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海类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初探

2012-07-09石庆贺马云芹唐洪鹏杨传平

航海教育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军事化航海院校

石庆贺,马云芹,唐洪鹏,杨传平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半军事化管理作为航海类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种独特模式越来越受到航运界的推崇和航海院校的重视。但半军事化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拥有的潜能和巨大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本文结合目前航海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的现状,在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对航海院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再认识

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是依据院校的办学客观规律,在学生管理这一系统中,通过某些军事化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有效地配制和运用各种资源,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的活动过程。[1]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管理,也不同于部队的管理,是介于军事化管理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管理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说的确切点,半军事化管理就是借鉴部队基层连队行政管理的某些方法,比如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军容风纪等,通过生活作风制度化、行动军事化、秩序规范化、活动群体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航海院校主要是以培养远洋船员为主的特殊院校,远洋船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必须具有特殊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爱国意识、民族精神、爱岗敬业、纪律严明等。半军事化管理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使学生养成有责任感、心理素质过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作风纪律素质等。这些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是航海类专业学生从事未来职业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适应国际航运人才发展需求的必备条件。目前,在不少航海院校,半军事化管理已经成为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重要品牌。

二、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看目前航海类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的现状和出路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青院)1986年正式开始实施学生半军事化管理,逐步完成了从注重制度到注重文化的转变,走出了一条较明晰的路子。本文将以青院为例,对目前航海院校半军事化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

1.航海类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的现状

结合对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以及对航运企业的座谈和问卷调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情况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对半军事化管理的总体认可度较高。调研中普遍认为,半军事化管理在制度建设、机制运转方面已经有了较清晰的轮廓,学生良好作风的养成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明显,航海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每年有100%的就业率,这些都与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是分不开的。学院师生对半军事化管理总体认可度较高。

(2)半军事化管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调研中了解到,部分教职工、学生对半军事化管理的严格程度认识不够统一。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具体管理多、宏观指导少,日常工作多、理性思考少,管理多、教育少等现象。辅导员的军事管理素养还不是很高,学院半军事化管理基础建设还不完善,生活条件简陋,校园环境在半军事化管理和航海特色方面还不够鲜明。校园面积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半军事化管理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3)对半军事化管理效果评估方面的差异值得思考。企业和毕业生对半军事化管理的认可程度普遍高于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二者好评率分别为90%和70%)。这种评估差异主要在于,毕业生和企业是半军事化管理效果的体验者、消费者或受益者,所以评估具有即时性,而在校生和教师对半军事化管理效果的感知则需要一个过程,其评估具有滞后性。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教职工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就能够达成对半军事化的高度认可,从而全面实现参与,不断提高半军事化管理的整体水平,的确值得关注。

2.继续推进半军事化管理的建议和出路

在新的形势下,网络文化、新兴文化、差异文化不断对大学校园带来冲击和考验。面对学生权利意识的加强,如何把管理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与尊重学生个体的需要统一起来;面对当代大学生注重个人发展的特点,如何在鼓励学生追求自我、保护学生个人利益和加强学生团结协作、服从集体利益方面寻求平衡;面对学生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在保证严格的同时又要防止学生因受到处分而采取某种极端行为等。结合调研反映出的问题,都需要管理者对现行的半军事化管理的内涵、精髓以及管理模式等进行认真研究,从而将半军事化管理在人才培养中的特色和优势发挥至最大化,使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效连接。这是航海类高校半军事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三、积极推进航海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

半军事化管理贯彻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是一系列严格的制度,这些制度往往带有一种外在的、机械的、强制的成分,对受用对象而言是“要我为”,而半军事化管理的文化管理则是内在的、灵活的、自觉的、艺术的管理,对受用对象而言是“我要为”,即将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在高度的自觉。这是管理者普遍追求的理想状态。

1.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构成

简言之,半军事化管理文化是以航海院校整体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能够体现军事化管理内涵的、独特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整个校园文化大环境下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是长期实践形成的结果。半军事化文化管理力求在原有制度管理基础上,打造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自觉的、灵活的“软管理”氛围,使外在的强制变为学生内在的高度自律。最终使学生锻造一种作风,培养一种行为习惯,凝练一种精神,培育一种气质,唤醒一种意识。

