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武警新兵集训期疾病谱调查分析

2012-05-28沈小刚王明燕曾传彪吕文学李兴莉

云南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集训新兵患病率

刘 姣,沈小刚,王明燕,廖 俊,曾传彪,吕文学,李 桐,李兴莉

(1.武警云南总队北教场医院 内科,云南 昆明 650221;2、3.武警丽江、香格里拉支队卫生队)

新兵集训的目的是提高入伍战士身体素质、体能及应变能力,是其融入军营的必经阶段。做好军事训练中的健康保护工作是维护官兵身心健康、提高战斗力,是保障执勤和处突这一中心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为了解海拔2400~3300 m高原地区集训期新兵患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疾病防治措施,提高我武警部队训练质量和水平,我们于2011~2012年对云南高原地区新兵集训期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A组(试验组):参加军事共同科目训练的新兵150人,2011年12月入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21±2.64)岁,均为平原进入高原者,集训期在2011年12月~2011年3月间,为12周。B组(对照组):选老兵103人,为2~3年兵,加以对比研究。

方法 在A、B2个组分别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深入训练场地实地跟踪调查,详细了解训练项目及疾病发生情况,并做体检,同时认真阅读各级医疗单位的登记资料,将调查资料统一进行登记、列表分析。

诊断标准:内科疾病需结合血常规、腹部B超、胸片分析;其中训练伤的诊断统一采用《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来判定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及器官损伤;其中有心理疾患的统一采用《中华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来判定;其中有皮肤病的统一采用《临床皮肤病学》[1]来判定皮损。

统计学处理:SPSS17.0软件包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结果 1.训练情况 A组新兵训练内容为队列、心理行为、战伤救护、警棍盾牌术、擒敌术、应急棍、实弹射击、单兵战术、3公里越野长跑等,训练时间及达标要求均按《武警部队新兵训练手册》进行;A,B2组的训练要求、难度、强度等基本相同。2.疾病谱见附表。

附表 各种疾病的患病谱

从表中可看出,A组战士中上呼吸道感染、气促、疲乏、头痛头昏、胃肠道症状、睡眠障碍,冻疮、日光性皮炎的患病率较B组高(P<0.0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痤疮、癔症2组战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伤中,A组战士中踝、膝、肘关节损伤的患病率较B组高(P<0.05)。

平原人进入高原后,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发生一系列的代偿适应性变化,以适应高原环境,这个过程称之为习服。高原低压、低氧、寒冷、强紫外线等环境作为应激源之一会对军人产生较强的应激[2]。新兵高原集训应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上述的环境因素,军事训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3]。我们发现在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量表[4]提到的5种症状均有出现:头痛、胃肠道症状、疲劳、头晕和睡眠困难。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是由于缺氧,一方面引起体内钠、水潴留及液体向脑、肺等组织转移;另一方面,缺氧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快,使颅内压升高、脑组织受压,故引起头晕头痛、恶心、疲乏不适等[5],但是每种症状均为轻微-中等,随着习服时间延长,这种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渐减轻。从生理上讲,摄氧量(Oxygen intake,VO2)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肺气体交换摄入体内的氧量。VO2max为最大氧耗量,是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肺气体交换摄取氧量的最大值,该指标既能很好地反映心脏的的最大泵血能力和血液在肺内的氧合能力,也能反映血液的携氧能力,因此是心肺机能状态和有氧劳动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在海拔1600m以上,高度每上升300m,VO2max减少3.2%。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海拔越高,缺氧越重。

A组战士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明显高于B组(P=0.000),除了上述急性高原反应原因外,与新兵初到高原,对环境及部队生活未完全适应,身体素质较弱,心理状态不稳定、休息及睡眠调节不好有关;同样,A组战士中冻疮、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病患病率高,分析其原因一者与高原气候干燥、寒冷、紫外线强等因素有关,二者与精神高度紧张、面颈部裸露受日光爆晒有关,三者虽然发放有高原护肤霜和冻疮膏,但新兵使用依从性偏低。有报道称[6],高原皮肤病中痤疮患病率高,但在此次调查中未发现,是否与调查时间仅3月不够长有关,需进一步深入调查。

训练致伤因素与新兵集训初期经验缺乏,技术要领掌握不好,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关,故患病率高于老兵,这一点与在平原新训无异[7];在关节损伤中,踝关节损伤多见,多与正步走[8]有关。我们发现,高原集训期新兵训练伤有以下2个特点,与冯春廷[9]描述的一致,1.患病率高:新兵集训时在这些头痛、胃肠道症状、疲劳、头晕和睡眠困难等症状的影响下,做功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军事训练质量,增加训练伤;2.恢复周期长:高原缺氧,伤后机体组织细胞修复缓慢,故致伤组织恢复周期延长。随着在高原居住时间延长,机体逐渐对高原习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心肺功能,骨骼肌的能量代谢和线粒体功能均出现适应性改善,VO2max相应升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老兵在训练要求、难度、强度等基本相同条件下各种疾病患病率较低。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如下:在我们的A组战士中,除了正常7~10d的习服时间外,还采用了训练保护、卫生保健、后勤保障、心理辅导等综合措施。训练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加强训练组织管理,训练中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弱到强、不搞突击达标,例如只训练3公里越野长跑,合格标准适当下调,且放在新训中后期--该时间段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已逐渐减轻或消失;训练中配发高原护肤霜保护外露皮肤。再有,根据祖国医学对高原病的认识,认为其症候因气虚、血虚和伤阴所致,故采用补气、活血、养阴的疗法,以提高机体对低氧的耐力,对A组战士发放了红景天胶囊(2粒,Bid),同时应用新训基地富氧设施(制氧机等),室内学习时增加机体供氧;再适当延长高原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最后保证营养与耐缺氧食品的供给也至关重要--缺氧条件下的有氧代谢以糖为主,这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节约用氧进行产能的有效代偿适应方式,因此在我们的膳食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配以新鲜蔬菜,补充21金维他。

总而言之,通过该次调查分析,我们了解了上述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一些致病因素,防治应做到:1、在协调好“预防-军训-疾病及外伤”关系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练兵[7];2、制定训练计划时应主动征求卫生部门的意见,使训练既能符合军事训练大纲要求,又适应人体生理承受能力。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4.

[2]李权超,虢国泰,何英强.军人心理应激的发生机制及其控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350.

[3]谷有全,石向群,杨金升,等.外训官兵高原习服与急性高山病发病情况[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7(15):629-630.

[4]ROACH RC.The 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ingsystem.In SUTTONJR,GOATES G,HOUSTON CS,et al.Hypoxia and Molecular Medicine[M].Burlinglon:Queen City Printers,1993:272-274.

[5]高钰琪,黄缄,黄庆愿,等.高原军事医学基础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61-564.

[6]阮宏鹏,朱绍东.汽车部队官兵高原执勤前后皮肤病发病情况调查[J].人民军医,2007,3(50):134-135.

[7]刘朝晖,刘士晶,袁明远,等.武警新兵集训期疾病谱的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0,3(28):48-49.

[8]秦纪怀.正步训练所致688例踝关节损伤分析[J].武警医学,1995,5:308.

[9]冯春廷,索得福,赵至成,等.高原新兵集训期训练伤451例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8(26):16.

猜你喜欢

集训新兵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前集训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新兵,请入列!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技能大赛赛前集训中各要素的关系研究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全国优秀乒乓球青少年大区集训竞赛模式研究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