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011年载文及引文分析

2012-05-29徐文梅王景鸿赵菊梅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访问量浏览量发文

徐文梅,王景鸿,赵菊梅

(延安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 延安 716000)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2003年,2005年起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与“万方数据库”。在《学报》创刊5周年之际,作者已对学报做了一次载文分析[1]。现对2008~2011年的载文及引文做一统计分析,以期与创刊前5年形成对比,让作者、读者对《学报》有一个动态的了解,更主要是给编辑部提供一个进一步发展《学报》的理论依据。

本次统计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2]、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3]、万方数据库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系统[4],不同的表数据来源不同,在文中有标注。

1 发文统计

1.1 出版内容结构

出版内容结构是指本刊各学科的发文量、比重及文献影响力评估,反映本刊主要学科方向,可以帮助编辑部优化刊物收稿内容。

表1 《学报》2008~2010出版内容结构分析表

从表1看出,《学报》发文最多的是临床医学,明显多于其他学科,其次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这4个学科稳定排在前面,且儿科学的比重在增多。其他学科每年都有变化,如肿瘤学、眼科与耳鼻喉科有上升趋势。基础医学在本刊的比重始终维持在1.5%,有些过少。3年中,篇均被引频次稳定偏高的是泌尿科学基础医学、儿科学、特种医学。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学科虽然发文较多,但篇均被引频次较低。其他学科此占到发文总量的20%左右,但影响力较低。需要我们调整学科发文比例,特别应增加基础医学的发文量。

1.2 高产作者

通过作者在本刊的发文量及总发文量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该作者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优势。

表2 《学报》发文前20名作者分析表

表2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影响力评价分析系统。其中前4名与第8、10、12、15均为医学院作者,他们8人总共发文155篇,在《学报》发文56篇,只占到36.1%。总被引频次225次,占前20名总被引频次(293)的76.8%,总下载频次8778次,占前20名总下载频次(11575)的75.8%。医学院作者群的争取有很大的潜力,也是提高学报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2 网络传播分析

此节内容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数据只有2005~2009年的,我们只选取2008~2009年的数据,部分还选取了2007年的数据,以形成对比。

2.1 访问量与读者单位分布分析

访问量是指每年下载次数与浏览次数之和,可以提供一个网络传播趋势变化的情况(见表3)。读者所属单位分布为提供文献下载量、浏览量在各个单位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刊物的目标读者,潜在读者分布情况。这些单位将是进行期刊营销的重要目标。

2008~2009年,下载量前5位的是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与四川大学图书馆,延安大学图书馆排第7位。浏览量前5位分别是延安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在前100家读者单位中只有两家不是高等院校,前50家单位总下载量占到57.93%,总浏览量占到52.27%,占到总访问量的55.10%。可见高等院校是《学报》的主要读者对象。

表3 传播趋势明细表(次)

从表3看出,2009年的访问量比2008年增加了5514次,增长率为25.8%。每年的1、2、7、8月访问量最低,12月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这4个月是高等院校放假时期,《学报》的主要读者访问量下降,引起网络传播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学报》应选择适当的出版时间与入网时间,以达到一个最佳网络传播效应。

2.2 读者地域分布分析

读者地域分布分析为提供文献下载量、浏览量在各个地区上的分布情况。是根据读者的IP地址所对应的区域统计,可以帮助了解文献传播较为充分的地区、相对落后的地区,以及文献“走出国门”的情况(见表4)。

表4 读者地域分布表(次/%)

从表4可以看出,《学报》的读者范围在逐年扩大,亚洲所占份额逐年减小。访问量2007年为13642次,2008年为22470次,2009年为27890次,访问量增加幅度较大,说明《学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对于纸质版(每年订阅及交换量不到1000册)而言,网络传播使得《学报》的知名度及影响范围有了质的飞跃。

2.3 文献访问量分区段分布分析

文献访问数量分区段分布分析为文献按被访问次数归类后的文献分布情况。可以帮助了解刊物所发表文献中最受用户关注的文献情况,此类文献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较高的被引用可能(见表5~表7)。

