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模型

2012-06-13雒文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林区林业

雒文虎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2003年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政策的指引下,非公有制林业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有林地中个体经营的面积比例比2003年上升11.39%,达到32.08%。个体经营的人工林、未成林造林地分别占全国的59.21%和68.51%[1]。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户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因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所以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方向如何,运行趋势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约束和引导的方向;因此,研究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意义重要。

1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现状

1.1 在运行主体上个人或家庭居主导地位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按产业划分为6个组成部分:①国有森林资源承包经营和营造私有林形成的非公有森林资源经营性产业;②林区中小型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产权或股权转让、整体或局部出售、租赁,形成的非公有制加工产业;③通过引资、投资、融资形成的非公有林业产品、林副产品精深加工和非林非木替代产业;④以个体经营为主的服务性产业[2];⑤重点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试点后,产生的重点国有林区普通职工承包经营的国有林;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形成的农民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其中,经营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非公有制林业形式是主体。截止到2010年底,黑龙江森工总局系统林业总产值为3 440 190万元,其中经营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私营林营林产值达到了2 142 656万元,占到了总数的62.3%。

1.2 在运行目标上追求经济利益居主导地位

由于林业行业的特殊属性,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主要是解决我国公有制林业体制单一、经济结构单一、所有制结构单一、林种结构单一的问题,并由此造成的忽视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弊端[3]。我国农村人口多、生产力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目前,全国确定的592个扶贫县,其中496个县集中在山区,而山区的主业是林业[4];所以,要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非公有制林业利益直接、内驱动力极强。在产权关系明晰的前提下,林业经营者与经营对象形成了直接的利益关系,林地生产力的高低、林木及林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经营者的切身利益,从而使利益驱动机制在非公有制林业领域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因此,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首先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着力点,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能较好地随着市场变化和自身的适应能力而进行及时调整。所以,在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效益。

1.3 在运行环境上政府约束居主导地位

林区政企合一的体制,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产物,是伴随着国有林区的开发建设而产生,又随着林区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完善起来。“先有森工企业,后有林区政府”,这便是对林区政企合一形成过程的简要概括[5]。这种政企合一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需要,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森林资源不堪重负,政府主导地位缺失。政府既要抓经济,又要管资源,扮演着“运动员”、“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角色的错位,造成政府职能严重缺位。政府缺乏统筹规划社会综合发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加上不健全的财政体制,使得许多应由政府办的事无力办,也无人办。林区就业、社会保障、上学就医等关系民生问题,十分薄弱。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趋势预测

2.1 构建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指标体系

应用层次分析法,经过专家咨询及借鉴有关评价体系,确定了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的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指标体系

此指标体系包括三级,自上而下,形成一种递阶结构。其中一级是结构的最高层,他是该研究的总体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比较含糊、笼统,不便于计算,因此又有了二级、三级指标。二级目标的结构是次高层,它是实现总目标的原则要求,这里包括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运行主体、运行目标和运行环境。三级目标是结构的最低层,它是实现上一层目标的具体要求。所以下层目标比上层目标更加具体和便于计算,它们可以作为达到上层目标的某种手段。

2.2 进行两两比对确定重要程度

1表示两元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表示两元素相比,前者(竖列)比后者(横列)稍重要;

5表示两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重要;

7表示两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9表示两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绝对重要。

如果后者比前者重要,就用倒数表示。如1/5表示后者比前者重要。

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也就是说,如果前者比后者重要就用数值表示,随着重要程度增加数值越来越大;如果相比不重要就用倒数表示,随着不重要程度的增加数值中分母越来越大。

表2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重要性比较

2.3 运算结果

根据判断矩阵推算第K+1层各因素对K层问题的相对重要性系数,叫层次单排序。例如:根据AB判断矩阵,推荐Bi(i=1、2、3)对问题A的相对重要性系数,记成WBi(i=1、2、3)。用向量表示成:

以前面A-B判断矩阵为例,WBi的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中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即

然后,计算WBi的几何平均值,即

再对WBi进行规范化处理,即

在进行一致性检验,记成C·R。且当C·R<0.1时,则认为一致性得到满足。

经过专家咨询,计算后得出的统计结果见表3~表6。

表3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一级指标重要性比较

表4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重要性比较

因为各矩阵的C·R值均小于0.1,所以,上述判断矩阵均满足算法要求,可以用来研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排序分析。上述矩阵汇总后,经计算,矩阵的C·R值为0.019 6,小于0.1,满足一致性要求。因此,专家咨询的结果可以作为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判断的依据。