从文化存在的形态着眼,可将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内容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2](见图1)。

图1 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四个层次

理念文化是半军事化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师生员工对半军事化管理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是使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富于特色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半军事化管理的目标、宗旨、方向、传统,以及学生的精神风貌、文明道德水平以及校园氛围等[3]。

制度文化是经历长时间探索形成的对培养目标进行规范约束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半军事化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军训、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军容风纪、会操校阅、升旗仪式等。它是半军事化管理的基础和支撑,是保证半军事化管理理念得以体现的重要保证。

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半军事化管理的推进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是师生员工参与并与半军事化理念相吻合、富有特色、鲜活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3]。

这里的环境文化主要指以静态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设施、标志或符号。如学校能够体现半军事化管理的建筑物与布局、风格,校园环境的绿化与美化,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场所有关乎军事化以及航海内涵或特征的设施、陈设与布置,统一的制服、卧具等。这些独特的表征,能够处处体现出航海人半军事化管理的文化追求,给人以扑面而来的半军事化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理念和行为。

半军事化管理文化的四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环境层面是半军事化管理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面则约束和规范着环境层、行为层和理念层,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将无从谈起;行为层面则是理念层、制度层和环境层最直观、最灵动的展示;理念层则是形成环境层、制度层和行为层的思想基础,也是半军事化管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3]。

2.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的途径

半军事化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使全体师生员工不断确立航海类人才培养的新价值观、新理想目标和信念的过程。可通过如下途径展开。

(1)层层普及,逐级强化,牢固树立半军事化管理的理念。这是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的核心。半军事化管理文化不会自发形成,对半军事化管理理念的接受需要一个不断普及灌输的过程。从学生入校到毕业走出校门,半军事化管理理念的普及要一以贯之地成为大学三年的“必修课”。对一年级新生要通过军训、入学教育及各类活动,使其明确航海院校实施半军事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半军事化管理内容、制度要求以及要达到的效果,以便自觉接受并积极参与到半军事化管理中来,着重在思想认识和制度落实上打好基础。二年级则重在强化细节、严格教育管理和巩固成果,使学生能够在半军事化管理各项制度的约束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作风习惯;三年级要注重在半军事化管理的深化上下工夫,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半军事化管理中的作用,积极推动老生带新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同时,通过毕业生返校、企业领导专家与在校生座谈交流,实现半军事化管理的传承与传导。

(2)教管结合,刚柔并济,培育群体意识和优良素质。半军事化管理最突出的特征是强调制度的刚性,强调服从和令行禁止。因此,半军事化管理各项制度本身就应严格、细致、周到、全面,在各项制度落实中,也要时时处处体现出高度的执行力。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律性与自律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先管后教,教管结合当属通行模式。作为航海高职院校实施的半军事化管理,恰是顺应了这一需要,严格制度、细化管理、强化执行力是题中应有之义。但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只靠硬性管理是不够的,还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与管理、刚性和柔性的关系。要坚持经常性的思想工作与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即“两个经常”)相结合,做到宽严有度、有张有弛,不仅可锤炼学生的身心,雕琢学生的行为,而且个体行为可形成统一的群体行为,进而达到一种集体下意识甚至无意识,体现在行为上就是自然而然的群体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和氛围,而这种文化氛围又反过来熏陶和培育着一个个新的个体,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3)突出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在严格管理中实现高度自律。教育只有实现自我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管理只有实现自我管理,才会带来行动上的自觉。这是文化建设的本质。要始终明确学生是半军事化管理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半军事化管理才能够真正产生效果。这就要求在半军事化管理的执行过程中,不断吸纳学生参与,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这里要特别注重老生带新生在半军事化管理中的运用。每年暑期从老生中筛选出一些素质过硬的学生进行强化军训,作为“准教官”配合教官对新生进行军训,并作为辅导员助手参与到一年级新生各班中协助进行班级管理,如此一级一级传递,使学生不仅成为半军事化管理制度的受益者,而且能够成为半军事化管理坚定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4)群体参与,浓郁氛围,使半军事化管理文化深入人心。浓郁的氛围同样是半军事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除一日生活制各项要求能够使人时刻感受到半军事化管理独特的文化氛围外,学生军训、校庆校阅及大型活动等的巨幅图片,整齐的队列和军容,能使学生触景生情,给人以“夜雨瞒人去润花”的熏陶和感染。另外,还可经常开展半军事化管理的各种活动:举办半军事化管理活动月,开展专题教育、成果展示(包括DV展示、展板)、内务比赛、军容风纪示范、广播体操比赛、队列歌曲比赛、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演讲赛、半军事化管理骨干培训、徒步拉练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能够不断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和润物细无声的情操陶冶,提升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品位,培育广大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之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

