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承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以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为例

2012-06-29丁宇辉

四川建筑 2012年4期
关键词:巷子成都历史

丁宇辉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31)

1 理论基础

1.1 成都的历史文化地位

成都,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新津宝墩古城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郫县古城遗址、商业街船棺墓葬、金沙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揭示了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1]。

1.2 成都旧城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旧城地位是不容忽视的。(1)旧城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虽然在城市更新中,会遭到一些破坏,但各种类型的历史文化建筑在旧城中仍比比皆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习俗也在旧城中保持着活力。(2)旧城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集聚地。(3)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新的文化元素的注入也离不开旧城。

1.3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护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段。主要包括对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的保护、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的保持三方面内容[2]。

1.4 城市设计

图1 清代满城

城市设计的本质着重于空间方面的构思。在综合规划的城市中,城市设计起到中介的作用。在缺少综合规划的城市中,城市设计更为直接地参与到塑造城市物质环境的过程中[3]。它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品质为目标,在城市发展总体政策框架下,综合组织城市各种功能,关注城市历史空间的设计,以城市形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局部地区所进行的阶段性整合设计[4]。而我们所提倡的保护性城市设计是通过对空间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控制,从而使保护不仅局限于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建筑与群落,而着重于对历史街区整体传统空间特色进行保护,塑造具有整体性的历史街区风貌,进而完善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居环境,即对传统空间的“再设计”[5]。

2 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发展

宽窄巷子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落在南方的孤本建筑,以灰色为主色调,同时融入川西风格的建筑。

2.1 宽窄巷子的概况

成都三大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大慈寺和文殊院都是以宗教建筑为核心的多商住区。而宽窄巷子则是清代满城的遗留部分,为外来的兵营式北方胡同巷[6]。其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淡雅朴素的建筑造型,为三大保护区中的典型。

2.2 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承载的价值

2.2.1 宽窄巷子的历史价值

(1)历史渊源:说到宽窄巷子,不能不谈到成都满城的由来与布局。可追述到先秦成都城垣的开端,即大城与少城。后来历代进行多次拆建,到清初大体奠基于旧少城遗址上重建。形成成都城西,以将军衙门为中心,方圆约十里范围内清代有名的满城(图1)。

(2)满城格局:其建筑结构,衙门位置,营房方位都是按照清朝八旗军的传统规定来安排的。以今长顺街为中线,两旁共有官街8条,兵街42条,以五行相克来布置。宽、窄巷子即是仁里头条和仁里二条胡同。其中,长顺街是满城的中轴主干路,为满城街道格局的脊梁。其42条兵丁胡同,8条官街东西向有序排列正是“鱼刺”形象[6]。

2.2.2 宽窄巷子的建筑文化价值

宽窄巷子建筑布局与营造颇具特色,集中代表清代、民国时期的营造工艺。

(1)街区内分布有清代格局的一户三间营房,合院式建筑,民国时期建筑,各具特色。

(2)建筑结构有清代的木结构,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

(3)沿街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

(4)建筑构件,细部装饰如窗扇、雀替、垂花柱、雕梁等做工精细,充分反映当时的工艺水平。

2.2.3 空间形态价值

(1)区域内成都古少城“鱼刺”胡同的空间格局至今完整保留。有所改变的是:街巷空间更分明,纵向街道更明确,形成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主要古街,并横向穿插次街道。

(2)原真营房与居民合而为一的街区及庭院形态基本保留。

(3)空间层次丰富完整,由街到巷,再到门厅,院落的空间层次清晰(图2)。

(4)空间尺度人性化,街巷、庭院、建筑等空间尺度宜人(图3)。

图2 宽窄巷子院落结构

图3 宽窄巷子空间尺度

2.3 宽窄巷子保护与改造的内容

2.3.1 宽窄巷子保护区范围

成都宽窄巷子保护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区,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 亩(40 hm2),其核心保护区108 亩(7.2 hm2)[7]。

2.3.2 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街区建筑是用传统设计手法和材料去营造历史风貌,但都是新建的。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处建筑是过去的老建筑。下面分别就保护区建筑的保留与新建作分析。

(1)宽巷子:保留了2 座较为完整的民国时期建筑院落(图4)。

图4 宽巷子保留建筑示意

20号:两进四合院落,民国时期风格。保留了原有建筑的装饰细部,如木质门头、吉祥饰物等。

24号:一座三进且东部有侧院的大宅。是宽巷子最大的院落。

图5 窄巷子保留建筑示意

(2)窄巷子:保留原真建筑较多的一条街巷(图5)。

40号:连接宽巷子和窄巷子的院落,为多进院落格局,按照民国原貌复建。

30号:保留了窄巷子里面唯一的歇山顶的形式。

32号: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四柱三山式西洋门头,以及一段古老的残墙。

38号:保留了民国时期的门头,俗称“帽子门”。

(3)井巷子:基本没有保留建筑,大多重建,但大量融入了历史元素。

2.3.3 街道格局的保护

历史街区内部道路格局常具有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个性。而宽窄巷子对街巷格局基本保留原状。宽巷子长391 m、宽7.7 m,是各院落正门的朝向;窄巷子长390 m、宽6 m,是四合院的后门朝向,故有宽窄的差别。井巷子长375 m,宽10 m,因其巷中有井,故称井巷子[7]。

