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景观设计继承中国园林的可行性探讨

2012-07-09龚敏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继承

龚敏

摘要:在形式多样化和风格迥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园林以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色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然而近年来受到西方园林风格的影响,中国的景观设计逐渐丧失了固有的风格。纵观历史,中国的园林设计源远流长享誉世界,同时也在书写着历史影响着世界,笔者从浅层面出发,对现代景观设计继承中国园林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中国园林;继承

1 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和传承

在形式多样化和风格迥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园林以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色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1.1 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和传播

中国园林艺术不仅影响日本等亚洲国家,并且还传播到欧洲。早在公元6世纪,我国园林艺术开始传入日本。时至今日,日本的庭院建筑、园林点景与名称,仍沿用古典汉语来设计和命名。17世纪末期开始,中国园林活泼而自然的处理手法逐渐流行于欧洲;到18世纪欧洲各国对东方风景园林的仿造达到高潮,英国和法国都出现了中国式景园。从17世纪至今,中国园林设计一直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并且是有增无减。很大的原因是,欧美之园林以刚制柔,以建筑物为中心,以园林为陪衬。园林的布局也受阿拉伯民族对称和硬角的影响,有机体略显僵化。其建筑物是园林设计的中心,然后是石木设计。日本园林以禅为主干,渗入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思想,发展至今,园林多用于清净和思考,坐禅以清净思绪,很少作为生活的居所之用。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园林既可以坐禅思考以图清净,也可以做观赏游玩之用;既能脱离世俗,又能使游人置身清净之中而不会对园林的神貌带来损坏。所以,中国园林可以远播海内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士所爱。

1.2 中国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

中国传统园林在古代只是为封建帝王、达官贵族和士大夫们服务,供其观赏的玩物。因而其表现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及其创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鲜明而又强烈的时代特点,与新时代的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异和距离,并有其适应的历史阶段和范围。时代不同了,就应该因时制宜,不能随意套用传统园林的风格。继承“中国园林”不能生搬硬套。叠假山,作为传统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段,是表现山水合一这一主旨所必经的重要环节和手法,在面积有限而又封闭的空间中是私家园林山峦自然一体的典型化,虽然尺度和体态都不一定多大,数量不一定多多,却能体现其山峦高峻与幽深的自然境界,宛若大自然的造化。然而,在有些城市,不分场合不论人流密集的公园还是空旷的广场,堆叠假山成风,结果是假山外表很宏伟,却显现不出山峦的气势和意境,像堆了一些乱石头,费时费力费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也有相得益彰的好例子。改造传统的假山技术并加以创新,以现代化材料代替价格昂贵的湖石和黄石等天然石料,融洽处理假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强调整体效果。如广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继承与创新传统假山的风格,堪称人与自然融合的典范;南京金陵饭店的外庭,借鉴传统假山技术,黄石叠成池岸,平顶游廊回环,与现代化建筑实现自然协调。另外,古典园林强调景色入画,追求无槛曲桥、羊肠小径,走廊九曲。

2 西方园林风格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纵观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程,西方园林风格盛极一时。首先体现在房屋建造和设计。为了起到好的效果,房地产开发商往往照搬国外设计理念和思路,设计出来许多建筑纯粹是西方园林风格。随处可见的欧式雕塑、罗马柱和地中海风情;在园林环境的构思上讲究植物群植搭配,追求花团锦绣和气派。丝毫不见中国园林艺术和传统风格。初见这些欧式建筑,人们赞叹它的豪华和大气,同时,对其手法和表现出的奔放风格也倍感新奇和怪异,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盛极一时。同样,西方园林风格对其他的园林绿化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如景观绿化,街头小路,大型广场等都增添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自此,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受到西方园林风格的严峻挑战和无情洗礼,时代的烙印抹上了西方园林浓重的一笔。

诚然,世界各国家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很好地促进整个世界和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没有交流就没有融合,没有角落就没有进步的动力,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的空间。但是,这种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生搬硬套而促成的“文化大迁移”,必定会带来更多没有生命的只能笔挺站立的垃圾景观,也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西方园林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景观设计过于平面化

当人们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和气势恢宏时,但置身于施工的立体景观现场,却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在烈日的炙烤和冬日的寒风中,人们匆匆穿越广场,根本无暇顾及平整的花草和迂回的走廊。美妙绝伦的平面景观设计布置成为纯粹的装饰品,景与人的距离越拉越大。然而,中国园林注重了变换视觉和空间,讲究竖向角度,体现了自然与人的交流。大中型园林一般都是主次分明景色多变的园林景观,主要景象由几个不同境界的次要景象围绕,每种景象本身又是一幅独立的立体式画面。随着方位和角度的转变,画面都会随之变化。设计者通过对园林景象详尽地比较、搭配和组合,将各种动态观赏点和静态观赏点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几条动静相连的最佳游览路线。在这些路线,您会观赏到一幅有开有合、虚实互换和节奏韵律、统一连续的画面景象。

因而,现代景观设计应该把握其中的设计理念,从空间的角度考虑其设计,避免单一平面化的俗套。在设计中把立体场景和平面图纸实现有机结合,并以普通游览者的身份和视觉角度来判断和审视自己的设计。如此,设计才能栩栩如生、动静结合,散发出生机和活力。

