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以教育公平提升城市幸福

2012-06-05专题策划孔向阳秦继平郑家余王毓江执行吴明华吴明

决策 2012年8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合肥市合肥

■专题策划:孔向阳 秦继平 郑家余 王毓江 执行:吴明华 吴明

“看了合肥教育所进行的改革举措和所取得的成绩,很是感动。可以说,看了合肥的教育改革,我对中国的教育改革都非常有信心。”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调研组成员,今年4月来合肥调研后,感慨地说,“许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没有解的,在合肥找到解了。在这里,我也找到了合肥为什么被评为幸福城市的原因。”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在强力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立了“科教兴市”、“教育强市”战略,从提升城市软实力、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指数的高度,以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目标,全力破解“上学难”、“上好学更难”等难题,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强力推进教育改革,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2009年,合肥市荣获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并作为唯一的地级市被安徽省批准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实验区。所辖6个县区进入安徽省教育强县(区)行列,4个城区全部进入“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行列。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合肥视察时曾指出:合肥走出了一条在省会城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之路。

“这些年,我们有个很深的体会,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既要避免走弯路,但又要勇于走新路。合肥这几年教育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

加大投入,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合肥文脉悠长,历来有重教兴学、耕读传家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积淀了更加深厚的科教城市底蕴,教育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

然而,和许多城市一样,合肥教育曾经也面临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为数不多且过于集中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有着1.14万平方公里的合肥市,优质教育资源却高度集中在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这巴掌大的地方,集中了合肥师范附小、长江路二小、四十六中、合肥一中等,合肥几乎所有的名校。

如此密集的优质校布点分布,不仅造成老城区的交通压力,也是教育“挂户”、“择校”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上学难”、“择校热”成为困扰合肥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合肥市委、市政府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明确了“优先发展是态度、优质均衡是目标”的教育发展思路,全力实施“中心辐射、城乡同构”的发展,即市区均衡,优质辐射;县区均衡,优质共建;城乡均衡,优质统筹:三曲合奏,和谐共鸣。几年下来,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后发城市优先发展教育的新路子。

特别是大手笔的名校迁址办学,从根本上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合肥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编制并实施《合肥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加大投入,让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

2007年,合肥市政府投入近20亿元,将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师范附小等3所老城区名校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3所新校总用地798亩,建筑面积超过34万平方米,招生规模是以前的3倍。

2008年,合肥市又投入5.5亿元,把省示范高中合肥八中整建制迁入政务新区办学,新校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招生规模由以前的600人增加到1650人。几年来,合肥累计撤并整合中小学130所,仅2010年就撤并整合中小学数达36所。

“名校往新城迁址并扩大办学规模,薄弱学校撤并整合,有效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矛盾,带动了新城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不仅为新城区发展集聚人气,更使义务教育形成了新老城区并驾齐驱、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说。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座座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上学难”矛盾也备受关注。为了破解“上学难”问题,合肥市强力推进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合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牵头,规划、建设、教育等部门联手行动,出台一系列措施,规定住宅小区达到一定面积必须要配套建中小学,并督促开发商限期建成配套学校。“十一五”期间新建配套学校87所,这比合肥市前10年所建学校的总和还多20所。

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合肥市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将“农村中小学建设工程”纳入到市级民生工程,制定了推进农村中小学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摸清全市农村中小学生活饮用水和公用厕所设施家底,编制了未来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度表。

2008年起,合肥市连续3年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奖补新农村中小学建设项目。2011年开始,每年设立3000万元专项资金,奖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强力做好校安工程,目前合肥市已完成投资20.29亿元,完成校舍加固及重建面积352平方米。

如今,在合肥的大地上,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美丽的环境是校园,最安全的建筑是教室,孩子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合肥市立足于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创造接受优质教育的环境,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2006—2010年,合肥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1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4倍,为教育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创新举措,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

合肥是在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间教育水平差别较大,加上校企分开后,政府接收了大批企业办学校,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合肥市提出“区域内—区域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步走战略。即2012年基本实现区 (县)域内均衡发展,2013年基本实现区与区(县与县)之间均衡发展,2015年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城乡均衡发展。

合肥市首先创新薄弱学校内涵发展模式,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实行捆绑管理。城乡共同体学校实行“两个法人单位,第一校长负责,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办法,城区学校为第一校长,乡镇学校为执行校长。通过“捆绑”办学,强化城区学校的“连带”责任,增强乡镇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快乡镇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区学校的接轨,促进城乡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其次,开展城乡结对合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一直以来,广阔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是教育领域更为薄弱的环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教育界难以回避的话题。2011年3月,合肥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四个城区分别与市辖三县和三个开发区结对合作,并确立“1+1”结对合作学校。城区在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对县乡进行帮扶,实现教育理念、信息、成果、资料等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地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为推进城乡教育合作,2011年8月,合肥市又拿出200万元,根据各区县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工作推进情况实行以奖代补。据统计,合肥市开展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工作以来,10个结对区县开展教育合作达390次,首批134所结对学校间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达16000人次。通过城乡教育“1+1”结对合作,将城乡互助落到实处,激活了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办学活力,达到了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共同提升教学质量的结对初衷。

同时,以改革为手段,遏制择校热潮。前些年,合肥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居高不下,一些热点学校择校生比例高达50%,社会反响较大。为此,合肥市大刀阔斧推行招生制度改革。

合肥市专门出台规定,严禁同城借读,严控择校生比例,择校比例由2007年的15%下降到2011年的5%,班均学额下降到47人左右,进一步促进生源均衡。同时,将全市最好的三所省级示范高中,实行联合招生,并将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由2006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70%。

