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紫金山植食性蝽类发生特点

2012-06-09汪洪江吴文龙闾连飞胡淼李维林

环境昆虫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紫金山寄主植物黑莓

汪洪江,吴文龙,闾连飞,胡淼,李维林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 210014)

南京紫金山位于江苏省苏南宁镇山脉西端,主峰海拔448.9 m,地理位置为118°48'24E″~118°53'04″E,32°01'57″N ~32°16'15″N。紫金山及周边地区为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年降雨量900~1000 mm,年平均气温15.7℃以上,年积温 (10℃以上)4897℃,无霜期233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万志洲等,2006)。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紫金山南麓腹地,占地2000余亩,近年从国外引进了黑莓、兔眼蓝浆果等果树苗木。为配合这些果树苗木在中山植物园的驯化试验和植保工作,笔者对植物园内和邻近周边地区的相关昆虫开展了调查研究,其中包括异翅亚目蝽类昆虫。经过调查,以中山植物园为主的南京紫金山范围内共有植食性陆生蝽类37种,隶属10科。并对主要种类的发生规律及其对黑莓、蓝浆果等寄主植物的为害作了研究记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主要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在昆虫活动季节对植物的芽、叶、蕾、花、果实、枝条及地面根际等易受害部位进行调查研究,或在树上进行罩网封闭观察。同时,借助植保员对高大行道树等树冠实施化学防治的机会,及时收集农药击倒落地的虫子。

种类鉴定主要依据《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一册半翅目》(章士美,1985)和《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五十册半翅目》(章士美,1995)。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见种类及其寄主植物

以中山植物园为主的紫金山地区常见蝽类有10科37种 (表1)。

表1 紫金山地区常见蝽类及其寄主植物Table 1 Heteropteran bugs and their hosts in Nanjing Zijin Mountain area

科Family 种Species 寄主植物Host plant红蝽科Pyrrhocoridae 小斑红蝽Physopelta cincticollis Stål 白背野桐、毛竹,柑桔地红蝽 Pyrrhocoris tibialis Stål 锦葵等跷蝽科Berytidae 娇驼跷蝽Gampsocoris pulchellus(Dallas) 悬钩子、黑莓、泡桐网蝽科Tingidae 膜肩网蝽Hegesidemus habrus Drake 杨柳等华南冠网蝽Stephanitis laudata Drake et Poor 香樟梨冠网蝽S.nashi Esaki et Takeya 苹果属、梨属、木瓜属盲蝽科Miridae 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 苜蓿、豌豆、菜豆、玉米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 苜蓿、紫云英

2.2 主要种类的发生特点

2.2.1 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Linn.)

1年3代。以成虫在杂草丛及枯枝落叶下越冬,是紫金山最常见的蝽类,对果树等农林经济作物及花卉危害很大。成虫必须吸食植物生殖器官的营养物质,否则不能正常产卵繁殖。以黑莓为例,斑须蝽越冬代成虫于5月上中旬黑莓盛蕾时入园,在5月底至7月底8月初的长达3个多月的结果期,至少可以完成2个世代。因越冬代成虫入园时间早迟不一,致使园中各虫态并存。5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危害烈期。成、若虫均喜栖息于既有充足优良的营养物质,又可躲避天敌捕食的蕾花序果穗内,有时1个果粒上可有4、5头成、若虫争食。成虫也常把卵产在果实表面。受害严重的果实会变小,失去光泽,甚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畸形。除为害果实以外,斑须蝽的成虫和若虫还可刺吸黑莓的侧芽和嫩枝,在炎热天气可造成被害侧芽枯死。

2.2.2 茶翅蝽 Halyomorpha halys(Stål)

1年2代。以成虫在枯枝芽叶、树皮缝及旧式房屋内越冬,是紫金山地区最常见有害蝽类之一。在自然界的发生较斑须蝽略少,但其危害的后果常比斑须蝽严重。在黑莓园中越冬代成虫于4月上中旬始见,一代若虫5月下旬始见。成、若虫均喜在黑莓果穗间栖息取食,7月中下旬一代相继羽化,完成一个完整的世代,此时黑莓浆果陆续采摘,成虫也陆续从园中迁出转移到榆、梧桐等植物上完成第二个世代。茶翅蝽取食具有向植物组织注射消化液的能力,能将被害植物芽叶中的液体迅速抽吸一空,致使受害组织由绿色变为灰蓝褐色,继而变为灰褐、茶褐等色,直至最后完全枯死。在兔眼蓝浆果上,受害组织会变为火红褐色,但因叶质较厚,一般不会皱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刺吸时留下的针眼状小孔。若为害的是榛的果苞,通常要过若干小时后才出现枯死斑点,然后逐渐延伸扩大,变成黑褐色;但幼嫩雄花序被刺吸后不久就会变为暗褐色死亡。2.2.3 珀蝽Plautia crossota(Dallas)