半军事化管理的实施和深入推进,还必须得到全院教职工的广泛认同,这是半军事化管理从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又一重要前提。除了宣传教育外,还要使广大教职工一方面在言行仪表上配合学生的半军事化管理,另一方面也可每年轮流组织员工军训,使他们在亲身经历与实践中去感受半军事化管理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感受和学生一同经历成长的快乐,从而使半军事化管理的理念变为广大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或群体价值观。

四、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推进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必须有充分的保障措施。包括思想理念、完善的制度、高效运转的机制、基本的设施要求、高素质的队伍、独特的环境以及畅通的反馈机制等。

1.加强思想理念建设

从校领导到普通职工,从学生管理干部到学生,必须牢固树立半军事化管理理念,将半军事化管理提高到是航海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校领导要成为半军事化管理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自觉践行者。

2.加强制度规则建设

文化管理不是脱离制度,而是更加依靠制度的长期约束和制度的高度完善。文化管理是花是果,制度管理是根是本,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制度的完善更为重要,文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高级发展阶段。

3.加强监察机制建设

这是半军事化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的基本保障,要建立和完善责任明确、分工到位、执行有力、反应迅速的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机制,使每个层面和具体环节都能时刻保持统一标准、严格细致、奖罚分明、政令畅通。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半军事化管理在具体操作上,需要一定的物力作保障,学校在进行年度预算时,要注意适度加大投入,以确保半军事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这是不断提高半军事化管理水平的关键。在学生管理干部的选拔上要注重政治素质好、富有奉献精神、特别能吃苦、了解或熟悉航海专业特点以及培养目标的人才。上岗之前,要经过全日制的军事训练,以提高其军事素养,在队伍的结构上,也可考虑多增加一些部队退役的转业干部;要建立健全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机制,鼓励学管干部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素养的提高,积极探索半军事化管理和航海类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6.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优良的育人环境不仅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其中校容校貌、校风学风、课外活动、文化活动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类场所等都会对学生的情感、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对航海类专业学生而言,需要有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园硬环境。在硬件布设方面要注意营造“远洋船员的摇篮”或“航海家的摇篮”的文化氛围,更多地体现出“海味”在时间和空间上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未来职业的熏陶和洗礼。

7.加强反馈机制建设

为使半军事化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更能深入人心,在日常工作推进中,要经常通过座谈会、走访用人单位、调研、校企恳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运行和结果运用情况,不断纠偏、提高,形成闭环,使半军事化管理在良性运转中不断提升水平(见图2)。

图2 半军事化管理的反馈机制

五、结 语

实现半军事化管理的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这个目标是在过程当中积累起来的,过程搞好了,目标就达到了,或者说,要实现这个目标,过程比目标更重要。因此,在半军事化管理的推进过程中,必须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积累,为全面提升半军事化管理水平,真正实现文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1]刘继贤.军事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2]王能宪.文化建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陆宝忠.高校航海类专业准军事化管理研究[EB/OL].[2009-09-26](2011-08-02).http://www.cnki.net/.

[4]陆宝忠.高校航海类专业准军事化管理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5]石庆贺.航海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的实践探析[J].职业时空,2009(5).

[6]石庆贺.以细节管理推进我院学生半军事化文化管理建设[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1).

[7]孔令文.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模式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军事化航海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航海争霸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单亲爸爸育儿经:军事化管理收服“公主心”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走进世纪阳光感受军事化管理的魅力
延安时期体育形式的探索与传承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