永靖县抗旱造林的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