1年3代。以成虫越冬。寄主种类繁多,有黑莓、蓝浆果、柿、榛和海州常山等植物,为紫金山地区优势种之一。喜吸食花器、果实和嫩芽叶汁液。在黑莓园中数量众多,发生为害期长,1年至少可完成2个世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见,白天交配,卵产于叶背和叶面,5月上旬始见卵和初孵若虫。一代成虫6月盛发,二代成虫7月盛发,三代成虫见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成、若虫喜群聚于蕾、花、果穗间栖息为害。因其头部、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鲜绿色,前翅大部偏暗红,与蕾同色,不易被发现。在兔眼蓝浆果上也可以完成2个世代,发生期比在黑莓上稍迟。

2.2.4 麻皮蝽Erthesina fullo(Thunberg)

1年2代。以成虫越冬。寄主种类繁多,有梨属、苹果属、李属及柿、枣、石榴、桑、榆、柳等果树林木。在黑莓上可以完成2个世代。低龄若虫群集取食,3龄后分散活动,游走刺吸寄主植物的叶、芽、果、枝条等汁液,但没有在果穗群聚为害的现象。梨、桃等未熟果被刺吸后,被害处僵硬不能生长,日后变成畸形果。本种喜温润气候,越冬代成虫5月始见,8月下旬至9月进入越冬场所。

2.2.5 小皱蝽Cyclopelta parva Distant

1年1代。以成虫越冬。寄主为刺槐、棉槐。4、5月间从越冬场所上树活动。6月前后在寄主茎干近地面处产卵,卵平铺成块状,初孵若虫群集于枝干近中部刺吸取食,上下各有1成虫守卵,直到7月至8月若虫长大将近成熟时才死去。若虫在为害时,固定取食不作移动。随着虫龄增大其为害部位逐渐向上、下扩展延伸,受害处组织被破坏,常臃肿或溃烂致使被害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新一代成虫8月间羽化,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在寄主附近的枯枝落叶等处越冬。

2.2.6 伊锥同蝽Sastragala esakii Hasegawa

伊锥同蝽是此次调查发现的江苏省新记录种。在中山植物园捕到成虫的时间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上旬、8月上、中旬,以8月上中旬虫口数量最多。据野外发生情况推测1年4代。越冬代成虫于4月中旬始见,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7月上中旬二代成虫盛发,8月上中旬三代成虫盛发,9月中下旬四代成虫盛发,具体为害情况不详。主要寄主植物为枫杨,其次为美国薄壳山核桃、板栗及桃叶珊瑚树和黑莓等。

2.2.7 褐奇缘蝽Derepteryx fuliginosa(Uhler)

1年2代。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始见,6、7月间一代若虫盛发,7月一代成虫盛发,8月间二代若虫盛发,8月下旬至9月二代成虫羽化,9月中下旬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篱笆下等处越冬。早春气温低,越冬代成虫白天活动并曝日取暖,取食交配,交尾姿势作一字形、人字形或二虫合抱。与茶翅蝽相似,褐奇缘蝽在为害寄主时也能向植物体内注入消化液,使嫩梢内树液的颜色变为青蓝色。其低龄若虫似大型黑蚁,常集小群于黑莓等果树嫩梢刺吸汁液。6~8月气温高时,成、若虫白天下到近地面根际隐蔽,傍晚至清晨上树为害,除取食寄主汁液,还吸食晨露,直至日出后便又下树隐蔽。成虫和大龄若虫体型大、食量大,因此,对寄主植物造成的危害也最大。经过它们一次的吸食,一个长度10 cm左右、直径约0.5 cm的嫩梢可迅速出现萎蔫,变为暗蓝色并开始下垂或下弯。很多受害枝条由于不能恢复原状而成为弯曲的弱枝,容易风折,导致下年减产。

2.2.8 梨冠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

1年4~5代。以成虫在树皮缝等处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见。年内多世代重叠严重。主要为害梨属、苹果属、各种海棠、月季、樱桃、樱花、碧桃、火棘、木瓜类,以及含笑、杜鹃花等果树和花卉。每年7、8月间虫口数量发展到高峰,危害最重。随着被害叶片枯死,虫口数量也随之减少。待新叶出现后,虫口数量又逐渐增加。该种蝽类对植物开花结果和景区观赏树种的影响很大。

2.2.9 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

1年4~5代。以卵在木槿、石榴、桃、海棠、黑莓等枝条内越冬,次年3、4月间孵化。成、若虫均喜吸食初出的嫩芽、幼叶和花蕾的汁液,使刺孔周围组织坏死,日后成为黑色枯死小斑及空洞。叶片受害后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成为扭曲的网状;枝条被害后其上的花序发育受阻,严重的甚至可造成全株花果不能正常生长。