合肥市还适时提高高中阶段招生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的权重,进一步拓宽特长生进入省示范高中的渠道,2010年合肥市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外语四大类特长生招生计划,占到省示范高中招生总数近10%。一系列措施弱化了初中学校之间的应试较量,减轻了初中学校的压力,使初中学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从制度上保障了教育的机会公平,为义务教育均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改革机制,增强义务教育发展活力

义务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关键在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本上要靠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合肥市首先对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2010年,合肥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政事分开为原则,结合教育实际,成立了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合肥市教学研究室、合肥市装备电教中心、合肥市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合肥市教师事务管理中心和合肥市教育督导中心等,6个隶属于市教育局的二级机构事业单位,将属于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能划到局机关,将事务性工作全部移交事业单位。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理顺职责关系,实行权责一致,从根本上解决了职能交叉的问题,也有效遏制了工作中的“推诿扯皮”现象。

同时,理顺管理体制,放权减负,使市教育局机关职能由微观管理逐步向宏观调控过渡。将涉及义务教育的14所市属学校的管理、中等以下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移交至所在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明晰了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责任,也调动了区级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业务指导能力。

为了减少对学校微观事务的管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合肥市从自2011年起改变原来按教师数拨付市属学校经费的做法,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思路,对市属学校实施生均综合定额加专项经费相结合的经费供给模式。生均综合定额包括生均人员经费定额和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两部分,专项补助根据学校基本建设及维修、设备购置等办学实际需要核定。按教职工人数拨款改革为按学生数拨款方式,促进了市属学校教师收入公平和教师在系统内合理流动,进一步调动了学校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合肥市对教育人事制度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创新。

由于编制的瓶颈,教师队伍长期以来都面临“进口旺、出口不畅”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合肥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对新增教师探索建立真正的聘用制管理模式,同时扩大学校的绩效管理权,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009年起,市属学校新招聘的教师开始实行合同管理,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按在编人员同等待遇。2010年,市区中小学新进教师全部实行合同管理。

从2008年开始,合肥市改革教师招聘办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积极鼓励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参加应聘,这是合肥的一个突破,也就是让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先进来,试用一年,再组织考教师资格证,此举进一步促进了师资结构的优化。学校教师多元化,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多元化知识。

随着教育布局的大调整,市属学校教师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缺编学校无教师上课,超编学校教师无课可上。针对这一问题,2009年,合肥市推行市属学校之间教师内部调剂交流制度,引导教师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形成市属学校内部有机的“教育人才市场”。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0年起,凡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及以上的教师需进行交流,各校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应占本校符合交流对象总人数的15%左右。同时创新交流形式,分别以校长交流带动教师交流、支教带动交流以及调剂交流等形式,全面推进教师交流。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绩效工资,高中阶段还未能实施,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中阶段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调动高中阶段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011年,合肥市率先在全省实施高中阶段绩效工资,并加大奖励性工资比例,奖励性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60%,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提升教师素质,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合肥市建立了以“全员参与、共同提高”为基本特征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集中面授、校本培训和专题培训改善教师知识结构。仅2009、2010两年,市财政每年就安排近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同时,为增强培训效果,2011年,尝试通过招投标方式在全国遴选教师培训机构,并加强过程性管理,此举实现了教师培训质量最优化。

人文关怀,打造随迁子女就学五个“百分之百”

近年来,合肥以又好又快发展之势,创造了备受关注的“合肥速度”。一路跨越赶超的合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2010年,合肥城区310万人口中有102万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让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融入这座城市,一直以来就是合肥市委、市政府领导积极研究、着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其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

在强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进程中,合肥市践行“让尊师重教成为最重要城市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真诚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服务,铺就他们就学绿色通道。

合肥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措施中,创造性提出“五个百分之百”,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零障碍入学。该政策被中宣部理论局作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典型案例,编入《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中。

进城务工人员只需提供经商证明或务工证明、暂住证、户口本等证件,其子女入学就可以确保做到五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有学上,百分之百上公办学校,百分之百享受“同城待遇”,百分之百与本市户籍考生录取省市示范高中“同等标准同等收费”,百分之百可录取到合肥市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零障碍。此做法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借鉴。

2011年开始,合肥市改革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为每一名升入高中阶段的流动学生拨付与城市学生同等标准的生均综合经费,人均达到8070元。如果按2011年普通高中招收3927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人计算,单这笔费用就达2600多万元。高中阶段困难学生救助机制,也对家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

2011年,合肥市共有6745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参加中考,占全市报名人数的25.6%,普通高中录取3927人,占全市录取总数的23.2%。其中录取到省示范高中1673人,占总数的19.1%,录取到市示范高中698人,占总数的25.7%,均创历史新高。目前,合肥市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已达134所,就读农民工子女4万多名,入学量约占全省的1/5。

合肥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合肥没有很好的资源禀赋,最大的本钱,就是城市的包容开放、海纳百川和放眼未来的发展理念。合肥的跨越式发展,依靠的是坚定不移地开明开放,引入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资源。在打造幸福合肥的进程中,合肥要培养的是新一代的市民。政府要做的,不仅是为他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更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在合肥人的理念中,所有外来人员,他们不仅是合肥的建设者,更是实实在在的合肥的主人,合肥就是他们的家。也正是源于这一理念,合肥市在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政策时,立足点就很高,看得很远,迈出的步子一步比一步更大,富有厚重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合肥市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合肥市朝霞小学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生态合肥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