表5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重要性比较

表6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环境重要性比较

3 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

根据非公有制林业主体的组织形式,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现代企业(C3=0.378 1)、小型私有及民营企业(C2=0.291 5)、个人或家庭(C1=0.062 5)。由此可见,目前数量众多的以个人或家庭为组织形式的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主体并不是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影响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目标因素结果分析,非公有制林业运行发展的目标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是:生态效益(C5=0.3681)、经济效益(C4=0.327 6)、社会效益(C6=0.276 3)。由此可见,非公有制林业未来的运行发展趋势与我国林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协同的,即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环境因素结果分析,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政策法规(C7=0.401 8)、社会文化(C10=0.356 2)、政府管理(C8=0.269 3)、服务体系(C9=0.228 9)。在排序中,政策法规处于第一位,表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在国有林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不仅需要政策扶持,而且需要法律保障,专家们更认识到了社会文化对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3.1 运行主体向现代企业形式的集约化发展

林业具有生产周期长、风险大、投资高、回收慢的特点。国外实践表明:大多数国家的私有林主不愿意进行林业生产投资,有的也无力投资。私有林经营困难总的体现在:林地规模小,劳动力、技术、资金投入有限,难以合理规划道路、开展防火、护林等工作,小批量生产木材运输困难、销售困难[6]。随着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林区职工和农民的经济问题解决后,林业的生态效益目标将会凸显。因此,当林业开始变成小规模化经营时,必须考虑如何在实现了有效的利益激励后,通过现代经营组织的方式再将其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的组织,以适应林木资源后续大生产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模式下的经济形式,具有严密的组织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运行模式。因此,从追求经济效益来说,现代企业模式下的集约化经营能提高私有林的生产力,有效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林业技术和机械进行营林生产,有助于与加工利用企业相结合,促进林产品的销售。从追求生态效益上来说,规模化的管理或者政府控制的组织管理就成为更合理、有效的形式。因此,现代企业模式下的合作化、集约式经营是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趋势。

3.2 运行目标向追求生态效益等多效益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现阶段,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主要是关注短期经济效益或者解决目前林区职工生活危困问题的意识。从国外私有林业的发展趋势看,私有林将逐渐由单一的木材生产向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方向过渡。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人们对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产生了更积极的需求,使得原来以生产木材为主的传统林业经营受到极大挑战,私有林的经营开始由单效益林向多效益林过渡[7]。私有林的所有者应保持林地的生产力,确保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森林经营必须保证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以足够的种群形式进行生存,保护濒危物种的植被类型,保护森林的文化遗产、景观和社会价值。从我国林业发展的长远要求出发,发展林业是维护社会生态效益的主要途径,林业的生态效益是第一效益。而国有林资源可能是承担满足生态需求最主要的林业资源基础,因为只有这部分资源可能更加适应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的要求。从运行目标看,国有林区的非公有制林业与其它林区相比,对于生态安全的责任更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更大,国家和社会对其的生态期望值也最高。因此,当国有林区职工和农民的经济危困问题解决后,重点发展的应该是林业的生态效益。但是,由于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目前在生态效益补偿上,我国对公有制林业和非公有制林业的政策不同,这是管理部门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

3.3 运行环境向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上发展

随着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供应林产品、提供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森林生态、社会效益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对林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林业又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大、回收慢、收益低的产业[8],与其它工业相比,社会对林业生产投资、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比较外国政府对本国私有林业的倾斜性政策,我们发现,外国政府将会在现有对私有林财政、税费扶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私有林的扶持力度,以鼓励私有林规模经营,提高效益,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以满足民众对森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需求。而我国,由于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个新兴事物,目前国家无论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上,还是在政策的界定上,都没有对非公有制林业给予特殊的关注[9];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还对其存在和发展存在偏见。在具体操作层面,非公有制林业还面临着许多相对于公有制林业的歧视性待遇,如: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准入的歧视性规则没有消除,林业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林业文化体系作用发挥尚不明显,等等。所以,为使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能够得以稳步健康发展,必须遵循林业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从有利于促进林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对其加以扶持和引导。要突出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地位,营造发展氛围;要落实林业政策,为非公有制林业拓展空间;要加大在资金、科技上的投入,提高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公有制林业在林业经济发展和国家社会建设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受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林区职工急需摆脱生活危困的影响,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在运行主体上以分散经营为主,在运行目标上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在运行环境上以政府管制约束为主。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及借鉴有关评价体系,经过分析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非公有制林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将改变目前的现状,运行主体将向现代企业化的集约经营发展,运行目标将向追求生态效益等多效益发展,运行环境将向以转换政府职能、加大扶持力度上发展。林业管理部门和林业的从业者,要准确把握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确保非公有制林业科学有序的运行。

[1]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资源报告: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赵晓光.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林业企业,2005(3):31-33.

[3]雷加富.关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姚予龙,谷树忠.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3):22-26.

[5]梁斌,韩继荣,王占利.大兴安岭林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J].林业经济,2002(11):39-41.

[6]冯彩云.国外私有林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6-11.

[7]温铁军.中国林权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8]张忠法.建立支持国家生态建设投融资长效机制:林业大工程大产业长周期发展的思路[J].中国林业产业,2005(10):27-29.

[9]孔凡斌.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林区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