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者检查前焦虑状况分析

2012-06-15贾金兰乐清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镜检查咽喉差值

贾金兰 乐清叶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对鼻 咽喉部疾病具有极高的诊疗价值,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被公认是鼻咽喉科疾病最有效、最可靠的诊疗方法之一。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到,有许多患者在检查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进而影响检查治疗的顺利进行。本文就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者治疗前焦虑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0年 7月— 2011年 3月我院耳鼻咽喉科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有认知障碍、重性精神疾病、乙醇或药物依赖者。按检查顺序依次入组,共收集 80例 ,其中男、女各 40例;年龄 13~ 67岁,平均(37.34± 17.05)岁;受教育 4~ 18d,年平均 (12.31± 3.88)年;有配偶 49例,无配偶 31例;职业:农民 22例,学生 19例,工人 14例,干部 12例,其他 13例;户籍地:城镇 43例,乡村37例;首次检查 55例,2次以上 25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和Spielberger编制的焦虑状态-特质问卷[1](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 AI),对所有入组患者,在检查前进行问卷调查。 STAI问卷共 40项,第 1~ 20项为状况焦虑量表(SAI),包含负性情绪、正性情绪正反向计分各 5条目,用于评定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第 21~ 40项为特质焦虑量表(T-AI),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其中 11项为负性情绪条目,9项为正性情绪条目;所有项目采用 1~ 4分的 4级评分,得分高低与焦虑程度正相关。量表原创者在测试了美国1838例正常成人后,制定了按性别、年龄的常模(95百分位值),超过该值可认为是异常。问卷由患者独立做答,患者如不能理解问卷的内容时,调查者可适当解释,但不得暗示。本研究发放和回收问卷均为 80份,回收有效率为 100%。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8.0(PASW Statistics 18)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i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LSD-t检验,检验水准T=0.05。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80例,总分 T-AI(45.56±8.64),S-AI(61.45±5.30);总分与常模上限的差值:T-AI为 (-6.06± 8.55),S-AI为 (6.70± 5.26);T-AI与 S-AI显著正相关 (Spearman:r=0.483、0.437,P均=0.000);总分高于常模上限:T-AI 13例,S-AI 72例,阳性率 S-AI显著高于 T-AI(i2=43.683,P=0.000)。

2.2 不同性别、婚姻、户籍地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见表 1。

2.3 不同年龄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见表 2。

2.4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见表3。

2.5 不同职业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见表 4。

表 1 不同性别、婚姻、户籍地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表 1 不同性别、婚姻、户籍地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性 别 有 /无配偶 户籍地项目 男(n=40) 女(n=40) t P 有(n=49) 无(n=31) t P 城镇(n=43)乡村(n=37) t P T-AI -8.80± 9.23-3.33± 6.89 -3.007 0.004-8.31± 9.44-2.52± 5.34 -3.489 0.001-4.33± 8.91-8.08± 7.74 2.018 0.047 S-AI 6.75± 4.85 6.65± 5.70 0.084 0.933 5.18± 5.21 9.10± 4.44 -3.585 0.001 6.70± 6.54 6.70± 3.30 0.004 0.996

表 2 不同年龄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表 2 不同年龄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注:多重比较采用 LSD-t检验 ,T-AI:P① -③ =0.001,P② -③ =0.016,P③ -④ =0.000;S-AI:P① -② =0.004,P① -③ =0.000,P② -③ =0.021,P③ -④=0.000;余均 P> 0.05

项 目 ①13~ (n=20) ②20~ (n=20) ③40~ (n=20) ④50~ (n=20) F P T-AI -3.45± 4.55 -7.35± 8.25 -12.10± 8.68 -1.40± 8.37 7.524 0.000 S-AI 10.05± 2.73 5.85± 3.51 2.50± 3.56 8.40± 6.96 10.703 0.000

表 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表 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注:多重比较用 LSD-t检验 T-AI:P① -②=0.036,P① -③=0.000,P① -④=0.000,P①-⑤ =0.000,P②-⑤=0.009;S-AI:P① -③=0.001,P① -⑤ =0.000,P① -⑤ =0.000,P② -④ =0.025,P② -⑤ =0.001,P④ -⑤ =0.049,余均 P> 0.05

项 目 ①≤小学(n=10) ②初中(n=12) ③高中(n=23) ④大专(n=14) ⑤≥本科(n=22) F P T-AI 4.00± 7.65 -2.83± 5.59 -7.39± 5.32 -7.79± 9.72 -10.41± 8.55 6.955 0.000 S-AI 12.40± 5.02 9.25± 2.83 6.52± 5.35 5.14± 4.69 3.91± 4.07 7.401 0.000

表 4 不同职业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表 4 不同职业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注:多重比较用 LSD-t检验 T-AI:P① -②B=0.045,P① -③=0.025,P②-⑤=0.002,P③-⑤=0.001;S-AI:P① -② =0.000,P① -③=0.001,P① -④ =0.004,P②-⑤=0.001,P③ -⑤ =0.004,P⑤ -⑤ =0.018,余均 P> 0.05