2.2 景观设计过于孤立

孤立是指设计本身有与周围环境和本身地理条件相脱离,违背了自然规律的任意建造。目前的设计和建设都遵循着同一条路:先整平一大片位置比较理想的土地;把景观安排在自认为最满意、视线最好的位置;设计高规格的绿地和停车场,原有的天然石块被推土机埋葬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工草皮;原有的小桥流水都被填平了,水进入地下管道;肥沃的表土连着野花被压平,覆盖上一层洗过的砂砾,外来的花草树木组成了新的植物景观……,这样的场景构成了所谓“人造的天堂”,让设计者们和住户皆大欢喜。其实,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极大的破坏了自然面貌和水土构造,带来的是极不协调不伦不类的“风景污点”。

中国园林本质上崇尚天人合一。从庄子崇尚自然到山水诗、山水画以及山水园林的产生和发展,都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也都贯穿着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上述的哲学思想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的设计:尊重“法天贵真”、“自然天成”,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工雕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园林景象设计创作的最基本原则和标准。

2.3 景观设计内容与思想的苍白

说“苍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造者为建景观而建,根本就没有哲学和文化思想和理念,内容很苍白很空洞;二是建造者在设计前学习了很多历史文化,并且也很好的将其引入设计中,最后用华丽的辞藻组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但在施工结束中,施工者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文化或者说是不能运用甚至与设计大相径庭,等到施工结束后人们没有感受到一点文化气息,建筑本身没有将实际的设计与设计思想融为一体。

说这个是西方园林风带来的弊端,有点牵强。因为在西方社会,它的园林和景观设计拥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只是,我们在学习和模仿西方园林的过程中将其本质和精神丢弃了,得到的或是剩下的只是形式。虽然追求形式美也是景观设计的一个目标,但欠缺文化底蕴的设计就像去掉皮肉的骷髅一般,单薄没有生命力。如此成片的建筑或是园林景观,也不利于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没有生命力和主旨文化的城市必定是行尸走肉,徒有其表、败絮其中,这一点在中国园林中有很好的诠释。

3 现代景观设计的追求和注意问题

3.1 中国园林的追求和意境

中国园林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最大的区别和特点在于它追求的是表现的形外之实、象外之意,也就是所谓意境,而不以创造具体的园林形象为最终目标。意境,实质上是园林设计者们所向往的,寄托于其中的情感、观念和精髓的一种理想和审美追求。通过园林设计者对自然景物的概括和提炼,赋予其某种精神和情感寄托,然后用具体的形式加以引导和感化,使观赏者(包括园林设计者在内)在游览观赏时,能见到眼前的景象可以感悟到所蕴藏的情感、观念,可以触景生情,激发共鸣,产生联想,享受审美的愉悦,并自觉的补充与拓展,甚至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没有时间和闲暇像古人一般赏花饮酒,闲情雅致,因而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情感,有的更多的是无奈与牢骚。但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联系是普遍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好的景观设计师能洞察、引导和激发出人的情感,使其学会领悟其中的哲理与文化,这样的作品必将引起个体和社会整体更多的共鸣。这也是园林设计者的追求和希望所在。

3.2 现代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景观设计最理想的是利用亿万年慢慢形成的,保留自然界固有特性的自然界原有地形。其实,利用自然界原有地形既省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然而由于人为无限制地乱垦、乱采和开发建造,城市及郊区原有的自然地形已经很难保留了。景观设计者要借鉴前人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停止人为无休止的破坏。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吸取教训和注意学习:

3.2.1 依靠自然,向自然学习。要依靠自然就要宏观了解它的地质构造,掌握其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熟悉其表现和形态。在熟悉之后,再在微观上进一步记录自然风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过程。对于待利用的自然风景,还需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做进一步的详细调查,以决定该自然风景的用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地作出开发的决定,则自然资源既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利用上也不会取得很好效果,更为严重的会造成破坏自然和生态恶化的后果。

3.2.2时间和空间上要远近结合。设计时并非不能融入人为因素,自然地形在必要时可以允许人为的设计和改造,包括其中的人文构景。时间上,要远近结合,为未来的发展留有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如在土地规划和景观设计中,如果设计者没有调查清楚地块在未来的用途和性质,将要拍卖的地块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高价设计,并当作永久地块保留,而不作为临时绿化来代替的话,无疑势必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此外在空间上,也要远近结合。中国园林中“借景”的艺术手法在此运用的淋漓尽致。因为景观设计中任何一处人文构景既用作近景观赏之用,又可被远处的游人观赏,正所谓得景无拘远近的道理就在于此。“嘉则收之,俗则屏之”, 时间与空间上远近结合的巧,借景借得妙,景观设计自然美不胜收。

4 结论

中国园林自古至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因而在住房、公园、广场和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得到新的补充、发展和传承。我们相信,只要保留了中国园林的特点,避免学习西方园林设计中的不足和问题,现代景观设计学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新的学科,在继承中国园林艺术的道路上走的更加自如自信,也必将在现代景观设计与的发展中更加充实和完善。

(责任编辑荷初)

猜你喜欢

继承
试论甘温除热
鲁迅小说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