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研究

2012-05-25张丛华刘曼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感染率全麻骨科

张丛华,刘曼莉

(西安运动创伤医院,陕西西安710068)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研究

张丛华,刘曼莉

(西安运动创伤医院,陕西西安710068)

目的监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选择4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每组主刀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对每例手术患者进行危险因素指数评价,并进行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统计。结果493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1例,切口感染率4.26%。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手术切口感染率随危险等级升高而升高。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的监测是将监测和控制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此目标性监测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骨科手术;感染专率;监测研究

近年来,手术切口感染占医院感染的比例越来越高,切口感染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还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由于我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因此,控制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我院感染控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西安运动创伤医院自2009年以来对骨科全部手术患者开展了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监测,进一步了解我院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率,并计算出每位手术医生的感染专率,每季度定期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手术医生本人,督促他们分析查找感染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西安运动创伤医院骨科2009-1~2010-12两年间全部手术患者切口为监测范围。

1.2 调查方法

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主管医生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于手术当日进行危险因素指数评价及前瞻性追踪调查,填写统一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入院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类别、麻醉方式、主刀医生、出院时间及有无感染等项目。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做详细的记录,无植入物者观察至术后30 d,有植入物者观察至术后半年。

1.3 手术切口感染诊断依据

依照卫生部2001年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依据确定是否为手术后感染,并进行相关原因分析。

1.4 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危险因素评价标准选择4项危险因素,即手术时间、切口污染程度、麻醉方式和是否急症手术来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手术时间>2 h者1分;非清洁手术1分;全麻1分;急症手术1分;反之均为0分。危险因素评分分为0~4分共5个等级。

1.5 感染专率的计算方法

依据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的监测方法计算平均危险因素指数等级,其调整公式为:平均危险因素指数=∑(危险因素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某医生在某时期手术后的感染病例数/某医生在该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100;医生调整感染专率=某医生的感染专率/某医生的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布(见表1)。

表1 各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布

从表1可见,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以肌腱疤痕挛缩松解术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达18.18%,截肢手术次之,切口感染率为14.28,拔钉术切口感染率为10%;创伤术后感染率为4.65%,其中开放性创伤术后感染率为8.99%,与闭合性创伤术后感染率为1.58%,有显著差异(P<0.05)。

2.2 四项感染危险因素与感染关系(见表2)。

表2 四项感染危险因素与感染关系的比较

从表2可见,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非全麻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明显升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

2.3 感染危险指数与感染关系(见表3)。

表3 骨科3组主刀医师术后切口感染率

从表3可见骨科3组主刀医师术后切口感染调整率最高达2.21%,最低为2.04%;危险指数比较,随着危险指数的升高感染率亦随之升高。

3 讨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时有发生。据报道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高达11.41%[1]。本组调查493例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21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4.26%,高于郑晓澜等报导的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2.25%[2]。因此,开展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3.1 手术切口感染专率比较和分析

本研究对我院骨科手术切口2年的感染专率、手术切口感染部位分布、感染与切口的清洁度及感染与手术时间及手术是否急诊和手术麻醉方式的联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手术切口感染专率随着危险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各类手术感染率中,以肌腱疤痕挛缩松解术感染率最高,达18.18%,截肢手术次之,感染率达14.28%,这与手术过程中机体受损伤较大,免疫功能降低有关[3]。关节置换术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创伤大,但在本研究中感染率为0,究其原因可能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控制感染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有关。

在创伤性手术中,开放手术伤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闭合性创伤手术伤口感染率,感染率高的原因除与软组织损伤程度和伤口污染程度有关外,还与清创的环境和清创是否正规彻底有关,清创术能极大地减少开放性骨折创面细菌种类及数量,因此,彻底的清创术一直被公认是预防感染的根本措施。同时,本研究中手术伤口清洁度与感染的关系比较,也显示出非清洁伤口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伤口,说明伤口污染必须彻底清创处理否则更易导致感染发生。将手术持续时间与感染率加以比较,手术时间>2 h的伤口感染率明显大于手术时间<2 h的手术伤口,麻醉方式与感染率比较,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大于非全麻手术,这与国内报告一致[4]。手术时间长创面长时间暴露导致细菌数量增多、创面干燥、牵拉而损伤组织、创面上的缝线和止血点增加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开展手术医生切口感染专率监测,让医生了解自己手术质量水平,促使手术医生主动及早改进手术操作技能,以求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这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表3中发现三组医生手术切口感染率有差异,经危险因素评分调整感染专率后则差别不大。表3同时显示,危险指数增高感染概率随之升高。这就警示手术医生在做各种手术之前必须充分考虑所涉及到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麻醉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的备皮方式、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此外,要求手术医生增强无菌观念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加强手术技术的培训,尽最大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地减少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多而复杂,还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住院时间、手术性质、医院环境的卫生条件及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手术医生应充分考虑这些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3.2 分析原因和加强预防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重要环节

据资料报导,将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时反馈给手术医生本人,使手术医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可取得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效果[5]。我院控感办专职人员在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的监测中,利用每季度《院感简报》和院周会时间,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科室和手术医生本人,并下发整改意见书,要求科室在一周内将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报医院控感办。通过整改使医生了解他们手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促使他们去寻找感染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监测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认为,有目的的开展切口感染率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医生本人、能增强手术医生控制感染的意识并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的监测是将监测和控制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此目标性监测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1]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88,133.

[2]郑晓澜,付美娇,郭康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J].中华国际感染控制杂志,2002,6(1):30.

[3]吕一欣,任南,徐秀华.1281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2):90.

[4]黄琼.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11(28):1515.

[5]孙玉兰,俞月琴.胸外科医生手术感染专率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1):49.

R63

A

1672-2639(2012)04-024-03

2012-7-15;责任编辑 赵菊梅]

猜你喜欢

感染率全麻骨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