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龙胆草研究进展

2012-06-02王国军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金华321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龙胆草萜类三萜

王国军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 金华 321000

金龙胆草[1]为菊科植物苦蒿(Conyza blinii Levl.)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寒、味极苦,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解毒利湿、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气喘,咽痛,口疮,湿热黄疸,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症,临床应用有金龙胆草浸膏片等。金龙胆草系20世纪70年代四川省发掘的民间草药,分布于川西南、滇北山区海拔1100~2500m的山原、草坡及疏林地带,四川省米易县是主产地之一。金龙胆草及其制剂在《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2]及《四川省药品标准》中收载,在中国药典1985至2005版均未收载,2010版药典一部中重新收载金龙胆草及其饮片。本文就金龙胆草现代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

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皂苷、酚性物质、酸性物质、挥发油及生物碱等[3]。

1.1 三萜皂苷类 金龙胆草的皂苷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含量大致为1.6%~3.0%,从其干燥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可分离得到17种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白酒草皂苷A-Q(conyzasaponinA-Q),均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苷元母核见图1。

图1 白酒草皂苷元母核

其中conyzasaponin G为一个含有木糖和葡萄糖的单糖链皂苷,其它16个化合物均为含有6~8个糖的双糖链皂苷:conyzasaponinA、I、J、N、P为六糖苷,conyzasaponinB、C、F、H、K、L、M、O、Q 为七糖苷,conyzasaponinD、E为八糖苷。其中芹糖(apiosyl)在天然产物研究中较为少见,并发现一些同时含有两个芹糖的皂苷,在天然产物研究中极为少见。各化合物结构见表1。

1.2 黄酮类 苏艳芳等[6-7]从金龙胆草中分离得到了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3-O-葡萄糖苷、圣草素、槲皮素-3,4′-二甲醚、槲皮素、5,8-二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山柰酚;5,8,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5,8,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3,8,4′-三甲氧基黄酮,但未见相关含量报道。

1.3 萜类 金龙胆草中主要萜类成分为二萜以及三萜类化合物。苏艳芳等[8]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七个萜类化合物,其中五个三萜类成分,分别为: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β-香树脂酮、木栓醇、木栓酮;三个二萜类成分:白酒草内酯、苦蒿素,后两者在1999年和1989年分别由Xu等[9]和Yang等[10]报道。2001年,Su等[11]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克罗烷型(clero⁃dane)二萜化合物:19-deacetylconyzalactone。近三年,又有学者[12-13]从金龙胆草中分离得到三种新二萜类成分,分别为:十八烷酰基二萜苷:(E)-8α,15-di⁃hydroxy-15- (3S-hydroxy- octadecanoyl) -13-lab⁃dene-8-O-α-L-arabinopyranoside;半 日 花 烷 型(Labdane):14,15-dinor-labdan-13-one-8-O-al⁃pha-L-arabinopyranoside;其中苦蒿素(Blinin)为新克罗烷型二萜内酯,仅存在于金龙胆草中,可作为专属性指标成分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2010版药典规定金龙胆草中苦蒿素(C22H3206)不得少于0.30%[1,14]。

1.4 挥发油类 金龙胆草中含有少量挥发油类成分,廖时营等[15]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得透明黄色油状液体,主要为苯及苯同系物的含氧衍生物和呋喃衍生物[16],有芳香气味,但得率较低仅为0.05%,应用GC/MS/DS法分析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1,1-二甲

基-2-(3-甲基1,3-丁间二烯基)-环丙烷(C10H16)、甲基(1-甲基乙基)-苯甲酰胺(C10H14)、2-环己烯-1-酮,3-甲基,O-甲基肟(C8H13ON)、(S)-α,α,4-三甲基-4-环己烯-1-甲醇(C10H18O)、二环(3,1,1)庚-2-烯-2-醇(C10H16O)、4-(1-甲基乙基)-苯甲醛(C10H12O)、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1-醇(C10H16O)、1-甲基-4-(1-甲基乙基)环己醇乙酸酯(C12H20O2)、反式石竹烯(C15H24)、4-(2,6,6-三甲基-环己烯-1-基)-3-丁烯酮(C13H20O)、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E]甘菊环(C15H24)、2,3-双氢-1,1,3-三甲基-3-苯基-1H-茚(C13H20)、2,4-二苯基-1H-吡咯(C16H13N)、5H-苯[g]吲哚[2,3-b]喹昵啉(C18H11N3)、(2-碘代环丙烷基)-环己烷(C9H15I)、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已烯-1-醇乙酸酯(C12H20O2)[17]。

表1 金龙胆草新三萜皂苷化合物

1.5 有机酸类 金龙胆草中含有有机酸类成分,如:咖啡酸、丁香酸[18]、正二十六烷酸[7]等。

1.6 其 他 此外,还在金龙胆草中分离得到了α-菠甾醇[18-19];β-谷甾醇、菠甾醇[15];木栓醇、正-三十烷醇、胡萝卜苷[20];以及一种新的酚苷类成分,4-丙酰-2,6-二甲氧基苯基-β-D-葡萄糖苷[11]等。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溃疡作用 金龙胆草具有抗消化道溃疡的作用,苏艳芳等[7]采用幽门结扎大鼠模型,对苦蒿素的抗消化道溃疡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蒿素剂量为每天50mg/kg时,能明显减少模型大鼠胃溃疡面积(P<0.05),并能明显减少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MDA的水平(P<0.05),对胃液分泌、胃液总酸度、胃黏膜组织中·OH的水平无影响。提示苦蒿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抑制胃黏膜组织中MDA的生成有关。也有实验表明,金龙胆草总苷(Conyzabli⁃ni-isaponin,CBS)对采用幽门结扎大鼠(Shay大鼠)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21]。

