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住宅小区生态绿色设计

2012-07-16武翠峰

山西建筑 2012年30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住宅

武翠峰

(山西建工设计院,山西太原 0300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需求、人类自身居住条件由简单的、单一的居住要求,向舒适性,多功能,环保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现代化生态绿色建筑不断涌现,成为社会文明成就发展的标志。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保护和生活节能减排的认识,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基本标识和建筑业的发展要求。

1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特征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手段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通过设计思维把各种资源最有效充分利用和整合,使住宅小区环境优美、整洁有度、居住舒适,对提高小区文明程度提供了保证。可补偿因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对环境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前进进步的表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是人类对生活及居住环境的愿望。

1)舒适和健康是绿色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建筑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体对建筑感应的舒适性,如适宜的日照度、温湿度以及满足人体对周边环境的舒适感觉。此外生态住宅建筑功能还应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建筑物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以获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提高人们对吸氧量的需求。室内有充足的阳光日照以实现环境自然的杀菌消毒,控制室内装饰材料环保指标做到无辐射、无污染等。

2)节能和减排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目前,建筑业以及与建筑相关的其他配套产业(如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和建筑配套相关产品等)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已影响到可持续性发展,而生态住宅建筑的提出正是要杜绝这种粗放式的生产、掠夺式浪费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以最低的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生态住宅建筑需充分研究利用推广成熟的无污染控制工艺,对施工生产和居住生活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污染,按照各自的特点给以防治和及时处置、处理,使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能回到前期高防治、后期低排放标准。从而在满足人们居住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减少经济损耗和控制生态环境的污染。

3)人文和环境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不仅体现在感官和物质需求方面,也同时体现在人们的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建筑与大自然景观相融合,与当地社会文化相融合。优雅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和谐居住空间。居住区景观绿化发挥植物调节空气、温度、美化景观。让人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祥和的社区环境。娱乐、休闲场所的功效,忙有所景、闲有所趣,景为人用,人在景中,充满生活气息。

2 生态住宅设计原则

1)生态住宅建筑首先要遵循的是生态化原则,即节约资源,排放无害化、污染控制、循环利用。

2)“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设计思维及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让人们有着舒适、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又能控制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避免浪费。把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连,做到和谐统一。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前期规划布置上说,生态住宅小区的总体布局应从单体建筑空间组合、房屋造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应用措施、绿化环境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相统筹考虑,必须以提高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保证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在具体设计上,注重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相互辉映,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

3 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

下面以某城市绿峰住宅小区设计为例,浅谈生态绿色设计(见图1)。

图1 绿峰住宅小区鸟瞰图

3.1 小区基本情况介绍

该小区用地面积为4.67 hm2,拟建建筑8.17万m2,建筑密度20.5%,绿地率37%,东南角为汾河及沿汾流向城市公路,西北角为一条城市主干道。

3.2 绿色生态设计的体现

绿色生态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设计综合布置、该住宅小区在设计的宏观定位布置中,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根据场地环境分析居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居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充分考虑建筑单体与群体协调、阳光与阴影对于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闲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依靠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借景布景,以曲代直,引水入区,充分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观赏空间;在住宅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创造山水化的自然生态居住区。

2)该住宅小区居住区房间布置选用南北通透户型,房间的自然采光书房、起居室、卧室的窗地比大于1∶7,且日光照度充足,所有功能性房间全部达到自然通风,卫生间设计为机械式通风换气设施,厨房排烟设计为引射导流式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房屋围护结构采用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的“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住宅外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3)洁净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该小区从规划设计上就从环保绿色上定位,尽可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该小区绿地面积约达到15 000 m2,道路约1 800 m,如按每20 m一个路灯(180个),每灯日耗电量将达1.5 kW,每灯按70 W金卤钠灯。再加上绿地地灯的耗电量,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故从初期设计选定设置太阳能庭院灯及绿地地灯,既解决了耗能问题,而且低碳环保。另一方面从设计上预留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安装管道及设备位置,以保证后期居住环保热能的使用。

4)水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该小区对所有给、排水系统安装节水器具,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应达到100%。根据现场环境设计了屋面雨水及地面雨水收集技术,把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中水系统“使用水管”,供道路降尘、清洁用水、景观绿化、水系补充用水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饮用水。

5)环保材料的使用。作为生态小区,严格做到建筑材料的无害化设计,建筑材料和产品应由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环保材料的应用如混凝土集中搅拌技术,加气混凝土砌砖应用,塑料管材、塑料型材、塑料保温隔热材料和高分子防水材料及环保漆料:生物乳胶漆的使用。从源头上确保建筑环保。

6)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布置室外空间绿化。本小区绿化环境的特点是景观带状绿化、庭院绿化、空间绿化、阶层绿化。小区绿化设计以乔木、灌木、草皮合理比例配置,满足不同绿化环境要求。景观带绿化以乔木为主,宅间路灌木绿篱约束人的行为,开阔的草坪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日照条件和休闲空间,入户阳台的绿化加深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力。通过绿化空间、植物配置、小区小品等环境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品位欣赏(见图2)。

图2 小区景观环境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节能、环保、健康、绿色的生态建筑,成为人们选择的要求,把建筑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来美化建筑环境,树立良好而强烈的生态意识,不断创新,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气质与内涵的城市生态住宅之路。

[1]吴向东,蔡丽芬.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11,37(12):17-18.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住宅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Jaffa住宅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