从表5与表6看出,文献的访问量主要集中在0~50之间,下载量与浏览量在这个区域的文献比例分别为90.93%与88.65%,说明影响力一般的占多数。下载量与浏览量大于50的文献比例只有7.52%与11.21%,高质量的论文所占比例过少。

表5 下载量区段分析明细表

表6 浏览量区段分析明细表

表7反映出下载量前20位中,只有5位是临床研究,从内容上看有15篇为综述,可见综述类论文是提高下载量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影响因子的有效途径。同时得出,医学院作者的论文影响力相对较大,需要争取这部分作者。这与表2的结果相一致。

3 引文分析

引文量是常用的引文测度指标,是反映期刊载文对其他文献及自刊载文的吸收能力,所载论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连续性的继承性大小,也可反映出作者的知识水平、研究条件和掌握有关资料的情况,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文的质量和所含的信息量。以万方数据库学术统计分析平台与中国引文数据库两个系统的数据得出表8。

表7 下载量大于100的前20位文献明细表

表8 引文统计分析表

表8中可以看出,平均引文数在4左右,比创刊前5年有所提高,前5年在3左右[1],但总体上引文还是较少。引文文献主要是期刊类型,其次是图书类型,且类型在增多,与创刊前5年相比,引文数量没有明显增加,2010年与2011年有所减少,是因为载文量有所减少[1]。

4 引证分析

引证分析是通过《学报》的下载频次、总被引频次、影响引子、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等一系列常用的文献计量指标,反映出《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论文学术质量、网络传播效率等,为办刊者提供一个量化的评价以及努力的方向。以万方数据库学术统计分析平台与中国引文数据库两个系统的数据得出表9。

由表9看出,《学报》下载量及下载频次在逐年提高,总被引频次逐年提高,且较创刊前5年有大幅度提高[1],但总体上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因2008、2009年发文量较高,影响因子反而逐年下降,而且在学报类医药类期刊排名都靠后。基金论文比有所提高,但总体上太低。

表9 引证指标统计表

5 结论

(1)从《学报》出版内容结构上看,发文最多的是临床医学,明显多于其他学科,其次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基础医学在本刊的比重始终维持在1.5%,有些过少。3年中,篇均被引频次稳定偏高的是泌尿科学基础医学、儿科学、特种医学。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学科虽然发文较多,但篇均被引频次较低。需要我们调整学科发文比例,重视高引频次的学科,特别应增加基础医学的发文量。医学院作者群的争取有很大的潜力,也是提高学报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2)文献的访问量主要集中在0~50次之间,下载量与浏览量在这个区域的文献比例分别为90.93%与88.65%,说明影响力一般的占多数。下载量与浏览量大于50的文献比例只有7.52%与11.21%,高质量的论文所占比例过少。高访问量的文献从内容是看主要是综述类的,可见综述类论文是提高下载量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影响因子的有效途径。(3)网络传播优势明显,《学报》仅2008年与2009年两年的访问量就达48274次,远远超出纸质发行量。传播范围由亚洲扩展到北美洲、欧洲、大洋州及其他州,亚洲所占份额逐减少。而我们纸质的《学报》只在国内发行。《学报》应借助网络传播的快捷及低成本,加强学术交流与信息传播。(4)《学报》的引文情况虽然比前5年有所增加,但总体上还是较少,编辑应该引导作者加强利用文献的能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学报》的总被引频次虽然有很大提高,但篇均被引频次还是很低。(5)从引证分析看,《学报》虽然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高,有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势,但总体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以提高《学报》学术质量。

[1]徐文梅,韩振奎.《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创刊5周年载文分析[J].2008,6(3):74-75.

[2]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OL].http://ref.cnki.Net/knsref/index.aspx.

[3]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OL].http://www.jif.cnki.net/Core/Journal/Default.aspx.

[4]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库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系统[OL].http://stats.editors.wanfangdata.com.cn/yadxxb-yxkxb/Survey.

猜你喜欢

访问量浏览量发文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热议李子柒
游记表述与游客关注度的关系研究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中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分析
如何做好搜索引擎优化(SEO)提高新闻网站访问量
如何做好搜索引擎优化(SEO)提高新闻网站访问量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