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4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艾滋病、乙肝检测结果报告

2012-07-06张豪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4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精神疾病乙肝

张豪丽

云南省保山民政精神病医院,云南 保山 678000

艾滋病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都是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一旦感染这些病毒就很难治愈。乙肝目前已经有专门的疫苗可以预防,但艾滋病目前还没有疫苗。为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状况,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艾滋病、乙肝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共254例,男184例,平均年龄 (48.67±23.72)岁,女70例,平均年龄 (36.34±18.46)岁。

1.2 检测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为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艾滋病初筛采用金标法 (快速法)检测,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书操作。艾滋病确认,初筛待确诊的标本送到保山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艾滋病进行确认。

2 结果 (见表1)

表1 254例精神疾病患者艾滋病、乙肝检测结果

3 讨论

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很难治愈。

精神病院与综合医院不同,其收治对象均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病程较长,治疗手段多采用群体封闭式管理,患者进食、睡眠、活动都集中进行,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会出现相互间殴打现象,以致外伤;住院空间封闭,病人之间交往密切,交叉使用餐具、水杯,分享食物等生活方式和乙肝感染有密切关系,自从医院普及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后,在综合性医院已很少发生,而在精神病医院中,乙肝病毒感染仍占4.02%[1],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

精神病医院为了更好的拓展服务功能,采取院外接诊措施,致使精神疾病患者在入院前,不能及时做必要的检查 (如:HIV、HBsAg)等[2],而且因为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高,有报道急诊室求诊的精神科患者中60%曾经出现暴力行为,而强制入院的患者80%曾经出现暴力行为[3],在接诊中工作人员的疏忽或采取保护性措施不得当,都可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加艾滋病、乙肝的感染机会。本资料显示我院精神疾病患者中艾滋病、乙肝感染率高,艾滋病感染率比程何荷[4]报导的保山高危人群 (静脉吸毒人群)感染率0.6%高,乙肝感染率比郝菊岩[5]报导的通化市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6.52%高,比王宁[6]报导的天津精神疾病患者HBsAg阳性率2.6%高,与邢志广[7]报导的河南新乡精神疾病患者 HBsAg阳性率8.81%接近,比李琳秀[8]报导的桂林精神疾病患者HbsAg阳性率16.4%低。可能因我院患者来源比较复杂,大多患者是民政救助的流浪患者有关。

为了减少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感染艾滋病、乙肝的机会,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改善住院条件和病区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并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临床医生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对新入院患者要详细收集其背景资料,全面评估患者的既往史、发病诱因等,针对性采取措施,预防暴力行为的出现;加强保护约束的护理,掌握约束技巧,在进行保护性约束时,护理人员应考虑到患者的反抗力及暴力行为,要将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统一起来;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医源性感染;加强餐具的消毒与管理,要求患者餐具个人专用。在还不能完全把传染病归口管理治疗的情况下,为保障医疗安全,需要对患者进行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检测,同时为防止医疗纠纷,在治疗过程中对有这些传染病的精神疾病患者谨慎用药,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必要时在此基础上增加更多的传染性标志物检测。

[1]吴明德,齐莉容,余修忠.精神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3):659—661.

[2]陈卫平,陈晓华,王顺铨.保护性约束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7(12):1523—1524.

[3]孙学礼主编.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J].精神疾病学2008,512.

[4]程何荷,张家鹏,贾至红等.云南省HIV流行及趋势研究[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5,1(2):8-11.

[5]郝菊岩,张玉春,焦祖伟.2098名大学新生乙型肝炎感染及免疫情况调查[J].吉林医学,2008,29(13):1134-1135.

[6]王宁,吴萍,沈广虎等.500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乙肝感染情况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55-56.

[7]邢志广,郭庆合,邵咏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与预防[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9):3758-3759.

[8]李琳秀.1864例精神疾病病人乙肝标志物的调查分析[J].桂林医学2001(1):4-5.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精神疾病乙肝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写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