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术期的影响

2012-07-05

海南医学 2012年19期
关键词:阿托类药物心肌

田 磊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 西安 710077)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是一类临床急性病变,致死率高的综合征。NSTEACS患者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改善患者预后,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1],但PCI手术也有其自身不足,如对少数患者的心肌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心肌酶谱的部分指标异常;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再发血运重建,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心脏事件与术后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有关。目前已有一些国外研究证实,PCI术前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给予患者负荷剂量他汀类药物对于降低本术式对心肌的不良影响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就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改善患者围术期心肌不良影响中的作用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60例于本院行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60~75岁,平均(65.32±7.64)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2例;对照组80例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59~76岁,平均(63.62±9.7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3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基本治疗,如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5 d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剂量为40 mg/d,口服,而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5 d给予剂量为10 mg/d的阿托伐他汀。检测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变化,随访PCI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

1.3 试验标准 纳入标准: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并且其发病时间均在5 d内者。排除标准: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CS需紧急冠状动脉造影,肝脏转氨酶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30%,血肌酐>265.2 μmol/L,并且患者在入院前服用他汀类药物及经检查示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PCI成功标准:介入治疗的部位残余狭窄程度在20%以下,同时此部分的血流得到改善,达到TIMI 3级的标准,并且局部无夹层及血栓、栓塞,心绞痛症状消除或显著减轻,心电图(ECG)变化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K-MB水平比较 PCI术前两组患者的CK-MB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 h、12 h及24 h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CI术后CK-MB变化情况(±s,U/L)

表1 两组患者PCI术后CK-MB变化情况(±s,U/L)

注:术后6 h、12 h、24 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观察组(n=80)对照组(n=80)t值P值术前11.74±2.35 12.12±2.57 0.236>0.05术后6 h 12.20±3.64 14.69±3.98 5.412<0.05术后12 h 14.17±4.12 20.86±4.41 6.414<0.05术后24 h 18.26±5.48 26.31±5.93 7.542<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TnI水平比较 PCI术前两组患者的cTnI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 h、12 h及24 h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CI术后cTnI变化情况(±s,μg/L)

表2 两组患者PCI术后cTnI变化情况(±s,μg/L)

注:术后6 h、12 h、24 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观察组(n=80)对照组(n=80)t值P值术前0.03±0.02 0.04±0.01 0.301>0.05术后6 h 0.07±0.02 0.42±0.09 5.148<0.05术后12 h 0.08±0.04 0.45±0.07 6.874<0.05术后24 h 0.11±0.06 0.60±0.12 8.123<0.05

2.3 两组患者30 d MACE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30 d内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30 d MACE发生率比较[例(%)]

3 讨 论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中较为经典的降脂药物,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 B)、三酰甘油(TG)水平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2],其中阿托伐他汀是第3代他汀类降脂脂药,它能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中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三酸甘油水平,是目前常用的调脂药物[3]。实验显示他汀类药物除调脂外,另外本药对于心肌的保护作用也较受肯定。研究认为短期应用本类药物在降脂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改善斑块情况也不显著,但是较为早期地在患者中应用本类药物可改善内皮功能,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血栓作用等,作用机制如下:(1)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抑制α对于动脉内皮细胞间分子1的表达来达到改善单核细胞间粘附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改善对于内皮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故对其功能的保护也较为显著;(2)另外本类药物还可以通过影响血管内皮来达到促进其释放NO的目的;(3)本类药物还可以通过降低巨噬细胞产生浸润泡沫细胞达到控制炎性反应的目的;(4)再者本类药物还可以通过对平滑肌细胞增殖转化功能的抑制达到降低斑块内抑制纤溶酶原的作用[4],故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预处理可以减少PCI术中的心肌损伤。

临床认为cTnI是心肌损伤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的标志物,并且多数研究认为其较CK-MB具有更好的反应心肌损伤的作用。PCI术对于患者机体而言不仅为治疗手段,也是一种外界性刺激,故可能导致机体出现炎性状态,并且出现心肌酶异常[5-6]。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PCI围手术期CK-MB、cTnI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显示,两组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标记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观察组CK-MB、cTnI升高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PCI术前给予患者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本术式对心肌的损伤,且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对于患者机体的综合保护作用非常明显。

PCI围术期如对患者的刺激较为明显,机体即表现出持续存在的炎性反应状态,而这是导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阿托伐他汀剂量治疗NSTEACS患者PCI术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I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表明PCI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发挥了其明显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稳定性,且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栓形成和改善炎性状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PCI术前给予患者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PCI对心肌的不良影响和炎性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刘广彬,彭永平,江时森.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策略的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5):477-481.

[2] 李海霞,黄淑田.PCI围术期强化他汀治疗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1):34-36.

[3] 杨 科,李雪莉,顾 权,等.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97-98.

[4] Yildiz A,Cakar MA.Baskurt M,et a1.The effects ofatorvastatin therapy on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ardiovasc Uhrasound,2007,30:5-51.

[5] 李朝霞,黄建华,陈文思.白细胞计数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08,19(11):32-33.

[6] 于兴隆,边培敏,葛志明,等.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选择性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12):1077-1080.

猜你喜欢

阿托类药物心肌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