项 目 ①农民(n=22) ②学生(n=19) ③工人(n=14) ④干部(n=12) ⑤其他(n=13) F P T-AI -9.64± 9.89 -3.95± 4.08 -9.64± 9.04 -5.50± 2.84 0.23± 10.01 4.239 0.004 S-AI 4.82± 4.08 10.21± 2.70 3.50± 4.18 5.17± 5.24 9.62± 6.97 6.994 0.000

2.6 首次检查和非首次检查患者 STAI评分与常模差值的比较 T-AI:首次 (-5.67± 9.35),非首次 (-6.96±6.54),t=0.719,P=0.475;S-AI:首次 (8.80± 4.06),非首次 (2.08±4.66),t=6.215,P=0.000。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患者检查前普遍存在焦虑情绪,STAI评分结果显示,本组患者 S-AI评分有 72例 (90%)评分高于常模上限,T-AI评分仅有 13例(16.25%)高于常模上限。而 S-AI反映应激状态下的焦虑程度,T-AI则反映经常性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 ,患者检查前焦虑的产生主要是由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这一应激性事件引起,而并非取决于患者本身是否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或具有焦虑特质。但相关分析发现,患者 S-AI评分与 T-AI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患者平素的紧张水平对应激性焦虑的发生及其程度仍有很大影响,换言之,平素紧张的人检查时更易紧张不安。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检查前焦虑的程度与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检查次数有明显关联。表现为年龄分布上两头重、中间轻,职业分布上以学生和其他组(主要是退休和无业者)显著为重,与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无配偶者较有配偶者明显为重,首次检查者比多次检查者更加焦虑紧张。但患者检查前焦虑程度与其性别和户籍却没有明显关联。

分析患者检查前焦虑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对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缺少了解或存在不正确的认知是最主要的原因。认知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刺激事件(A)直接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称之 ABC理论[2]。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为了减轻患者在检查时的吞咽、恶心、呕吐反射,使声门开放良好,检查顺利进行,缩短检查时间,检查前通常还要对鼻咽部进行表面麻醉[3]。大多数患者对检查的过程不了解,想象着检查多么疼痛,具有紧张恐惧心理[4]。特别对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下行活检术感到紧张,个别患者还会有一种面对死亡的恐惧、惊慌,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5]。同时,患者还可能存在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检查结果和麻醉效果的期待性焦虑。当个体被疾病所困,其心理上是恐惧的,这种恐惧源自疾病造成的身体伤害和患者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的无知。恐惧往往非常强烈,从身体、心理上折磨着患者,这是因为他们对即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无法控制[6]。

曾经接受过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患者,因为有过亲身体验,再次检查时已有心理准备,焦虑反应稍轻,但首次检查的患者因为没有经验,焦虑反应就非常强烈。年龄小的患者大多是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个体心理起伏跌宕、充满矛盾与冲突[7],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反应强烈;50岁以上组正处于更年期和老年期,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容易使个体产生情绪不稳、烦躁不安 ,而老年具有敏感多疑、对人缺少信任、过分关注自身的倾向;因此,这些患者检查前焦虑反应较心理成熟且有较强承受能力的青壮年组更加显著。无配偶者大多是 13~19岁学生或退休老人,又缺少来自配偶的心理支持,因此焦虑较有配偶者更重。文化程度低者焦虑较重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对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无知或错误认知。

焦虑情绪可使患者心身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给临床诊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要针对患者心理特点,采取有效干预对策以减轻患者焦虑情绪。要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的协同作用影响,创造温馨和谐的检查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以减轻患者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反应的发生。要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加强知识宣教,尤其是对首次检查患者,既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价值和优势,又要如实告知具体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应对策略,让其对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有积极的心理准备,从而减轻焦虑情绪。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者老年、儿童患者,更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以消除疑虑,舒缓情绪。实践证明[8],将人文关怀、舒适护理应用于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中,能使患者在诊疗时充满信心,感到温暖,心理上有安全感,从而大大减轻焦虑反应 ,达到顺利诊疗和降低并发症的目的。

[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2-213

[2]李丽华.心理学与精神护理 [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47

[3]赖翠瑛,周燕飞.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前表面麻醉与患者舒适度的相关研究进展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上):89-91

[4]徐润芳,赵海玲,陈志兰,等.833例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护理体会[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1(2):149-150

[5]杨霞,李惠珍.纤维鼻咽喉镜检查 200例人文关怀体会 [J].九江医学,2007,22(1):46-47

[6]Kopp P.Fn for practice.Consont and confideniality[J].Nurs Times,2001,97(20):45

[7]肖丹.心理学基础 [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59

[8]黄姚姿.护理干预在纤维喉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J].吉林医学,2010,31(4):1700

猜你喜欢

镜检查咽喉差值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