3 结论与讨论

黑莓和蓝浆果作为新兴的小果类经济果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我国黑莓浆果80%以上通过速冻果出口。南京拥有国内最大的黑莓种植和出口基地,从1994年种植推广至2008年,农民种植黑莓累计收入1.43亿元,加工企业累计产值2.85亿元,利税近亿元,出口创汇3000余万美元(吴文龙和李维林,2010)。本次调查研究表明,蝽类昆虫的活动对黑莓和蓝浆果的危害很大。一方面,它们以刺吸式口器为害嫩芽,造成幼叶皱缩枯死;为害花蕾,造成花蕾受损。这些都能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从而使果实产量降低。此外,它们还会直接为害果实,造成幼果畸形,熟果汁液减少、发酵变质,失去光泽,无商业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胡淼等(1998)曾认为斑须蝽、茶翅蝽等刺吸黑莓浆果可导致黑莓白化果的发生。经作者在田间罩网养虫试验等证明,黑莓白化果是一种营养生理性病害,与蝽类刺吸无直接相关。另一方面,除了刺吸取食对寄主植物造成的破坏,几乎所有的异翅类昆虫都有臭腺 (韩永林等,2004),能分泌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臭腺分泌物易附着于果实表面且难蒸发,常常污染果实,影响了果粒的风味。本文论述的植食性蝽类为紫金山地区常见异翅类害虫,它们不但为害黑莓和蓝浆果,还给该地区其它农林种植业带来了严重损失,研究其发生特点对于该地区的害虫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褐奇缘蝽在引种黑莓以前在南京紫金山地区很少发现。斑须蝽、茶翅蝽和珀蝽等虽属常见种类,但相比其它寄主植物而言,它们在黑莓上的生长繁殖更为旺盛,这一点说明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寄主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植食性昆虫种群的结构和数量。一旦某种害虫偏爱的寄主植物被引种并形成一定规模,随着种植时间的增长,充足的食源就有可能造成某些植食性害虫的大暴发,成为影响农林生产的重要因素,甚至造成毁灭性后果。所以,引种经济树种时应尽量选用抗虫抗病品种,并及时做好相关的检验和监测工作。

枫杨曾是南京主要行道树和风景树之一,目前在紫金山麓仍分布有不少合抱之树。在调查工作中,作者利用植保员向高大的枫杨树冠实施化学防治的机会收集被农药击落的植食性蝽类,最多的时候,于单株树下不到1 m2的地面收集到伊锥同蝽30余头,可见其在枫杨上虫口密度极高,这说明枫杨是紫金山地区伊锥同蝽的主要寄主之一。伊锥同蝽主要分布在日本和中国的河南、江西、福建、台湾、广西、四川和陇南 (文县、康县、徽县)(互动百科,2012),江苏此前未见有分布记录。本研究过程收集到大量伊锥同蝽,表明其在中国的分布区域在逐渐扩大,这和人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追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美化。然而,在加大园林绿化力度的同时,远距离苗木运输也为昆虫的迅速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植物检疫工作仍要抓紧,不能松懈。

References)

Han YL,Cai WZ,Xu XL,Chen W,2004.Scent glands of true bugs.Entomological Knowledge,41(6):607-610.[韩永林,彩万志,徐希莲,陈薇,2004.蝽类昆虫的臭腺.昆虫知识,41(6):607 -610]

Http://www.hudong.com/wiki/%E4%BC%8A%E9%94%A5%E5%90%8C%E8%9D%BD?prd=citiao_right_xiangguancitiao.[互动百科,2012]

Hu M,Chen XY,Li M,Zhang XG,Wang CY,1998.Heteropteran bugs on black berry.Plant Protection,24(4):36-38.[胡淼,陈啸寅,李明,张旭光,王传永,1998.危害黑莓的蝽类昆虫.植物保护,24(4):36-38]

Wu WL,Li WL,2010.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lackberry in China.Nanjing: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318.[吴文龙,李维林,2010.黑莓引种栽培与利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318]

Wan ZZ,Li XC,Xu HB,Huang LB,Liu SW,2006.Forest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 Zhongshan Cemetery scenic site(Zijing Mountain).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4(3):17-19.[万志洲,李晓储,徐海兵,黄利斌,刘署雯,2006.中山陵风景区 (紫金山)森林景观建设的研究.中国城市林业,4(3):17-19]

Yao DF,Yan JJ,Li GW,Liu HP,1995.A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and bionomics of predatory bug Agriosphodrus dohrni(Signoret).Forest Research,8(4):442-446.[姚德富,严静君,李广武,刘后平,1995.暴猎蝽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8(4):442-446]

Zhang SM,1985.Economic Insect Fauna of China.Vol.31.Hemiptera.Beijing:Science Press.[章士美,1985.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三十一册)·半翅目 (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Zhang SM,1995.Economic Insect Fauna of China.Vol.50.Hemiptera.Beijing:Science Press.[章士美,1995.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五十册)·半翅目 (二).北京: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紫金山寄主植物黑莓
紫金山院
消失的亚特人之黑莓
在行走中学习 于实践中建构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紫金山分校“行走课程”研究掠影
层林尽染紫金山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黑莓彻底退出手机界
黑莓的未来在Android
对面的山
湘西产筒鞘蛇菰生态环境及寄主植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