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颈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2-06-15朱琴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8期
关键词:颈椎颈部我院

朱琴琴

颈椎肿瘤作为颈椎疾病的一类,其临床症状于一般的颈椎病大体一致,具有运动、感觉障碍。颈椎肿瘤多发于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颈椎部出现肿瘤,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可压迫神经,从而引起了感觉、躯体神经功能障碍,可伴有压痛、锐痛、钝痛,由于压迫部位近脑部,因而难以区分疼痛性质及具体病变部位,易于误诊[1]。我院接受了100名颈椎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颈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颈椎肿瘤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成A、B两组,每组均50例病患。A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42~77,平均年龄为(53.1±3.5)岁;B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41~72 岁,平均年龄为(51.4 ±3.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A组术后进行护理干预,所需护理如下:(1)物品准备。床边必备沙袋3只,氧气,器官切开包及吸引装置。(2)体位护理。搬运时注意保持颈部自然中立,颈部两侧放置沙袋,固定颈部,防止术后24小时出血急救;术后病人下床也要带上头-颈-胸石膏。(3)病情观察。每一个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及呼吸,观察伤口局部渗液、渗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此外注意其吞咽于进食情况,了解其喉部状况。(4)并发症预防。定时清理病人床铺,擦拭身体,定时按摩,及时导尿,每2h主动或被动的翻身;训练定时排便按摩下腹部亦可帮助排便。(5)功能锻炼。术后早期以床上的肢体活动为主,在做颈部震动或扭曲,以免发生意外。B组不进行护理干预。

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4统计学处理根据上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功能恢复情况A组患者颈椎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总有人数较B组患者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100例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功能恢复情况[例(%)]

2.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并发症情况 B组患者出现睡眠性窒息、喉头痉挛的人数均高于A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 论

颈椎肿瘤作为颈椎疾病的一类,其临床症状于一般的颈椎病大体一致,具有运动、感觉障碍[2]。颈椎肿瘤从部位上说,可发生在髓外硬脊膜内、脊髓内和硬脊膜外肿瘤,硬膜外肿瘤最为多见。肿瘤性质以良性为多,少量为恶性。该疾病多发于成年人,且年纪越大,越易发生。我院收治的100例颈椎肿瘤患者中,50例经过一系列手术措施和临床护理干预后,恢复率高达90.00%,而未经过护理干预的50例颈椎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率仅达64%,且术后并发症如深部血肿、睡眠性窒息、喉头痉挛、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较多。此结果表明,经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颈椎肿瘤患者的生存几率和质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综上所述,颈椎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若要更好的恢复功能,避免术后并发症,需要临床护理的干预。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及时有效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密切注意呼吸时颈部状况,按时观察伤口部的伤口渗液情况,叮嘱饮食问题及术后的功能锻炼,避免因人为性错误和粗心而带来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使颈椎肿瘤患者出现的颈深部血肿、睡眠性窒息、喉头痉挛、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症状减退,治愈效果明显,生存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3]。综上所述,颈椎肿瘤患者术后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且护理干预对颈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临床护理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1 陆禹严,黄德征,陈海,等.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17):41 -43.

2 余霄,庞清江,俞光荣.颈椎后路内固定技术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3 -117.

3 宋志美,钟惠琴.1例经口咽入路上颈椎肿瘤切除后路颈枕融合植骨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291-292.

猜你喜欢

颈椎颈部我院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