2.3.4 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

历史街区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是协调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重要手段。宽窄巷子其建筑正如前面所述。虽是新建,但却按原高度来恢复的,大多为一至二层,加之宽巷子约7 m,窄巷子约5 m,所形成的街道高宽比在1∶1~1∶2 间。人行其中,感受到的必然是宜人的尺度和空间(图6~图8)。

2.3.5 基础设施的改造

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是所有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单就这一点,宽窄巷子的改造亦达到了预期目的。街区的基础设施、供水、供电、排水、垃圾清理、道路修整及供气等市政设施等都得到了改善,新建地下车库,解决了数量暴涨的私家车停车问题。同时也开辟了一些小的休闲和绿化场地。

图6 窄巷子的街巷空间尺度(1∶1)

图7 宽巷子的街巷空间尺度(1∶1.5)

2.3.6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图8 井巷子的街巷空间尺度(1∶2)

调查了解,原住民对街区旧房屋不满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住户过多、面积太小、基础设施条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而引起的。而对于住宅本身的格局,多数秉持称赞态度。改造前宽窄巷子常入住人口约7000 人,核心保护区约800 人,以居民为主[6]。而改造后核心保护区原居民只剩下4 户(图9),入住人口都是商业经营者。

2.3.7 街区功能的改变

街区功能在改造中已由原来的居住变为商业用途。改造后的宽巷子代表老成都的“闲生活”,里面呈现了原住民、龙堂客栈、川菜馆等。窄巷子则是突出老成都的慢生活,形成各式西餐饮、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相融合的精致生活品位区。井巷子则突出成都人的新生活,较之宽窄巷子,是最开放、多元、动感的消费空间,形成了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动感娱乐区。

图9 宽窄巷子所保留的老宅

3 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所存在的问题

3.1 对改造中所暴露的问题的研究

(1)街区建筑的改造与保护。街区内除寥寥可数的几处古老建筑外,其余基本是新建的,只不过披上了一层传统样式的外衣。就笔者个人观点而言,这种形式的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相抵触的。

(2)街道格局的保护。虽基本保留,却具有显而易见的问题:宽窄巷子并非一个独立的环境,而是与周边环境紧密联系的,但开发者对之保护与复兴,仅针对其本身,没有考虑周围环境,没有使整个街区与周边形成彼此联系的网络系统。反让人们感到宽窄巷子是被紧紧夹在几条交通最繁忙的城市道路之间。

(3)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宽窄巷子新建建筑基本按原来的尺度恢复重建,大多为一层或两层,故街区内部的建筑环境显得较协调。但和周围环境一比较,问题就暴露了。宽窄巷子紧邻交通繁忙的地带,缺少与之相过渡的空间,当人们行走于此,周围各式各样的现代建筑不断映入眼帘,对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展现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4)居住方式的调整。宽窄巷子原住户大多已搬迁。而开发商精心修建,努力装饰的院落,全为商业用途。仅剩的几户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售祖上留下的院落,但大门紧闭。与街巷繁华的商业相比,多少显得格格不入。试想,在不久的将来,也许这仅剩的几户人家是否也会离开已失去过去人情味的老宅?改造后的宽窄巷子虽然人气旺,吸引了不仅成都本地,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游览者,但却已经失去原有的味道,居民文化也不再在这个历史街区延续下去了。

(5)街区功能的改变。历史街区通过商业化来注入新的活力无可厚非。但从传承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众多商家也可以使经营符合街区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及历史氛围。如,古董、字画,或开设具有成都特色的茶馆、川菜馆、地道小吃店等,而非现在灯红酒绿的酒吧、咖啡、西餐厅[7]。

从许多年长者的问卷中可以了解到,他们总是希望而来,失望而归——曾经的记忆无法找寻。消费也不符合多数人的标准。街区能提供的免费休息场所也仅是路边树池或较少的休息设施。所以人们在这里散步聊天之余,惋惜地感叹此街已变成“洋人街”,“假古董”。

3.2 对宽窄巷子改造的总体分析

宽窄巷子的改造应一分为二的看待:(1)它所带来的商业氛围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2)活跃了城市气氛,促进了人的交往,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但从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来说,却显不足。其本质在发生变化,所谓的保存成都历史风貌,实质是借助一些中西合壁的外表;所谓还原建筑风貌,却早已失去了过去古建筑所带给人们的东西。而在人们心中的宽窄巷子之所以重要,其根本并不在其历史,而在于这里体现的一种纯粹的成都生活方式。何谓历史街区?历史何在?所传承的意义又何在?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

4 展 望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城市发展与更新的每一步并不是与过去的决裂,而是对历史的延续。历史街区保护的目标应当是让所有值得保护的街区都能得以完善、可靠的延续[8]。在此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如处理不当,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这种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我们已没有太多这样珍贵的遗产可以成为规划的牺牲品了。

[1]王正明.试析成都的文物旅游资源[J].四川文物,2001(1)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岳欢.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陈刚.历史街区中的城市设计研究——以汉口原俄租界街区为例[D].武汉理工大学,2002

[5]王松仪.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5

[6]佘龙.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4)

[7]王田媛.论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与保护[J].科技风,2008(24)

[8]吴良镛,方可,张悦.从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用城市设计的手段看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发展——以北京白塔寺街区的整治与改建为例[J].华中建筑,1998(3)

猜你喜欢

巷子成都历史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穿过成都去看你
作品五
数看成都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成都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