2.2 对呼吸系统作用 齐永清等[22]报道,金龙胆草总皂苷具有增加小鼠呼吸道内酚红排泌浓度,促进家兔气管纤毛黏液系统运动速度,抑制小鼠氨气吸入性咳嗽和猫喉上神经电致咳的作用,但是对豚鼠组胺性哮喘和豚鼠离体气管组胺性收缩作用较弱。

2.3 抑菌作用 金龙胆草皂苷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生长有抑制作用[22]。

2.4 抗肿瘤作用 采用MTT法检测金龙胆草总皂苷对宫颈癌Hela细胞和肺癌SPC-A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说明金龙胆草总皂苷对Hela和SPC-A1细胞的生长抑制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凋亡机制调节[23]。

2.5 毒 性 金龙胆草皂苷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508mg/kg,最大耐受量为315mg/kg。豚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40mg/kg,最大耐受量为82mg/kg。麻醉猫静脉注射最大耐受量为25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发现,金龙胆草皂苷连续灌胃10天,犬的进食、排泄活动、体重、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处死动物,对心、肝、肾、胰、脾等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改变[22]。

3 小 结

近年来,金龙胆草已经越来越引起科研工作者以及制药厂家的关注,目前已有多家制药企业生产了金龙胆草浸膏片等药物,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金龙胆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四川省米易县政府于2000年组织技术攻关组,对野生的金龙胆草进行人工种植试验、研究,历时3年,研究工作完成,总结了一套基本成熟的种植技术,人工种植的产量、总皂苷含量都高于野生的金龙胆草[24-25]。

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方面,三萜皂苷类、萜类、黄酮类等成分的研究较为深入,发现了天然产物中较为少见的芹糖及双芹糖皂苷,以及新的二萜化合物,为创新药物的研制提供先导化合物。

金龙胆草的药理研究相对较为滞后,特别是与金龙胆草浸膏片等成药临床用药功效相关的药效研究,如对呼吸系统作用、抑菌作用等,均是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结果,因此,应当加强金龙胆草相关药效和毒性作用及相关机理的研究,拓展其用药范围,保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1.

[2]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356.

[3]Su Y,Guo D,Guo H,et al.Four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Conyza blinii[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01,64(1):32.

[4]Yanfang Sua,Kazuo Koikeb,Dean Guo,et al.New ap⁃iose-containing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Conyza blinii[J].Tetrahedron,2001,57:6721.

[5]Su Y,Koike K,Nikaido T,et al.Conyzasaponins I-Q,nine new triterpenoid daponins from Conyza blinii[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3,66(12):1593-1599.

[6]苏艳芳,刘建生,果德安,等.金龙胆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6):496.

[7]苏艳芳,陈磊,罗洋,等.金龙胆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溃疡活性研究(Ⅰ)[J].中草药,2007,38(3):332.

[8]苏艳芳,果德安,孙缅恩,等.金龙胆草萜类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12):1067.

[9]Xu LP,Guo DA,Liu JS,et al.A new transclerodane dit⁃er-pene lactone fromConyza blinii[J].Heterocycles,1999,51(3):605.

[10]Yang CR,He ZT,Li XC,et al.Blinin a neoclerodane diter⁃pent fromConyza blinii[J].Phytochemistry,1989,28(11):3131.

[11]Su YF,Guo DA,Cui YJ,et al.A new phenolic glycoside and a new trans-clerodane diterpene from Conyza blinii.[J].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01,3(3):229.

[12]CHEN Lei,SU Yan-fang,TU Guang-zhong.New Octadec⁃anoyl Diterpenoid Arabinoside from Conyza blinii[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9,25(4):458.

[13]Su Y,Chen L,Wang D,et al.A new labdane diterpenoid arabinoside from Conyza blinii[J].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008,22(6):521-524.

[14]王瑞,李文艳,徐红,等.金龙胆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2010,33(6):884.

[15]廖时营,梁清华,张静,等.民间药矮脚苦篙挥发油的气相质谱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8:34.

[16]刘清理,章鹏飞,沈序维.苦蒿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1,4(12):69.

[17]张尊祥,石静,张静,等.矮脚苦蒿挥发油成分分析[J].药学情报通讯,1994,1(12):64.

[18]徐丽萍,刘建生,敏德,等.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293.

[19]薛洪宝,常华兰,许丽,等.色谱法分析金龙胆草中低极性有效成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0):157.

[20]徐丽萍,刘建生,敏德,等.金龙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9):552.

[21]宋于刚,孙凤蓬.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方法的评价[G].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0.

[22]齐永清,徐锡成,何厚文,等.金龙胆草总皂甙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成药,1983,(6):38.

[23]刘培,周立军,苏艳芳,等.金龙胆草总皂苷诱导Hela细胞和SPC-A1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35):3288.

[24]董运贤.野生金龙胆草的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2003,10(28):977.

[25]董运贤,王鸿逵.金龙胆草人工种植技术规范(SOP)[J].云南农业科技,2004,3:43.

猜你喜欢

龙胆草萜类三萜
灵芝三萜提取工艺优化*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泽泻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西藏白肉灵芝三萜高效液相检测分析及含量测定
三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榄形风车子萜类提取物对四种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益母草属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龙胆草喂猪可提高食欲
龙胆草抗氧化活性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
油茶蒲中总三萜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